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希伯来书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希伯来书
注释
十二1-13呼吁坚忍
本段的主题论及有关在患难中坚忍或忍耐的需要。第1、2、3和7节用上相同的字词(参十32、36)。作者以运动场上的竞赛为比喻,劝勉读者留意第十一章里如同云彩的许多见证人,以勉励他们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信心赛程(1节)。作者一一数算伟人的信心,渐渐来到整段讲章的高潮,他回想起耶稣面对极度患难、羞辱和顶撞时,充满忍耐,作者于是将这经历连贯到读者现今所面对的情景(2-4节)。这使我们想到神透过苦难管教儿子的方法(5-11节);有箴三11-12为根据)。它向我们发出挑战,去察验神在我们生活中管教的意义和目的,并挑战我们以信心和存顺服的心来回应。作者要他们学习忍耐,他最后的要求是以有力的字词,呼吁他们要使那些软弱的、精疲力尽的,和那些被试探离弃赛程的人刚强起来(12-13节)。
第1节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新国际译本:「赛程」)的要求,指出基督徒的生活较像马拉松而非短程赛跑。我们并非视第十一章那些如同云彩般的见证人为看热闹的人,在我们信心的赛程中为我们喝采。「作者的重点在于我们从他们身上所看到的,而非他们从我们身上所看到的是甚么。」〔J. Moffatt,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Clark, 1924), p.193〕他们是真实信心的见证人(原文是martyres),因为神在圣经里为他们的信心作见证(十一2、4-5、39)。他们为每一世代里的信徒示范了信心的本质和种种可能性。我们成为赛程里的参赛者,需要从他们的榜样得着勉励。我们需要放下各样的重担──即任何不利于我们的交际或活动──并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作者在这里所关注的是罪本身,而非某些特别「困难的罪」)。若非这样,我们将失去奖赏。神尊贵的奖赏就是永生,是神为所有完成赛程者预备的。
第2-4节当我们仰望耶稣时(参三1),我们便得到最大的鼓励。新国际译本形容耶稣是「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但原文并没有「我们」一词。信心一般或绝对的含义,是指(祂是「信心的创始成终者」)耶稣是信心的完美榜样。这信心正是我们所需要活出来的。「创始」(原文是archēgon,正如二10)一词直接的意思是指祂是信心赛程里的先锋或首领。然而,上下文的意思也可以指祂是真实信心的创始者或创办者,因为毕竟是祂开了通往神的路,使我们跟随祂的脚踪行。祂轻看羞辱,忍受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完成了信心最终的目的。祂是信心的成终者。祂从始至终使完全的信心得以实现,成就了神对所有信徒的应许,透过祂大祭司的工作,使信心有完美的基础。耶稣忍受苦难,因为祂的视野超越羞辱和十字架的苦难,定睛于那摆在前面的喜乐上。我们也需要有同样的视野,以致可以因祂面对罪人的顶撞时所表现的忍耐而得到勉励,不至于疲倦灰心。从他们过去的经历来看,虽然没有受抵挡至流血的地步,但这勉励对当代读者来说,是份外切身的(参十32-34)。
第5-8节但是神的百姓为何必须被羞辱、拒绝,还要受逼迫呢?这些经历肯定必然使我们怀疑神的爱,甚至灰心丧志?作者责备他们忘了箴言三章11至12节的教导,他早已预料到他们会问这样的问题。「那劝〔勉〕……的话」视每个世代的读者为神的儿子(「小孩」)(参二10-13)。经文使他们确认儿子和患难是相连的,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神要基督徒视忍受患难为管教(和合本:「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新国际译本:「当视忍受患难为管教」,是一项命令),并视管教表明他们与神有特别关系(神……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管教(原文是paideia)有时带有责备和惩罚,正如箴言那段经文所指出的。但该字也含有积极的用意,指爱儿心切的父母在各种环境中教导并训练他们的孩子长大成熟。的确,常人的经历,都说明惟有不是儿子的才不被管教。
