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彼得前书第三章-《圣经注解-黄迦勒》

彼得前书第三章-《圣经注解-黄迦勒》

彼得前书相关章:

 

彼得前书第三章

 

壹、内容纲要

【蒙恩者的生活原则】
一、家庭生活的原则(1~7节):
1.作妻子的(1~6节)
(1)要顺服自己的丈夫(1节上)
(2)要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1节下~2节)
(3)只要以里面存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3~4节)
(4)古时圣洁妇人和撒拉的榜样(5~6节)
2.作丈夫的(7节)
(1)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
(2)要敬重妻子
二、人际生活的原则(8~13节):
1.存心:同心、体恤、相爱、慈怜、谦卑(8节)
2.言语:不出恶言,倒要祝福(9~10节)
3.行为: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11~13节)
三、神前生活的原则(14~22节):
1.神的旨意是要我们为义受苦(14~17节)
2.基督受苦的榜样18~22节)

贰、逐节详解

【彼前三1】「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
〔原文直译〕「照样,作妻子的要顺服你们自己的丈夫,好叫那些即使是不信从这道(话)的人,也可以藉着妻子默默无言的品行而被赢得,」
〔原文字义〕「顺服」服从,顺从,归服;「不信从」不服从,不听,悖逆;「品行」行为,为人;「感化过来」赢得,获得,赚得(金融用语)。
〔背景注解〕当时的妇女地位非常卑下,丈夫可以随意离弃妻子,特别是不信主的丈夫,绝对不容许妻子言语上的冒犯。
〔文意注解〕按原文,本节开头有『照样』一词,指接续二13有关『顺服人的一切制度』的教训,作仆人的如何要顺服主人(参二18),作妻子的也要照样顺服丈夫。
「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顺服』在希腊原文,『服』的意思重于『顺』的意思,『顺』是指外面行动上的顺从,『服』是指里面意志的折服;圣经所教导的顺服,是重在指从心里降服。
妻子要像教会顺服基督一样的顺服丈夫(参弗五24),也就是说,妻子顺服丈夫的原则乃是因着顺服主,凡是基督要我们顺服的,我们都要顺服;反过来说,若是丈夫要求妻子放弃信仰或读经、祷告,这就碍难顺服。因此,妻子乃是在主里顺服丈夫(参西三18)。
注意,作妻子的所要顺服的是『自己的丈夫』(参5节),不是别人的丈夫或一切的男人,这表示此项教训和社会上男女的地位无关,而和家庭制度有关;换句话说,妻子的顺服,不是因作妻子的比较卑下,乃是因夫妻在神所设立的家庭制度中的功用不同。
「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道理』有定冠词,指福音真道(参四17);『不信从道理』指不相信福音真道,亦即不信主。
「他们虽然不听道,」『道』没有定冠词,指一般的言语,包括劝说和唠叨;全句指话语可能对丈夫不产生功效。
「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注意,圣经并不劝勉信徒离开不信的丈夫或妻子,乃是要尽力感化、使对方同蒙救恩(参林前七13~16)。同时,夫妻任何一方,品行的感化应重于道理的说服。
〔话中之光〕(一)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参弗五22)──许多时候,顺服别人的丈夫容易,顺服自己的丈夫难。
(二)正如丈夫要像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那样的爱妻子(参弗五25),妻子顺服自己的丈夫乃是一种「舍己」无我的顺服;坚持己见的人不可能顺服,所以需要十字架的功课。
(三)作妻子的信徒,只要在主里所应尽的基本「责任」不受阻挡,即使必须牺牲一些基督徒的「权利」,仍应顺服丈夫。
(四)妻子的顺服,既不是出于惧怕,也不是出于毫无主见的盲从;惟有与主同活、靠主恩力,才能作到真正的顺服。
(五)使人信主有两个方法:传道和品行;前者是有声的福音,后者是无声的福音,两者须相称(参腓一27)。许多时候,无声的见证胜似有声的传讲。
(六)传福音乃是一件「得人」(「感化过来」原文意思)的工作;妻子所付出的代价是品行,所得的却是一个人的灵魂,何等上算!

【彼前三2】「这正是因看见你们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原文直译〕「因为他们见证了你们在敬畏中贞洁的品行。」
〔原文字义〕「看见」观察,看,亲眼见到;「贞洁」纯洁的,洁净的,清洁的;「敬畏的心」在敬畏里,在惧怕里。
〔文意注解〕『贞洁的品行』指行事为人圣洁(参一15)、端正(参二12)、美好(参16节),显出纯洁的模样;『敬畏的心』原文是在敬畏里,意指在敬畏神的心态和气氛中行事为人。贞洁品行乃是敬畏的表现,敬畏乃是贞洁品行的动机。
〔话中之光〕(一)活出基督的信仰,让别人在我们身上「看见」基督生命荣美的彰显,胜过千言万语。
(二)神是忌邪的神(出卅四14),祂不容许我们的心中另有所爱慕和追求的偶像,任何人、事、物,都不可取代神的地位,故此信徒须在敬畏中持守纯洁。
(三)没有贞洁的品行,就没有真正的敬畏;若不出于敬畏的心,贞洁的品行是外表的装作,也就不能将人感化过来(参1节)。

