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书第五章-《中文圣经注释》
彼得前书第五章-《中文圣经注释》
彼得前书第五章
陆 上帝选民的事奉 五1~11
这是一系列的教会真理,特别是对教会领袖有感而发(1~5上),然后是整个教会团体的“众人”(5下~11),这是在苦难的环境之下的事奉。本章已为全书的尾声,每一节经文都是注意的焦点。
一 以身作则 五1~4
本段经文短短四节,却是新约中有关事奉定义的最佳注脚之一。作者娓娓道来,说出其牧者心声,有关长老的职责,在此作了详尽的说明。
五1
我这作长老 希腊文的长老有两种意思:一为职分:另一为年纪(五5)。前者指作“监督的工作”,就是使徒所设立的传道人,相当于今天的牧师(参阅徒十四23,廿17;多一5);后者师承旧约中的意义,指一般年纪较大,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称为“民间的长老”,或“以色列人的长老”,是当时首长们得力的助手(出三16、18,十二21~22,十七5)。有关长老资格,参看提前三1~7。
作基督受苦的见证 彼得亲身见证基督在客西马尼园和各各他以及早期传道所受的苦,因此他有资格将这第一手的经历训勉那些在受逼迫人群中事奉的教会领袖。
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 这里再提到基督的再临,他以前曾提过(一7、13,四13)。也可能是憧憬他曾目睹的变形山荣耀的再显现(可九2;另参阅彼后一17~18)。
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 无论彼得是否真正担任过任何教会的长老职分,他却是初代教会的元老领袖。他的地位背景使他有资格对其他的长老劝勉与指导。
五2
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上帝的群羊 牧人与羊群在新旧约圣经中构成人见人爱的隐喻。旧约中的诗廿三脍炙人口,新约中的约十的好牧人为羊舍命;彼得在最后与耶稣会晤的场合中,领教喂养羊群的道理(约廿一15~17)。此地的教训令人想起保罗对以弗所教会长老的谆谆告诫(徒廿28)。
按上帝旨意照管他们 尽监督之责,照上帝之旨,夙夜匪懈,尽力尽劳,没有私心。
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 这不是因为他人强加的压力,不得不已,乃是甘心情愿的事奉。
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 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六10),不过这里是指一切不义的收获,含义比财物要广。乐意是随时准备全力以赴的热心。
五3
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 辖制原文为现在分词,乃复合的单字,表继续不断君临之意。彼得认为长老们是蒙召来看管照顾群羊,而非继续地作他们的主宰;他们乃是上帝所信托的“产业”。
乃是作群羊的榜样 榜样原文作模型或范例。好牧人需要走在前面领导群羊,而群羊就会亦步亦趋地跟随在后头,这是教会领袖,特别是牧师们要学的功课(林前一11)。
五4
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 牧长是谁?呼之欲出。耶稣说:“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约十14)希伯来书的作者称之为“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来十三20)这位牧长将在再临的时候显现。
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 奥林匹克运动会所赏的冠冕是常春藤或花儿作的,不久就会凋谢死去;正如保罗所说,运动员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林前九25)。最有名的冠冕,是在公开赛中胜利者所得的花环;基督的忠心仆人在人生赛场上获胜,将会得冠冕的锦标。
五1~4
作者在四14曾提及“上帝的家”必要受审判的话,那么那些管理各地教会的长老,既是管理上帝家的人,因此同为长老的彼得就劝告他们善尽职守,作群羊的模范,这样在审判时,他们才可领受光荣的花冠。
世界越变越坏,教会应该越变越好。牧会的原则不同于世俗一般的领导统御;牧者要走在前头,而不是藏在后面;牧会绝不是一项职业,而是一种欲罢不能的热诚与执。同作长老的牧者,彼此之间存在一种难以言宣的亲切感。