第9-11节当生身的父适当的管教我们时,我们尚且尊重他。那么,那些蒙受「万灵的父」(新国际译本:「我们灵里的父亲」)管教的人,岂不更应当学习顺服祂而得生吗?神的管教是必须的,为使我们仍然走在通往永生的路上。父母的管教只限于我们年小的时候〔暂(时)〕,且不一定是明智的(「随己意」;新国际译本:「随己意认为最好的」)。但神有无限的爱和智慧,持续不断的在我们生命中管教我们,是为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祂的圣洁上有份。神的圣洁是祂独特的生命和本质。祂将与祂所带到祂国度里的每一个人终极和完全地分享这圣洁的生命。但在这过程中,祂用各种各样的患难来加强他们的信心,并使曾经管教训练的人,里面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换句话说,我们靠着祂的恩典,可以此时此刻就开始享有神圣洁的生命和本质。
第12-13节「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使我们想起运动场上竞赛的情景。这是要我们离弃惧怕和绝望,不要在信心赛程中精疲力尽(参赛三十五3-4)。引自箴言四章26节的经文(「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是警告我们要走在神为我们预备的道路上,不要偏左或偏右。此外,帮助那些在属灵上是瘸子的人能走正路,更重要的,好让他们不至于跌倒,永远歪脚,反得痊愈。换句话说,基督徒有责任互相照顾,彼此勉励,免得走进歪路。接下来的段落将提出具体的应用。
十二14至十三25过敬畏神的生活
希伯来书的结语,提供一个结合警告和勉励的内容。然而,这里所强调的,并非仅是在信心里忍耐到底,并得着神所应许的。神的计划是要我们能「在他的圣洁上有份」(10节),现在就要求我们应当「追求圣洁」(14节)。因此,作者在这里解释基督徒信心在道德上的应用。以扫的例子消极的警告我们,失去神恩典是危险的(15-17节)。在积极方面,「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这是绝妙的保障,成了呼召我们以感谢的心和蒙神悦纳之法敬拜神的基础(18-29节)。十三章1至17节论述的那种顺服的生活模式,说明这一点。
作者勉励希伯来书的读者记念从前曾帮助他们的领袖,并要「效法他们的信心」(十三7)。之后作者也要他们顺从现任的领袖,并「要顺服」(17节;新国际译本:「顺服他们的权柄」)。在这两个要求之间,作者再提到献祭(8-16节),再次强调基督受苦以及其结果具有特殊意义。他警告人不要被「那诸般怪异的教训勾引了去」,反而要对耶稣保持忠心。若他们与主同站一边,即站在犹太教的「营外」,那么他们必须担当「他所受的凌辱」,并定睛在「那将来的城」上。他们的宗教不应该与任何地上的圣所或礼仪扯上关系,他们要甘愿在世上承认基督,向别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福气。
在要求读者为他个人祈求后,作者也为读者祷告,求神「在各样善事上成全〔他〕们,叫〔他〕们遵行他的旨意」(18-21节)。然后,作者挑战他们要听其「劝勉的话」,并答应他们,若有可能,就会去探望他们。他以简短的问候结束了他的书信(22-25节)。
十二14-17对失败者的最后警告
要追求与众人和睦,首先和最重要的,乃是在基督徒团体里保持和睦(参十三1-3、7、16-17),并且要追求圣洁,这个挑战是与保持和睦息息相关的。第10节清楚的指出,神必须在我们身上动工,我们才有可能「在他圣洁上有份」(参十三20-21)。但第14节则表明我们也有该担当的角色。我们必须追求圣洁的实际生活(原文是hagiasmos)。这样的生活,就是委身事奉祂,顺从祂的旨意。离开这样的圣洁生活,就没有人能见主(即经历永远的生命)。第14节的应用,将在接下来的经文中阐明。
第15节基督徒需要留意教会里其它人的属灵状况,要留意免得有人失了神的恩(直译作「缺乏神的恩典」)。神的恩典永远是我们「随时的帮助」(四16)。人信靠神,不能响应神的恩典,将不能进入祂天上的国度(参三12-14)。他们将成为毒根,在教会里制造麻烦,污秽许多人。这景象令人想起申命记二十九章18节,摩西警告说一个背叛神的人的恶根,如何能够影响神整体的百姓。
第16-17节以扫被当作戏剧性的例子,来描述背弃神恩典的人──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创二十五29-34)。以扫无疑的是个「贪恋世俗」(新国际译本:「不信神的」)的人。但创世记并没有提到他是「淫乱的」(原文是pornos)。这字词并不一定是指着以扫说的,可以是作者所提到追求圣洁之教导(参十三4)。另一种解释则视之为象征性用法,用来把描述以扫背叛他与神的关系描述为「淫乱」(参申三十一16,二17)。如此全然拒绝神的恩典,以扫也被弃绝了承受长子的祝福(创二十七30-40)。希伯来书并没有提及雅各布的欺骗,却暗指以扫因为他在先前的背叛而得不着门路,使他的心意回转(直译:「他发现没有悔改的机会了」;原文是没有「父亲」的,新国际译本:「他不能改变心意了」)。