【彼前三3】「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
〔原文字义〕「瓣」编发,编织;「戴」穿戴,围上;「美衣」袍子。
〔背景注解〕「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当时在罗马帝国境内,一般妇女们没有社会地位,平时无所事事,转而注重外表的妆饰,以打发日子。『辫头发』当时妇女们在头发上花费很大的工夫,编织成争妍斗丽的发型;『戴金饰』当时妇女们也在饰物上花大钱,诸如发饰、项链、耳环、戒指、手镯、臂钏等,非金即银;『穿美衣』当时妇女们的服装也讲究质料和式样,以卖弄炫耀为能事。
〔文意注解〕「你们不要以外面的…为妆饰,」『你们』指作妻子的信徒(参1节);『不要』在此应不是指教条式的禁止,而是指原则的启发,意即不宜看重;『外面的』指显露于外表的;『妆饰』原文与『世界』同字,指一种井然有序的系统组织,转用于妇女的化妆,意指将自己编织、打扮起来,目的在凸显自己的美丽,以吸引或取悦别人,特别是取悦丈夫。
「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辫头发』指过度的编织头发,而不是说连端庄、正派的辫子也不可以;『戴金饰』指奢华的饰物,而不是说绝对不可戴戒指(参路十五22);『穿美衣』指远超实用性的昂贵衣服,而不是说连正派、好看的衣服也不可以。
〔话中之光〕(一)俗语说,「女为悦己者容。」爱美是妇女的天性,妆饰容貌原是无可厚非的,信徒保持端庄的容貌和正派的衣装并没有错(参提前三11;二9),错的是过度地在外表妆饰上花钱并花工夫。
(二)妻子取悦丈夫的最佳方法,并不是外表的妆饰,而是内心的妆饰(参4节)。妻子的外表对丈夫产生的影响力,远不及她内心的圣洁和顺服的生命(参1~2节)。
(三)头发原是女人的「荣耀」(参林前十一15),但并不是要被女人用来作为「夸耀」的妆饰。
(四)有些非常保守的基督徒,错误地领会使徒彼得的原意,引用本节圣经禁戒某些衣饰,以致矫枉过正。
(五)迈耳说:「有很多人,外面衣饰华丽,内里却褴褛不堪;但有一撮人,外面的衣履破旧,内心却美不胜收。」

【彼前三4】「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原文直译〕「乃要以那心中隐藏的人,(就是)用温柔和安静的灵,为不朽坏(的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原文字义〕「存着」隐藏的,里面的;「长久」不败坏的,不朽坏的;「极宝贵的」昂贵的,至贵的。
〔文意注解〕「只要以里面存着…为妆饰,」『只要』宜翻作『乃要』,因它含有比较性的意味,而不是说『不可那样,只许这样』;『里面存着』按原文是指『心中隐藏的人』,用来与显露于外表的身体(参3节)作比较;『妆饰』按原文无此字,中文翻译加上去,以与第3节对比。
「长久温柔,安静的心,」『长久』意指本节所说『里面的妆饰』乃是一种不朽坏的妆饰;『温柔』指以存心顺服的方式表现出谦卑、温和的态度;『安静的心』原文是『安静的灵』,就是指『心中隐藏的人』。
「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这在神面前』指神的看法和人的看法不同;『是极宝贵的』指在神眼光中的价值。
〔话中之光〕(一)我们的灵,乃是那里面隐藏的人(原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按那显露于外面的,乃是按里面隐藏之人的实际来论定。
(二)基督徒妇女的真正美丽,不在外表的妆饰,乃在里面的妆饰;人外表的妆饰会朽坏,里面的妆饰却永不朽坏。
(三)人看外貌,神却看内心(参撒上十六7);在神看,人内在美的价值,远超过外在美。
(四)在人的眼中,珠玉是宝贵的;但神却认为温柔、安静的心才是宝贵的。
(五)认识神的丈夫,珍爱妻子的美德,过于她的美貌。

【彼前三5】「因为古时仰赖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
〔原文直译〕「因为从前那些仰望神的圣洁妇人,也是这样妆饰自己,顺服她们自己的丈夫。」
〔原文字义〕「古时」从前,从来;「圣洁」圣别的,神圣的。
〔文意注解〕「因为古时仰赖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古时』指旧约时代;『仰赖神』指内心以神为她们的盼望和依靠,而不以外表的美丽为盼望和依靠;『圣洁妇人』指分别为圣归给神的妇女;『正是以此为妆饰』指以温柔安静的灵为妆饰(参4节)。
「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是第二次题到顺服自己的丈夫(参1节);本节将『妆饰』和『顺服』连在一起,表示作妻子的顺服,就是她们最佳的妆饰。
〔话中之光〕(一)信靠神的人必不至于羞愧(罗九33;十11),但信靠外表打扮的人,常会失望。
(二)分别为圣归给神的圣徒,当以神所看重的为妆饰,而不要效法世界的时髦,致力追求外表的妆饰。
(三)旧约圣经中属神的妇女妆饰自己的方法,是培养内心的道德和属灵的荣美。其中一种美就是恭敬地顺服自己的丈夫。
(四)信徒最佳的妆饰,乃是顺服的灵;我们越顺服,就越令对方喜悦、爱慕自己。
(五)「顺服」乃是「征服」人心的秘密属灵武器,因为其他一切的手段,最多只能叫别人在表面上「服」下来,却不能叫人心服。

