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圣经注解-黄迦勒》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圣经注解-黄迦勒》

希伯来书相关章: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

壹、内容纲要

【信心的定义和榜样】
一、信心的定义和解释(1~6节)
1.信心的定义(1节)
2.信心的证据(2节)
3.信心的来源──神的话(3节)
4.信心的属灵能力(4~5节)
(1)亚伯──虽死仍旧说话(4节)
(2)以诺──不至于见死(5节)
5.信心的赏赐(6节)
二、在世而超世之信心的榜样(7~16节)
1.挪亚──定了那世代的罪(7节)
2.亚伯拉罕──在地作客等候天城(8~10节)
3.撒拉──彷佛已死却仍生产(11~12节)
4.这些人──羡慕天上更美的家乡(13~16节)
三、胜过死亡之信心的榜样(17~29,31节)
1.亚伯拉罕──彷佛从死中得回儿子(17~19节)
2.以撒、雅各、约瑟──临终预见将来的事(20~22节)
3.摩西的父母──勇敢不怕王命(23节)
4.摩西──免得那灭命的临近以色列人(24~28节)
5.以色列人──过红海未被吞灭(29节)
6.妓女喇合──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31节)
四、胜过敌对、患难、苦害之信心的榜样(30,32~38节)
1.以色列人──使耶利哥城墙倒塌(30节)
2.众士师和众先知──胜过敌对(32~34节)
3.世界不配有的人──胜过患难和苦害(35~38节)
五、信心的结局(39~40节)
1.至死仍未得着所应许的(39节)
2.却要和我们同得神所预备更美的事(40节)

贰、逐节详解

【来十一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原文直译〕「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体,未见之事的确证。」
〔原文字义〕「信」相信,信服,被说服;「实底」本体,实质,确定之物,肯定,把握,保证,显为实在;「确据」证明,显露出来,证据,证实,信念。
〔文意注解〕「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所望之事』指尚未得着的事,亦即将来的事;『实底』原用来证实所有权的文件(如地契)或材料(如抵押品──质),转用来形容将将所盼望的事加以实化。全句意即虽未得着,却如同得着,便为信;信心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有必然成就的确念。
「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未见之事』指肉眼看不见的事;『确据』原用来指提出法律控告的证据。全句意即虽未看见,却如同看见,便为信。
本节两次提到『之事』,可指事情、对象或行为。
〔话中之光〕(一)我们从前未信主之前,在神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神(弗二12);但如今我们已经蒙了重生,有了活泼的盼望(彼前一3)。
(二)信徒乃是有盼望的人,而所盼望的却是那看不见的事(罗八24~25),所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林后四18)。因此,我们行事为人的准则,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林后五7)。
(三)信心乃是看见一件在神里面的事实,并且有能力将它显为实在;所有在神里面的事实都是实实在在的,但惟有信心才能将那件事实证明出来。
(四)信心就是把事情交托给神,放心倚靠祂,祂必成全(诗卅七5);真信心不必时时去查验事情的发展,因所相信的是神自己,到了时候,祂必作成。
(五)真信心是事先的看见,是一种超越时间、年代的远见;虽然眼前尚无迹可寻,但有信心的人却早已从远处望见了(参13节)。

【来十一2】「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原文直译〕「因这信的缘故,古人得了美好的见证。」
〔原文字义〕「古人」年长的,在前头行的人;「美好的」(原文无此字);「证据」印证,指证,作见证,提供证据,有好名声。
〔文意注解〕「古人在这信上,」『古人』在此指旧约时代的信心伟人,特别是本章所列举的人物;『这信』指第一节所讨论的信。
「得了美好的证据,」本句按原文语态为与神有关的被动语态,表示是神提供了关于古人的证据,亦即古人因着信蒙神证实他们已经蒙悦纳了。
〔话中之光〕(一)信心具有两面的功效:对事,使我们有确实的把握(参1节);对神,使我们能蒙神悦纳,且为我们作见证。
(二)信神就是尊敬神,尊敬神的人必蒙神尊重,并且乐意为他们作见证;反之,不信神就是不尊敬神,对神无礼,必被神弃绝。

