注释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注释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提多书
注释
三1-2基督徒在社会生活之道
提多可能教导了弟兄姊妹们有关对掌权者的义务。在此再次指示提多要提醒他们,可能因为革哩底人容易忘记这责任。保罗明白除非牵涉到良知问题,否则在政治上的不顺服,易导致福音受损。第2节的重点在于以良好的行为来传扬福音,使外邦人对基督徒是好公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特殊的品格就是不争竞与温柔的态度,在当时是甚难见到的。
三3-8福音与异教之对比
在保罗书信里,常提到基督徒重获新生命的前后对比。
第3节描述了重生之前的情形,所列举各类犯罪的经历,似乎有点夸张,但这些软弱的确是所有基督徒重生之前的经历,以致之后仍有少许遗留下来。「无知」指出缺乏对属灵知识的认识,「背逆」与「受迷惑」是关于人与神的关系,而整个生活模式则是「私欲」和「宴乐的奴仆」的总结。从这些信主之前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看到基督带来明显的改变。信主前的仇恨增至极点,正好可以衬托出下文所描述有关神的爱。
在第4-7节里,保罗以神学的观点带出「神的恩慈与慈爱」,以抵销世界上与日益增的仇恨。神的爱完全基于基督的来临与使命,但这段经文着重基督徒对这大爱的经历。论到神是「我们救主」,保罗也许把神的地位与君王比较,因为当时的君王有时也用「救主」这个名衔。在二章11至14节的亮光中,保罗的心思可能放在基督徒的救恩上;在第5节,保罗将救恩深植于神的「怜悯」,而不是人的努力(这里提到的义,是由行律法而得),这类教导贯穿于他的其它书信中(特别是罗马书)。
关于第5节「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如此结合表达救恩的两方面,则引起一些争议。重生是进入一个新生命,更新则是这新生命带来的影响。前者关于悔改,后者是圣灵的恩赐。关于「重生」,可在耶稣的教导中找到(约三5)。在「洗」的解释上有不同的意见。并非所有人都同意它指的是重生,也可能仅是指洗礼。若是如此,这两个名词则表示圣灵的洗所带来的结果,或是隐喻心灵的洗涤。
第6节很明显来自五旬节圣灵浇灌的典故,当保罗回顾他个人及同工们(请注意「我们」)的经历,他被这丰盛的恩赐所激励,圣灵的浇灌毫不吝啬。这节经文清楚表达了圣父、我们救主耶稣基督及圣灵3方面的工作。保罗以因信称义这简明的神学观点作为结语。保罗所强调称义是借着恩典,是他最爱阐扬的主题,这代表我们与神处于一个新的地位上,显示我们的未来,同时这也是保罗引人注意的另一个主题:我们所承受的就是在此所强调的「永生」,他称为「盼望」,充满了确据的意味。
这一段以「这话是可信的」(8节)作为结语,与上文一切神学的陈述相连,接着要求提多「把这些事」讲明,就是在书信中所提及的。保罗殷切期望达到实际的果效──就是「留心作正经事业」。这意味端正的行为当建立在准确的神学基础上。第8节的结尾「这都是美事」,意思有些模糊。若与先前讲的是相同的事,那就是关于福音的基要真理。若是以与假师傅无益的教训作对比,就可能指信徒的善行。既然第9节重点在于无知的辩论,前者的论点较为接近。
三9-11更多的警告
这里的警诫是对一章10节的回应。在结束之前,保罗再次提出警诫。他强调假师傅的教训是虚妄无益的,目的就是与他的正确教导作出对比。他告诉提多如同提醒提摩太一样,就是要「避免」在这无益的辩论上浪费时间,指出所牵涉的人与假教训之间的区别。身为传道者,应关心的是人,尤其那些在群体中兴风作浪的人,他们应受警戒。但保罗认为警戒一两次就已足够,因那些刻意分门结党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知),往往无动于衷。保罗认为这些人的心思已被蒙蔽。
三12-15结语
此处可看出亚提马或推基古将取代提多在革哩底的位置。保罗提到要在尼哥波立过冬,一般相信这是位于希腊西岸的一个城。但他并未明说为何要到那里。西纳仅在新约中此处出现。使徒行传与哥林多后书认为亚波罗是保罗的同工。提多显然在某方面有能力提供他们在旅途上的需要。保罗再次提醒革哩底的基督徒,以热心为善作为首务,关于「所需用的」到底是甚么,并未详加说明,有可能是指某些需要。这呼吁是为了行善,正符合这节的下半段「免得不结果子」。结语的问候非常普遍,祝福也分外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