【彼前三6】「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
〔原文直译〕「就如撒拉顺从了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而不害怕威吓,便是撒拉的孩子了。」
〔原文字义〕「听从」服从,顺从,遵命;「主」主人;「恐吓」威吓,使惊惧。
〔文意注解〕「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听从』按原文是简单过去式动词,应是指以一件特定的事例作为代表,显明撒拉惯常听从亚伯拉罕(参创十八6)。
「称他为主,」这个称呼表示她承认丈夫是一家之主(参创十八12)。注意,撒拉是在『心里』这样称呼亚伯拉罕的。她并没有四出张扬,公开地称呼亚伯拉罕为主,以表示对他的顺服。她是在心里承认他是自己的头,且用行动来表示。
「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行善』广义方面泛指一切好行为(参二12),狭义方面特指作妻子当尽的本分,即顺服和贞洁的品行(参1~4节);『恐吓』指由各种情感,特别是恐惧感引起的心灵焦急、颤抖、激动、紊乱,可分为两种:(1)来自不信主的丈夫,威吓妻子令其放弃信仰;(2)来自外面的诬赖(参13~16节)。
「便是撒拉的女儿了,」『撒拉的女儿』指配称作『仰赖神的圣洁妇人』(参5节)。神曾称撒拉是生养祂选民的(赛五十一2)。
〔话中之光〕(一)「听从」和「称他为主」是言行一致的表现;我们不能光是口里称呼「主阿,主阿」,却不遵行主人的意思(参太七21)。
(二)基督徒妻子在家里尽顺服自己丈夫的本分,就是行善之一。
(三)真实的信徒应当是「怕神而不怕人」,存着敬畏神的心,行为圣洁、端正,就不必害怕任何人的恐吓和污蔑。
(四)每一个儿女的身上,都具有父母的一些特性,同样,基督徒姊妹们的身上,在重生时就承受了撒拉顺服丈夫的特性,问题乃在于有没有把它行出来。

【彼前三7】「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原文是知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比你软弱:原文作是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
〔原文直译〕「照样,你们作丈夫的要按知识(和妻子)同住,因为女人是较软弱的器皿;又要待以敬重,因为同是生命之恩的承受者。这样,你们的祷告就不受阻碍。」
〔原文字义〕「情理」理智,知识,认识;「敬重」尊重,恭敬;「阻碍」切入,挡住,隔于中间。
〔文意注解〕「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情理』指基督徒作人的知识,特别重在指明白神对我们婚姻生活的旨意;『同住』指婚姻生活的所有层面,有解经家认为这里也包括性生活在内。
「因她比你软弱,」『因』字表明上句的理由,即丈夫为甚么要按知识和妻子同住;『软弱』原文是『软弱的器皿』,此处特指身体生理方面的软弱,但也包含精神心理方面的软弱,一般而言,女人的体魄多半较男人软弱。
「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一同承受』指彼此相关地领受(参弗三6);『生命之恩』指神以在基督里的生命作为恩赐(参罗六23)赏给我们。
「所以要敬重她,」『敬重』意指将对方所当得的尊严分配给她,使她享受所应得的一分。
「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这样』指作丈夫的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并敬重她;『祷告没有阻碍』表示婚姻关系会影响到与神的关系,良好的夫妻生活,会带动良好的灵性生活。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婚姻生活维持和谐的基本要件,乃是理性重于情绪,知识重于情感;作丈夫的基督徒,不可凭感情用事,对待妻子必须合乎作人的道理,以及属灵的常识。
(二)「软弱」并不就表示「次等」,任何人都不可依据天生的情况──性别、种族、肤色、高矮、体格、智愚等,来歧视别人。
(三)人的被造,原是要被神用来作为盛装神荣耀的「器皿」(参罗九21~24),主的救恩就是要使人恢复神当初造人的目的──有宝贝放在这瓦器里(林后四7),作主贵重的器皿(提后二21)。
(四)夫妻乃是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器皿,如果结婚多年,双方的生命长进程度差别很大,这就表示这个婚姻相当不正常。
(五)「一同承受生命之恩」,这话表示男女信徒在神面前的生命是同质、同等的,只是功用不同而已。
(六)夫妻心心相通了,祷告的通路才不受阻塞;夫妻同心的祷告,能调动神的手来为我们作事。
(七)贝格说:「妻子受到伤害而发出的哀叹,令神不听丈夫的祷告。」
(八)祷告之蒙应允,与我们如何待人,有很密切的关系。而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是亏负了我们最亲密、熟识的人,这种亏负,会使祷告受阻碍。