牧会的原则:(一)不是出于不得已,而是甘心情愿;(二)不是贪图物质的利益,而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三)不是作威作福,而是作榜样。
世界上人为的锦标会被虫蚀、生锈、或遭偷窃;只有基督徒的奖赏是“不能朽坏、不能玷污、永不衰残的天上基业”,彼得老早已经说过(彼前一4~5)。
二十世纪的教会,好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它需要更多圣灵充满,乐观积极,活泼创新,任劳任怨的教会领袖,来引导群羊迈向新世纪的大关,迎接基督的再临。
二 谦卑事奉 五5~11
彼得教导了长老的牧会之道,现在轮到对年轻人的训勉;然后扩及教会中每一个人,都要谦卑顺服上帝;末了再以类似四11的荣耀颂结束本书卷的信息。
五5
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长的 年幼的与年长的分野,每个教会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样;今天的尺度与二千年前也可能不同;但许多学者认为当时的年轻人可以是到四十岁。因此这可能包含教会中的多数人。也要正如三1、7引人注意的用字,作者不仅对年长的要求,对年幼的也要他们尽本分顺服,才能作到长幼有序。此处的年长的,应是与一切年幼的相对之长者,而非仅指那些担任教会中“长老”职分的人。
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 束腰指奴仆操作时用以束腰的围巾。彼得在这里可能想到在最后晚餐时,主耶稣为门徒洗脚的光景,“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约十三4以下),这便是谦卑的功课(约十三15),彼得到最后也学会了(约廿一15~19)。如果全会众都学到这功课,年幼的不会因此矮半截,年长的也不会自觉高人一等,彼此谦卑顺服,就会和平相处。
因为上帝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这里引用箴三34的意译,上帝恨恶骄傲,因为这是一切罪恶的本质;人所犯的一切过错,都可溯源到骄傲。以赛亚(赛九9,十六6)和保罗(提前三6)以及许多人包括奥古斯丁都曾陈述说过这个真理。谦虚有人说这是“聚集一切美德的聚宝箱”,并非胆小、卑屈、不敢说不、奴隶的根性,而是敢于面对自己的勇气。上帝抵拒前者,却赐恩给后者。阻挡为军事用语。
五6
所以你们要自卑 所以指第五节所说,特别是关于旧约的引言。宁可自卑为怀,免得被主降为卑。自卑为命令被动语态,是一种再行动。
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 上帝的手代表爱护,我们把自己交给他,万无一失;他的手也指挥其他的人,连王的心也不例外(箴廿一1)。
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 时候指时机、机遇等,为“质”的时候,有别于客观的月、日、时、分,有时也能译成机缘。这里指上帝特定的机缘,彼得可能想到耶稣的话:“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cs9高”(太廿三12),这正是“满招损,谦受益”啊!
五7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 卸给只出现在这里与路十九35:“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耶稣骑上”。此处的动词形态显示为一个简单的动作,基督徒应该将所有个人的重担卸给上帝,一劳永逸。忧虑语出动词“分开”,此处意为分心,我们的忧虑常使我们分心,离开上帝的敬虔。
因为他顾念你们 这是基督教信仰与凡俗宗教不同的地方;我们不必费尽心思去讨好奉承上帝,因为这是他自然而然的爱心──上帝就是爱(约壹四8、16),他知道我们一切的需用(太六32)。
五8
务要谨守,儆醒 这好像是处于乱世,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门,参看一13,三7。
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 原义为“对头”(诗一○九6)或“敌挡者”(民廿二22),希伯来文撒但的别称(伯一6~12)。它是犯罪堕落的天使(犹6),在末日到来之前,利用其能力引人犯罪离开上帝,故被称为“世界的统治者”(约十四30)和“空中掌权的首领”(弗二2)。它不但试探耶稣,也能装作光明的天使(林后十一14),多方试探人。耶稣已经胜过了魔鬼的作为(来二14;约壹三8),所以基督徒也可用信心(下一节)和穿戴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来抵挡撒但的攻击(弗六11~18)。
