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后书导论-《圣经背景注释》
彼得后书导论-《圣经背景注释》
彼得后书导论
导 论
作者与日期 在作者方面,彼得后书是 * 新约争议最大的书信之一。由于书信的文笔和彼得前书极不相同,很难令人相信是出于同一个人,除非他刻意改变自己的风格。但是彼得可能给代笔者相当程度的自由,而他这两封信所用的文书(彼前五13)并非同一人,而后者比较熟悉的是夸张的亚洲式*修辞文笔。虽然许多二流的修辞人士偏好词藻华丽的亚洲文学,但第二世纪初简洁的雅典语风占了优势,最后盛行一时。这种文笔虽然可能只显示作者或文书的修辞学训练为何,但或许也提供了线索,让人揣测书信的目的地为何,而更可靠的,则是可据此判断日期(在第二世纪之前)。*昆帝良注意到有第三种文笔,罗得式(Rhodian),比亚洲派较不繁复,可是不如雅典派简洁,当时也有人使用。
反对彼得为作者最主要的论点为,本书显然依赖犹大书;但这一点并不能达成结论;彼得可能的确用到犹大书的内容,或者吩咐他的文书以犹大书作参考(可能性较小),甚至或者用犹大作他的文书。(从意象的简化、暗示的延伸等看来,犹大书不太可能用到彼得后书。)
彼得后书的证据固然比其他新约书信都弱,但是比所有未收入新约的早期基督徒著作都强──尤其胜过那些自称为彼得所写的著作。早期 * 教会曾为它是否真实而辩论,不过它很早就存在则是不容否认的。一般 * 冒英雄之名所写的文件都是在那人去世之后很久才出现;这封信的日期虽可能定在第二世纪,但是从内证的角度,却没有必要排除第一世纪的日期。第二世纪的 * 诺斯底主义可能不是本书所要讨论的,至于末世的迟延,可能从第一本新约文件(帖撒罗尼迦前书)就已经成为探讨的问题。
多米田皇帝头像
_
他雅努皇帝头像
_
反对者 有人认为,本书所要驳斥的异端是第二世纪的诺斯底主义,或第一世纪的前诺斯底主义;「知识」(虽是诺斯底派最喜欢强调的,不过并不限于他们)在本书共提到七次。诺斯底派否认 * 基督的再来,他们多半相信,身体的罪不算一回事。不过,诺斯底主义的这些概念并非凭空而来;他们是将更早的希腊概念(加上犹太教和基督教)加以发展,而在第一世纪时,这些概念便已相当明显。
本书所提江湖术士的事,在古代十分常见,而所讨论的概念,在第一世纪的希腊和犹太观念中都已存在,因此这些反对者可能只是几乎全盘接受希腊思想的 * 散居犹太人(甚至比 * 斐罗更希腊化)。
* 风格 彼得后书显然是一封古代要公开传阅的书信(一1),不过由文笔看来,其对象不像是平时读这类书信而文学水平较高的圈子。有些学者认为,除了「一般书信」的风格外,本书的一些成分还带有「遗着」的风格;遗书是垂死的父亲或领袖的最后吩咐(参一14)。
注释书 最好的是 Richard J. Bauckham, Jude, 2 Peter, WBC 50 (Waco, Tex.: Word, 1983). J. N. D. Kelly,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Peter and Jude (reprint, Grand Rapids, Mich.: Baker House, 1981) 也很有帮助。 ——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