【彼前三8】「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
〔原文直译〕「总而言之,(你们)众人都要同心合意,同情体恤,亲爱弟兄,心存柔和,谦让相待。」
〔原文字义〕「总而言之」最后,结局;「体恤」感同身受,分忧;「慈怜」同情。
〔文意注解〕「总而言之,」意指8~11节的话,乃是二11~三11这一段有关生活教训的总结。
「你们都要同心,」『你们』指在社会上、在教会中、在家庭里的各种人;『都要』表示没有一个人能例外;『同心』意指都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如此才能有一样的心(参腓二2,4),彼此和谐一致。
「彼此体恤,」指对别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就是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罗十二15)。
「相爱如弟兄,」原文只有一个字,用来形容弟兄相爱之情,表示我们都是从神而生的,自然也就爱从神生的弟兄(参约壹五1)。
「存慈怜谦卑的心,」『慈怜』指对人满有怜悯的心肠(参弗四32);『谦卑』指压低自己,使与对方站在同一水平,含有俯就的意思。
〔话中之光〕(一)「同心」的最好方程式,在基本原则上──同心;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自由;在一切的事上──爱心。
(二)一个基督徒若不能与他人同心合一,则绝不能过一个基督徒的生活;同样地,教会里面若分争结党,则不配称为主的教会。
(三)人际关系最大的难处在于彼此的「心情」不同,所思所想、所感所触、所爱所慕、所悲所哀,在在都无法相通;改善人际关系的第一步,首须调整己心,使与对方一致。
(四)我们应当尽力排除万难,放下己见,设法进到别人的感觉里面,这样,才能与众人有和谐的关系。
(五)属灵的认识和经历越深的人,乃是那些能够放下身段,设身处地,体认别人的处境和感觉的人(参来二17~18;四15~16)。
(六)「体恤」和自私是绝不能同时共存的。若以一己之私为重,体恤则不能存在;体恤之心,只有在忘我及悲悯他人苦痛时,才能应运而生。基督在那里掌权,那里便有体恤之心。
(七)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各种原因及动机,若能多一点考虑别人,多一点体恤,则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便会减少。否则,误会往往变成问题的起点。
(八)爱神与爱人是绝不能分割的,两者有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
(九)今天在教会中,许多人有弟兄之名,却无弟兄之情,有的甚至见面如同仇敌,连外人都不如。
(十)现代社会中,悲悯心肠似乎已经成为失落的美德,每每听见悲惨的新闻报导,却无动于衷,缺乏悲悯之心,偶或受感,却又缺乏行动。
(十一)圣经不是叫我们对罪恶和罪行存怜悯的心,而是对犯罪的人存怜悯的心(参犹23);对人陷于试探或罪恶中的痛苦有所同情,并谦卑地承认自己也可能落在别人的失败中,并不因别人的失败自傲。
(十二)「谦卑」的主要意思是为他人着想,以他人为先,言谈举止满有仁慈。谦卑就是先服侍他人,乐于帮助别人,并懂得立刻回谢别人的善待。谦卑的人不会粗鲁、鄙俗,也不会无礼。

【彼前三9】「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
〔原文直译〕「不要以恶报恶,或以辱骂还辱骂;但倒要祝福,因为知道你们是为承受祝福而蒙召的。」
〔原文字义〕「辱骂」谩骂;「倒要」相反的。
〔文意注解〕「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这是饶恕敌人,属于消极方面的态度。
「倒要祝福,」『祝福』原文意指一直的祝福;这是善待敌人,为对方祷告求福(参太五44;徒七60),属于积极方面的态度。
「因你们是为此蒙召,」指神呼召我们的目的,是为宣扬祂的美德(参二9),包括消极方面禁戒肉体的私欲(参二11)──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积极方面行善(参二15)──倒要祝福。
「好叫你们承受福气,」『好叫』一词表明前面的表现(参8~9节)乃是蒙神祝福的条件;『承受福气』就是得着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参一4),也就是得享祂永远的荣耀(参五10,1,4)。
〔话中之光〕(一)神的国度里,绝不容许报复的行为,也不容许羞辱别人,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的行动。
(二)我们基督徒蒙召是为承传神的祝福──不但自己蒙福,并且也使别人蒙福。
(三)基督徒不是蒙召去伤害他人,而是要造福他人;不是要咒诅,而是要祝褔。
(四)祝福别人,结果反叫自己更为蒙福;别人若不配得我们所祝的福,那福仍旧归到我们的身上(参太十13)。

【彼前三10】「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
〔原文直译〕「因为(谁若)愿意爱生命,看见好日子,他的舌头就应当禁止不出恶(言),他的嘴唇不说欺骗(的话);」
〔原文字义〕「美福」美好的日子;「禁止」停止,断绝;「诡诈」心计,欺骗。
〔文意注解〕「因为经上说,」10~12节的话引自诗卅四12~16。
「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生命』不是指今生的生命,乃是指永远的生命(参太十六25);『美福』原文意指拥有美好之物为福分的日子,但不是指今生的福气,乃是指永远的福气(参9节)。
「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须要』表示下面所列的项目乃是享受生命和美福的条件;『恶言』指报复的话(参9节;二23);『诡诈的话』指一切违反圣洁性质的话(参二1,22)。
〔话中之光〕(一)神是赏善罚恶的,所以人应有合宜的表现,才能得神赐福。
(二)「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言语表露他是甚么样的人,凭甚么样的生命而活,所以人若要追求真道,首须从话语着手。
(三)「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十二34),所以我们若想要对付自己的话语,必须先对付自己的存心(参一13)。