十二18-29响应神的呼吁
正如作者一贯的特色,他从警告来到勉励,提醒读者因神的恩典,他们都是拥有特权的。但这特权却要求他们持续的以信心和顺服响应神。当以色列人聚集在西乃山时,他们听到神的声音。这是何等惊心胆颤的一刻(18-21节;参出十九)。这经历使百姓央求神不要再向他们说话。另一方面,基督徒凭信心来到了锡安山,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就是神与欢乐地相聚的众天使(参下文的解释),并历代以来蒙神改变的圣徒同在的地方(22-24节)。这里强调的,是我们得蒙悦纳,而这是因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祂为赎罪受死而得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弃绝那向他们说话的神,也不应弃绝在地上警戒他们的人(25-27节)。我们能确信于神那不能震动的国里有份,这应能激励我们存感谢的心而活,以蒙神悦纳的方式敬拜神而度日(28-29节)。
第18-21节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上亲近神,以便聆听神宣布的约,从中他们觉悟到圣洁的民族事奉神的意义何在(出十九5-6)。希伯来书强调在过程中他们惊恐的一幕。但其主要和最重要的现象,却是说话的声音(出十九16-24)。与神相遇是何等的威严,以致那些听到祂说话的人,都求祂不要再向他们说话(出二十18-19)。连中保摩西也恐惧战兢(参申九19)。
第22-24节锡安山可以是指神的百姓离开埃及时的最终目的地,但对基督徒而言,却是已经来到的地方。然而,这里是指永生神的城邑,天上的耶路撒冷,而不是地上的目的地(参加四26;启二十一2)。旧约时代,有信心的男和女都想望这城(参十一10、13-16),但那些透过耶稣基督,已经来到神身边的人(同样的动词出现在四16,七25,十22,十一6),已经是属于这天上景象的一部分了。这是一个很生动的描述,指出我们已因耶稣和祂工作,生出信心,实实在在地取得了所应许的永恒产业。在那天上的城邑里有「千万的天使」(新国际译本:「千万的天使欢乐地相聚着」),他们与那些「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联合起来欢庆。这是一个有关神的百姓最终全体聚集的异象,他们在天上围绕着基督相聚(参弗二6-7;启七)。我们现在可以凭信心,享受作这会的会员。若我们的名字被录在天上城邑的名单里,有一天我们将会成为全权的公民。神在那里成为审判众人的,这意味着先要进行细查或审判(参九27)。然而,这天上会所的成员,是得着成全之义人的灵魂,这指他们是因耶稣一次的献上而永远得以成全(十14)。成为新约的中保,祂所洒的血完全洁净了罪的污秽(九13-15,十22)。埃布尔的血呼喊要报仇(十一4),但耶稣的血「所说的更美」,确保我们得蒙赦罪和悦纳。「众人」都会面对神的审判,但那些相信耶稣的死亡带有赎罪能力的人,可以得着释放,永远活在神的同在中。
第25-27节第22至24节保证之后,这里带入警告的经文,似乎是有点突然。但作者是要指出,那在西乃山上说话的神(在地上警戒他们的),继续在天上的耶路撒冷呼吁我们(从天上警戒我们)。作者并没有区分旧约的神和新约的神!既然神充满恩惠的向我们说话,告诉我们借着祂儿子的血所成就的赦罪和蒙悦纳,我们不可弃绝那向我们说话的。以色列人背弃神,不能逃脱神的审判,何况我们呢(参二1-4)?当神在西乃山上说话,整座山激烈地摇动(出十九18)。哈该书二章6节应许说,末后的审判来临,这世界里的一切都要成为过去,神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26节)。一切常存的就是那「不被震动的」(27节),那就是基督,并那些恒久坚毅地信靠祂的人所要同享的国(28节)。
第28-29节神充满恩惠,赐我们不能震动的国,我们最恰当的回应便是感恩。这种感恩的心成为真实和蒙悦纳「事奉」(新国际译本:敬拜)的动机和基础。这动词的希腊文(latreuein)可译「事奉」或「敬拜」,例如九章14节。基督徒的敬拜,不仅是聚会时的祷告和赞美。正如第十三章所举的例子,我们敬拜或事奉神,是要在我们生活各层面表现出我们的忠心和顺服(请特别留意十三15-16;参罗十二1)。然而作者也指出,蒙悦纳的敬拜,是有虔诚敬畏的心。作者这样的挑战读者,并以神乃是烈火来支持他的论点。这引自申命记四章24节(参申九3;赛三十三14),在那里警告以色列人不要沉迷于偶像敬拜中,乃要继续对神有忠心,单单事奉神,不然他们将会激起神的怒气。深盼我们不要因神真确不移的恩典便忽视了背叛者所将承受的审判,也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