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 狮子在圣经里是百兽中最凶悍的动物,正如魔鬼虽然隐藏,却是人类最凶猛的仇敌,它经常“不断地巡游觅食”,这正说明了魔鬼经常虎视眈眈,蠢蠢欲动,饥不择食的光景。
五9
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 坚固意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抵挡军事用语,坚壁清野,抗战到底。雅各也有相同的命令,不过多了一项承诺:(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雅四7)。
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 为主受苦,无人能免,全世界的信徒弟兄们也都在经历同样的苦难;这就是所谓:“德不孤,必有邻”。
五10
那赐诸般恩典的上帝 本书的开宗明义就“愿恩惠”多多的加给读者,在这里再提醒他们上帝的恩典\cs8丰富,足够满足我们一切的需用,他乃是“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上帝”(提前六17)。
曾在基督里召你们 上帝在基督里的呼召,参见一15,二21的注释。
得享他永远的荣耀 这就是在卷首所说的存留在天上的奇妙基业(一4)。虽然一路上千辛万苦,但对终点永远的荣耀怀有热烈的希望(一6~7)。
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 地上的苦难是短暂的,将来的荣耀却是永恒的。这好像是在尽上自己的本分后。
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 成全修理破损的瓦器或补网;上帝会成全他受苦的百姓,使之获得最后的胜利。坚固与九节之形容词同一字根,谓坚定不移。赐力量强健之意。还有些英文圣经译自某些钞本,多加了“稳定”一词,乃对坚固的加强语气。亲自上帝躬亲为之,不假手他人。
五11
愿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为了第十节所说上帝的作为而感恩,参阅四11下半。
五5~11
本书的伦理教训涵盖了中国文化的五伦;过去提到了“君臣有义”(二13~17),“夫妇有别”(三1~7),“兄弟有亲”(一22),“朋友有信”(三8),这里就是“长幼有序”(5节)了,再加上“主仆有分”(二18~25),应该算是六伦了。当然“主仆”名分以后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谦虚”的功课,古今中外都有明训:新、旧约,易经,道德经,希腊哲学,不胜枚举。“要以谦卑束腰”是要求在行动上谦卑;“要自卑”则为反应上谦卑。总之,行动、反应、再行动,都要谦让为怀,把自己好像病人交托在医师的回春妙手之下,将一切的烦忧分心重担都卸下交给上帝,他顾念我们,连我们的“三千烦恼丝”,都数过(太十30)。
但这个意思不是说我们什么责任都不必尽,我们需要节制谨守,儆醒祷告,用坚固的信心来抵挡魔鬼的作为。追溯上帝与魔鬼斗法的经过与演进,是一段饶有兴味的历史:在最早期的旧约历史中,耶和华就与那些被人手所造的“诸神”分庭抗礼,耶和华一直被高举为“唯我独尊”,诸神始终是微不足道。撒但这个名字在旧约中一共只被提及三次:王上廿一1;亚三1~2;伯一6~12,二1~7。到了新约时代,主耶稣与保罗都一致确定古先知所宣扬的耶和华上帝仍然“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可是诸神却已经沦为“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弗六12)同观福音书的主要信息承认这些邪灵的存在,它们一直成为上帝的死对头,所幸最后的胜利永远是属于独一真神。然而基督徒必须在有生之年,暂时存活在这两大势力冲突的“漩涡”里。
上帝的作为不仅表现在“能力的会战”当中,也显明在信徒的灵性生活里。在他们为主受苦之后,上帝必要亲自使他们更为成全、坚定、强健、稳固。愿权柄和能力都归给他,世世无穷!阿们。
结语 五12~14
虽然已经祝祷完毕,彼得好像言犹未尽,还有一些“又及”、“附笔”需要交代,因此他可能将笔从代书手上拿过来,填上了几笔自己的感激、神学、隐秘与团契。
一 勉励 五12
虽然只有寥寥几句,但所说的内容并非画蛇添足,而是充满了热切的关怀与期待。
五12