【彼前三11】「『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原文直译〕「让他避开邪恶而行善;让他寻求和平而追随它。」
〔原文字义〕「离」离开,避开,转向;「追赶」追踪,追逼,追求。
〔文意注解〕「也要离恶行善,」『离恶』指像逃债一样的逃离罪恶;『行善』指有好行为(参二12)。消极方面要避开罪恶,积极方面要行出良善。
「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寻求和睦』指找机会制造和睦,不但与人和睦,并且也使人和睦(太五9);『一心追赶』指全力以赴,竭力追求以期能获得所该得着的(参腓三12~14)。
〔话中之光〕(一)热爱属灵生命的基督徒,必须有两方面的奔跑:一面要逃离罪恶,另一面要追赶良善与和睦。
(二)离恶行善重在自我规律,寻求和睦重在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真正的「和睦」,必须先能与神和好(西一20~22),然后自己心中有平安(西三15;腓四7),再后与众人和睦(来十二14)。
(四)胜过恶行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要加以抵抗,听任其自行消亡。抵抗只会火上加油,制造更多的恶。恶行没有遇上反抗及阻力,对方只是默默地忍受,恶就会尖锋尽失,而自行消亡了。

【彼前三12】「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惟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
〔原文字义〕「看顾」在上面,停留其上;「变脸」显出脸色,反脸对敌。
〔文意注解〕「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因为』说明为甚么10~11节所列的条件能给我们带来属天的美福;『看顾』意指从上面垂顾,含有保护和供应的意思;『义人』指与行恶的人(本节末句)相对,也与不敬虔和犯罪的人(参四18)相反,就是心存敬畏、热心行善的人(参13,15节)。
「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听…祈祷』暗示有求必应(参太七7~8);『他们』指义人。
「惟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行恶的人』指不遵行神旨意的人(参二15);『变脸』表示不喜悦、发怒、弃绝。
〔话中之光〕(一)主的眼目看顾,主的耳朵倾听,主的脸面显颜色──祂真是全神灌注地关心人的情形,我们岂可忽略祂的心意?
(二)是福是祸,完全在乎人的选择──若要享美福,便须行善作义人;若作行恶的人,便不能盼望从神得着福气。
(三)我们若不照圣经的原则待人,而凭肉体的报复待人,就等于把自己摒于主的看顾之外了。因为主的眼目是看顾义人的,我们不能行恶人所行的,却想得义人所得的看顾。

【彼前三13】「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
〔原文字义〕「热心」热情,热衷于某事,切慕;「害」伤害,作恶。
〔文意注解〕「你们若是热心行善,」『热心』按原文意指如同狂热爱国主义者奋锐党人那样的热情;『热心行善』指以行善为职志,投身其中的人。
「有谁害你们呢?」这话不是说没有人会加害热心行善的人,乃是说任何反对的人最多仅能伤害我们的身体,却不能伤害到我们的属灵生命(参太十28)。
〔话中之光〕(一)约翰施理曾说:「没有热爱的心,其心则不纯;缺乏热忱的美德,其美德则速逝。」
(二)一个人若充满行善热心,则其他恶事就对他无能为力了。
(三)敌人对基督徒所能做的,无论多恶劣也不会是永恒的伤害。敌人可以伤害他的身体,但决不能伤害他的灵魂。

【彼前三14】「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的威吓:或译所怕的),也不要惊慌;」
〔原文直译〕「但你们如果为义而受苦,也是有福的。你们不要怕他们所怕的(或他们的威吓),也不要慌乱不安;」
〔原文字义〕「受苦」受害;「威吓」使之害怕;「惊慌」动摇,困扰,骚扰,心绪不安。
〔文意注解〕「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这句话按意思引自主耶稣的登山宝训『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太五10~12)。
「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怕人的威吓』按原文应译作『怕人所怕的』;全句可能引自赛八12『他们所怕的,你们不要怕,也不要畏惧。』
〔话中之光〕(一)信徒在受逼迫时,若体会有主基督的同在,他们就有从神而来的胆量,引导他们作美好的见证。
(二)与其惧怕仇敌,倒不如全心信靠神,相信基督统管一切,由祂掌管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仇敌就没有办法动摇我们了。
(三)有人曾说:「我们不大畏惧神,是因为我们过于惧怕人。」

【彼前三15】「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原文直译〕「只要在你们的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时常作好防守的准备,用温柔和敬畏来答复任何人询问你们关于你们里面盼望的缘由;」
〔原文字义〕「尊…为圣」分别为圣;「缘由」说明,交代;「回答」解释,辨护。
〔文意注解〕「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尊主基督为圣』意指将基督从各样事物中圣别出来,尊祂为主,使祂在凡事上居首位(参西一18)。
「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盼望』指对承受永远生命的活盼望(参一3);『缘由』指合理的解释。
「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常作准备』指平时就作好准备如何回答的工夫;『温柔』指回答时的态度温文有礼;『敬畏的心』指回答时的存心和动机出于对神的敬畏。准备是对己,温柔是对人,敬畏是对神。
〔话中之光〕(一)真正尊主基督为圣的人,应当让祂主宰我们生命的每一范畴,包括我们的财产、职业、收藏、婚姻、闲暇等等。
(二)人若心里尊主基督为大,对这人来说,生命中最宝贵的,乃是他与神之间的关系,而这关系是世上任何事物也不能夺去的。
(三)一位有主在心的人,必定满有敬畏及温柔。他敬畏神,因为他深知神是那一位;他有温柔,因为他是由神作主,而非自我作主。
(四)一个可悲的现象,就是有许多基督徒对本身所信的是甚么,及为甚么要信,都哑口无言,或一窍不通。基督徒必须在心智与属灵上作好准备,能为自己的信仰作出合理的解释。
(五)欲使人归信基督的最佳方法,乃是不断地以好言相劝;强蛮的顽辩,只有促使人见基督教则回避之。
(六)神学上的争辩最易令人大动肝火;宗教见解的差异,最易令双方互相敌视。无论在传讲福音或为真道辩护时,我们必须以爱心进行。

【彼前三16】「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
〔原文直译〕「持守着纯善的良心,使那些诬赖你们这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就在毁谤你们是作恶者的事上,自觉惭愧。」
〔原文字义〕「无亏」美好的,完美的;「诬赖」凌辱,骚扰;「自觉羞愧」感惭愧。
〔文意注解〕「存着无亏的良心,」指行事为人良心没有不安,自觉对得住神(参二19)。
「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被毁谤』指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在身上;世人常因对方不是同路人而随意怪罪别人(参四4)。
「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诬赖』指恶意地用伤人的言语或行为来对待别人;『在基督里』指以基督为其生活的规范,并在凡事上联于基督;『有好品行的人』相当于本段圣经里的『义人』、『热心行善的人』、『心里尊主基督为圣的人』和『存着无亏的良心的人』(12~16节);『自觉羞愧』指其良心受控告,但不一定会归结于真正的悔改(参太廿七3~4;林后七10)。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的生活,是信仰的最佳辩护!让我们的行为能无亏于良心。让我们以无瑕及清高的生活,来面对批评。
(二)我们不能避免别人的攻击,但至少可以减少给别人找话柄的机会。只要我们所做的事都正确,别人便找不到批评指责的理由,反而叫他们自惭形秽,所以要以好行为胜过一切批评。
(三)有人曾如此说:「所谓圣人,就是其生活能令他人更容易相信神的人。」
(四)一个人必须「在基督里」行事为人,才能在神眼中看为是「好品行的人」。
(五)言语若不谨慎,常会自食其果,自取其辱。

【彼前三17】「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
〔原文直译〕「你们行善而受苦,如果神的旨意愿意这样,总比行恶而受苦的好。」
〔原文字义〕「强如」好过,更美。
〔文意注解〕「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神的旨意』指神为着我们的益处而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有所安排(参罗八28);『叫你们因行善受苦』这话暗示前面所说的『热心行善』和『存着无亏的良心』行事(参13,16节),不一定会改变反对者的态度,而仍叫我们继续受冤屈的苦。
「总强如因行恶受苦,」『总强如』指权衡之余,宁取其中之一;『因行恶受苦』指一切出于自己的过失或疏忽而招致的苦。
〔话中之光〕(一)只要是「人」,就必都有人生的苦难,问题乃在于我们所受的苦,是自己招来的呢?还是神所安排给我们的?
(二)信徒受苦若是出于神的旨意,就必含有积极的作用:信心是否牢靠;受苦能考验人依靠神的真正程度。
(三)既然苦难不能避免,倒不如接纳为一种应有的生活方式,成为基督徒独有的特权,其他人就是求也得不到哩!