我略略的写了这信 作者语重心长,总觉得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托我所看为忠心的兄弟西拉转交你们 西拉原文为西瓦那,彼得的书记,协助彼得将其思想笔之于书,详阅本注释“送信人”段。
劝勉你们,又证明这恩是上帝的真恩 这句话乃对整本书信“一言以蔽之”的摘要。上帝的恩典,历久弥新,如假包换。你们既蒙上帝的恩典拣选,当见证这恩,是独一无二的真恩。
你们务要在这恩上站立得住 要作上帝恩典的中流砥柱,站立得稳,“不随流失去”(来二1),也不“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弗四14)。
五12
大部分经学家都同意本节以后乃是彼得的亲笔,好像保罗在加六11及林前十六21所作的一样。
究竟西瓦那与西拉是否同一人?如果不是的话,他便是一名无名小卒,默默工作,不为人知。百年以后不管识与不识,差别并不太大;要紧的是现在要忠心服事主。我们虽然无法掌握知名度,但可以决定自己的忠心度。
教会中不是每人都蒙召作教师或传道,但是每人都要为主作见证人,证明我们所领受的恩典实是出于上帝,因此更应该站稳在这恩典上,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成为信仰的中流砥柱。
二 祝福 五13~14
这一段最后的祝福代教会、马可问候,也劝勉读者用爱心彼此请安。
五13
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问你们安 巴比伦系罗马之影射,因罗马当时声势之强大,风俗之繁华,异端之盛行,有似古昔迦勒底之京都巴比伦;故当时著作家,惧干时忌,每以巴比伦指罗马;固不独彼得为然也;使徒约翰之启示录,亦有此称;然则彼得当时在罗马,此为铁证。彼得要与罗马帝国境内所有的教会有所团契,自不在话下。参阅本书卷首“写作时期和地点”。同蒙拣选的教会原文亦可指其妻。
我儿子马可也问你们安 马可又名约翰,生于耶路撒冷,长于富有家庭(徒十二12~13),受过良好教育,对于希腊文亦有相当的造诣。他与巴拿巴是表兄弟(西四10)。当保罗与巴拿巴初次外出宣教时,他曾参与行列;但不知何故,半途独自返回耶京(徒十三5~13);因此,保罗二次出外传道时,不愿再接受他参加,他遂与巴拿巴作伴出外传道(徒十五37~39)。大约在革老丢皇帝逝世后(主后五四年),他随保罗到了罗马(西四10;门24)后又去了小亚西亚,从那里又返回罗马,作了彼得和保罗的助手(提后四11)。彼得很喜欢他,才称他为自己的儿子。历代相传,他是彼得的“翻译员”和“随员”,以后作了埃及亚历山太城的首任主教。
五14
你们要用爱心彼此亲嘴问安 亲嘴是闪族普通的敬礼方式,用亲嘴于对方的面颊或额上,或亲于手或足之上,并不亲于对方之嘴唇。初期教会信徒有彼此亲嘴之礼,亦仅行之于男与男,女于女,迄第四世纪。以后西方教会继续此习惯,东方与希腊教会则代之以亲在一块小木或金属作的钉十字架像,并交互传递;亚美尼亚教会代以鞠躬礼;通常在洗礼、按立主教、婚礼、丧礼时为之。
愿平安归与你们凡在基督里的人 本书信以平安结束,回应开宗明义的祝福也以平安起始(一2)。有份于上帝的平安,端赖个人与基督的关系,他才是平安的君王。
五13~14
本段为全书信的结语,显示彼得个性的成熟和老练,他不再是那一个“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鲁莽汉,而成了一位和蔼可亲的使徒。他令人即之也温,说话带有权柄,笔端充满感情。
罗马、巴比伦、庇推尼、彼得、西拉──不管是什么,毕竟是出于上帝的大手笔,写给每一位“凡在基督里的人”,为了我们今日的益处及灵感。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信以“爱心和平安”开始,也以同样的主题结束。这是彼得通篇一贯的原则;我们的终究目标不是单单宣讲或教训这项真理,而是确确实实地活出来。
本书开宗明义以作者“彼得”的名字开其端,在尾声却以适当地敬礼“基督”来结束全本书。我们记得主耶稣复活之后,门徒因为害怕犹太人而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约廿19)。如今,彼得在书信的结尾效法耶稣的祝福:“愿平安归与你们。”并且是“凡在基督里的人!”
彼得写下这封书信对于在风雨中的教会受苦之信徒,弥足珍贵。无论灾难多么大,他鼓励他们要咬紧牙根,苦撑下去,在主里常存不改变的盼望。千古以下,主的教会屡次遭到不同的火炼试验,而撒但终无法得逞其计,将教会铲除。今日的教会仍然遭遇不同形式的火炼试验,我们应准备好面对艰钜。
无论发生什么事,彼得依然劝告我们──要乐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荣耀很快就会临到!── 杨东川《中文圣经注释──彼得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