【彼前三18】「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有古卷: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祂被治死;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
〔原文直译〕「因为基督确曾一次总括地为罪(复数)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领你们进到神面前。在肉身里,祂是被置于死了,但在灵里,祂却得以存活了。」
〔原文字义〕「罪」罪行(原文复数词);「受苦」受害;「义的」公正,公平;「肉体」肉身;「灵性」灵,心灵。
〔文意注解〕「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一次』指一劳永逸,一次所作,成全到永远(参来七27~28);『为罪受苦』并非指因祂自己有罪,因而受苦受死,乃指祂代替人担当罪的刑罚而受苦受死,使我们得以蒙神赦罪。
「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义的』指主耶稣基督;『不义的』指我们历世历代的罪人。
「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引』字的原文意指引荐,古时宫廷侍者引导宾客觐见帝王的用语;『到神面前』本来罪拦阻在神与人中间,使我们不能亲近神,如今罪既被除去,我们就得以来到神面前(参来九26;弗二13)。
「按着肉体说,祂被治死,」『肉体』指主耶稣降生在地上时所穿戴的肉身(参约一14);『治死』指祂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
「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灵性』指主耶稣所赖以活在地上的灵(参可二8「心」原文为「灵」),当祂在十字架上断气时曾将其交在父手里(参路廿三46「灵魂」原文是「灵」);『复活』按原文和21节的复活不同字,这里意指『得以存活』,当主的肉身被钉死时,祂的灵并没有死,而仍旧是活着的,所以这里的『复活』并不是指在祂死后第三日的复活(林前十五4),而是指在祂的肉身复活之前,祂的灵仍旧活着未死,祂就是在这灵里曾去阴间宣告得胜(参19节)。
〔话中之光〕(一)每一位受苦的基督徒,都应该知道他有一位受苦的主;祂自己先于我们受苦,为要成为我们受苦的表率和搭救(参来二10,18;四15)。
(二)我们所受的苦,泰半是自己惹来的,而基督的受苦,完全是为着别人。
(三)关于基督代替性赎罪的苦,只有祂一人能够承当,我们丝毫不能参与;但基督为着见证而受苦,我们却要与祂一同受苦(参四13),并且须尽力「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一24)。
(四)「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死乃是一项解脱,要带领人进入另一个领域;所以我们还在肉身里活着时,不要注重今生的生命过于永活的生命。

【彼前三19】「祂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
〔原文直译〕「在这(灵)里,祂也曾去向那些在监管中的灵(复数)宣讲,」
〔原文字义〕「藉这灵」在这之中,在这里面;「传道」宣告,宣讲,传扬;「监狱」被看守,被捆住。
〔文意注解〕「祂藉这灵曾去传道,」『藉这灵』指祂在灵里(参18节) ,此事发生在祂被钉死以后,但肉身尚未复活以前;『传道』重在指宣告祂已完成了救赎大工,亦即宣告得胜。注意,此处不是指「传福音」给不信而死的人听,让他们有第二次的机会悔改蒙恩,因为这是违反圣经真理的。
「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监狱』指拘禁人死后灵魂的地方,就是阴间(参路十六23;弗四9),信徒是在乐园的部分,罪人是在受痛苦的部分(参路十六25~26;廿三43);『那些…的灵』指那些不信从之人(参20节)的死后灵魂,有些解经家认为这些灵是指被监禁在黑暗坑中的堕落天使之灵(参彼后二4;犹6)。
〔话中之光〕人死了并不是一了百了;人死后要先到阴间里,等候末日的审判。

【彼前三20】「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原文直译〕「就是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的日子,神忍耐着等候的时候,那些不信从的(人之灵)。当时进入方舟藉水得救的并不多,只有八个魂。」
〔原文字义〕「预备」建造;「方舟」柜,方形物,楼船;「容忍」宽容,长久忍耐。
〔文意注解〕「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就是』即指下面的话乃在说明『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参19节)是谁;『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神曾命令挪亚造方舟,为要保全生命,免得被洪水毁灭(参创六13~19);『神容忍等待的时候』长达一百二十年(参创六3);『不信从的人』原文没有『人』字,指不信从挪亚所传义道(参彼后二5)之人的灵,有的解经家认为包括因堕落而被囚禁的天使之灵(参彼后二4;犹6)。
为甚么主耶稣在死后到阴间,特地向那些在挪亚时代不信从之人的灵宣告得胜呢?这是因为使徒彼得即将在下面提到主的复活,和挪亚一家人在方舟里经洪水而得救所预表的洗礼(受浸)有关(参罗六3~5),故以他们为代表,说明主耶稣在死后,曾下到阴间向一切的灵宣告得胜(参弗四9;罗十7)。
「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进入方舟』预表因信而得以在基督里面;『藉着水得救』这话并不是说当时的洪水具有救人的能力,而是说由于洪水的审判毁灭了那败坏的世代(参创六13;七21~23),使因进入方舟经过洪水而仍然存活的挪亚一家八口,藉这洪水的功效,得以脱离败坏的世界而得救;『只有八个人』指挪亚夫妇,加上三个儿子和三个媳妇(参创七13)。

【彼前三21】「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藉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
〔原文直译〕「这水所预表的受浸,如今也拯救你们──并不是除去肉体的污秽,而是藉着稣基督的复活,但求在神面前有纯洁的良心。」
〔原文字义〕「表明」代表,表征,表号;「除掉」脱去,脱离。
〔文意注解〕「这水所表明的洗礼,」『这水』指当年挪亚所经历的洪水;『表明』指预表或象征;『洗礼』原文baptisma是『浸』的意思,指将全身没入水中,藉此表号,以行动表明归入基督,与祂同死(参罗六3;加三27),使基督复活生命的功效,能成就在我们身上。
「现在藉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耶稣基督复活』指祂复活所显明的生命和大能(参约十一25;弗一20);『拯救你们』指拯救信徒使能脱离败坏与罪恶。
「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指受浸本身并不是要洗涤、清除人身上的污秽,意即受浸不是讲求物质之水在外表上的功效。
「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意指受浸具有内在属灵的功效,能让受浸者藉以宣告,从此已与基督同死、同复活(参罗六3~8),今后只愿寻求向神活着,在神面前过圣洁的生活,如此便保持住无亏的良心。注意,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并不是一时的,乃是须要常时的持守(参徒廿三1;廿四16)。
〔问题改正〕「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藉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天主教以此处经文为根据,认为「水的洗礼」具有实际救人灵魂的力量,所以他们为婴孩和死人施洗。其实受浸只不过是一个表号,表明现今的人受浸,正如从前挪亚一家八口藉着在方舟里经过水而得救一样,乃是藉着信入基督曾为我们受苦钉十字架,接受祂救赎的功效,这样,耶稣基督复活的能力也必拯救我们。受浸本身并无救人的能力,乃是耶稣基督复活的能力,要显在相信祂为我们受苦并受死的人身上。所以未信而受浸,必不能得救(参可十六16)。
「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有些解经家根据本节经文,认为受浸的内在功能就是洗净良心,然而良心的洗净是藉着耶稣基督的宝血(参来九14;十19,21;彼前一2),并不是藉着「水」。
〔话中之光〕(一)信徒所以能过圣洁无污的生活,决不是任何宗教仪式促成的,而是藉着取用基督复活生命的大能使然。
(二)没有圣洁无污的生活,就没有无亏的良心;而若要有圣洁无污的生活,便须在灵里应用基督的复活。惟有藉着基督的复活,才能过圣洁无污的生活,也才能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

【彼前三22】「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神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祂。」
〔原文直译〕「祂已经进入天上,就在神的右边;众天使、众掌权者、众有能者,都已顺服了祂。」
〔原文字义〕「天堂」天上;「权柄」权势,掌权作主;「能力」大能,权能。
〔文意注解〕「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神的右边,」『天堂』原文是天(单数),指第三层天;『右边』指最尊荣的地位。
「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祂,」『众天使』指所有善良的天使;『有权柄的』指众天使中权位较高的天使长;『有能力的』指众天使中赋予特殊大能以执行特书任务的天使长。

叁、灵训要义

【妻子的品德】
一、顺服自己的丈夫(1节上)
二、有贞洁的品行(1节下~2节上)
三、敬畏的心(2节下)
四、服饰朴素(3节)
五、温柔安静的灵(4节原文)
六、效法古时仰赖神的圣洁妇人(5~6节上)
七、勇敢行善(6节下)

【丈夫须善待妻子的理由】
一、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为她比你软弱(7节上)
二、要敬重妻子,因为她是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7节中)
三、要善待妻子,因为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拦阻(7节下)

【基督徒群体生活的五种基本特性(8节)】
一、和谐──追求共同的目标
二、同情──响应其他人的需要
三、相爱──彼此相待如弟兄姊妹
四、慈怜──充满感情和关心
五、谦卑──彼此鼓励,别人成功,也一同快乐

【基督徒喜乐的秘诀】
一、同心合意(8节上)
二、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8节中)
三、怜悯为怀,谦卑以待(8节下)
四、口不出恶言(9节上,10节下)
五、倒要祝福(9节下)
六、离恶行善(11节上,12~13节)
七、寻求和睦,一心追赶(11节下)

【热心行善的好处】
一、能蒙神保守(13节)
二、能变苦为福(14节)
三、能征服仇敌(16节)

【为义受苦时当如何自处】
一、不要怕为义受苦(14节)
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15节)
三、存着无亏的良心(16节)
四、甘心遵行神的旨意(17节)

【个人传福音的原则】
一、合情合理(15节上)──我们的信仰应是第一手的发现经验,而非道听涂说,人云亦云,要经得起理性的考验
二、温柔敦厚(15节中)──见证的方式应是温柔有礼,避免咄咄逼人,霸王硬上弓的布道方式
三、戒慎敬畏(15节下)──态度恭谨,不能胡言乱语,须连上帝听了也满心喜悦
四、光明正大(16节)──所作的见证必须与人格相称,保持无亏的良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基督受苦的功效(18~19节)】
一、赎罪的功效──曾一次「为罪」受苦
二、永远的功效──曾「一次」为罪受苦
三、代替的功效──「义的代替不义的」
四、和解的功效──「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
五、释放灵的功效──「藉这灵曾去传道」

【基督受苦的榜样】
一、基督受苦的原因──代替不义,为要引我们到神前(18节上)
二、基督受苦的结果──肉体虽死,按灵却复活(18节下)
三、基督受苦的功效──在神右边,万灵都服从祂(19~22节) —— 圣经注解-黄迦勒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彼得   第三章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彼得   基督   的人   信徒   基督徒   丈夫   顺服   妻子   耶稣   圣经   自己的   妆饰   经文   原文   阴间   洗礼   撒拉   这是   方舟   上帝   福音   亚伯拉罕   书简   不信   是指   妇女   生命   敬畏   他们的   谦卑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