【来十一3】「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原文直译〕「因着信,我们知道宇宙乃是藉神的话架构而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原文字义〕「世界」世代,时代;「话」(原文指实时的话rhema);「造成」补满,成全,使之完备,装备,架构;「显然之物」发光,照耀,显明出来;「造出来」成为,发生,产生。
〔文意注解〕「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知道』指信心的推论所得结果;『诸世界』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合,特别重在指空间,即整个宇宙;『神话』指神实时的话;『造成』一词用来表达造物的统一和多样性;其原文时式为现在式,表示原先创造方面的教训仍在持续和应用。
「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显然之物』指看得见的东西;『不是…显然之物』也就是看不见的东西;『造出来』指『使之成为』。全句意指那看得见的是从看不见的造出来的,亦即『使无变为有』(罗四17)。
〔话中之光〕(一)信心能让我们体认神话中的权能,神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卅三9);神的话一出,事就这样成了(创一7,9,11…)。
(二)神的话不仅创造万有,并且托住万有(参一3);因此我们不必杞人忧天,怕天会塌下来,尽管相信并倚靠神的话,祂必顶住。
(三)信心的伟人乃是在众人都认为『不是显然之物』的时候,就已经『看见』了,所以他们的看见,乃是事先的看见,不是事后的看见;他们乃是因信而看见,并不是因事而看见。
(四)信心是属灵的眼睛,使我们能看见那不能看见的属灵事物;信心不但使我们能认识那不能看见的神,并且也能认识神作事的轨迹和法则。

【来十一4】「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原文直译〕「因着信,亚伯向神献上比该隐更美的祭物,藉此他得了称许为义的见证,就是神指着他的供物作证;(他)虽死了,却还藉着它(信)说话。」
〔原文字义〕「更美」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称」是;「义」公平,正直,正当,合理;「见证」印证,指证,得证实,提供证据。
〔文意注解〕「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更美』指神看中亚伯的祭物,而看不中该隐的祭物(参创四4~5);亚伯所献的是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预表基督是神的羔羊(参约一29,36),祂是那『更美的祭物』(参九23)。
「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称义的见证』指神对亚伯这个人的见证,神称他为义。
「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这里的见证指神对亚伯所献『祭物』的见证;前面的见证乃基于这里的见证,换句话说,因祭物蒙悦纳,连带献祭的人也蒙悦纳。
「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这信』原文是阴性单数词的『它』,可指信,也可指祭物,但多数解经家同意应指信,因为信乃是亚伯献祭的动机,且蒙神悦纳的因素;『仍旧说话』按原文时态,指继续不断地说下去;『说话』在此含有作见证的意思。
〔话中之光〕(一)『献祭』是为着对付罪,以便和神恢复交通;罪若不除去,便会阻隔在神与人之间,使神与人无法畅通来往。
(二)同样是献祭,一个蒙神悦纳,一个不蒙神悦纳,其分别点乃在于献祭的动机,是出于信心或是出于自己;出于因神启示而有的信心行为,才能得称义的见证。
(三)我们能蒙神悦纳,并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好,而是因我们所凭借的祭物──所相信的基督──使得神不能不悦纳我们;基督乃是惟一通神的『道路』(约十四6),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徒四12)。
(四)人『生前』信心的行为,『死后』仍旧继续说话,不但在神面前说话作见证,也在后人面前说话作见证;许多从前信心的伟迹,不知激励了多少信徒,投身学习那些已死之人信心的榜样。

【来十一5】「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
〔原文直译〕「因着信,以诺被提接而不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把他提接了;原来在被提接以先,他已得了神喜悦的证言。」
〔原文字义〕「接去」被带走,被迁移,改变,移居,迁徙;「明证」印证,指证,作见证,提供证据。
〔文意注解〕「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被接去』指他原先是在地上生活,现在被『改变』(translate)到天上去了;『不至于见死』意指没有死亡的经历。
「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全句意指他不再在属地、属物质的世界里了。
「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神喜悦他的明证』应是指他与神同行这件事(创五24),因为与神同行的人必须是配得过的(参启三4),显明他已得了神的喜悦。
〔话中之光〕(一)今天我们这活在末世的信徒,也有可能活着被提(帖前四17),不至于见死;然而当主再来的时候,并不是所有活着的信徒都能马上被提(参启三10),必须是因信活出得胜生活的人才能首先被提。
(二)以诺因着信,与神同行三百年,然后才被神取去(创五22,24);有信心的人并不是抛弃在地上作人的本份,而是在正常的为人生活中显出信心的行为,任何遁世修道的说法,有违圣经的教训。
(三)信徒在被提以先,必须确信已经得神喜悦;平日生活为人不讨神的喜悦,却在那里坚信『全教会一次被提』,这是误解圣经。

【来十一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
〔原文直译〕「然而没有信,不可能蒙(神)喜悦;因为到神面前的人,必须信『祂是』,并且(信)祂对寻求祂的人是赏赐者。」
〔原文字义〕「有神」祂是(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式),神存在。
〔文意注解〕「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意指信乃是人得神喜悦的基本条件;若没有信,人无论作甚么好事,都不能得神的喜悦。
「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信有神』又可译作『信神存在』,或『信神是』,意即信神是像祂那样说的神,就是信神所说『我就是那我是』(参出三14原文)的神。
「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寻求』按原文时态指一生继续不断的寻求。
本节说明得神喜悦的『信』有两方面:(1)信有神,也就是信神存在;(2)信神必赏赐寻求祂的人。
〔话中之光〕(一)人对神没有信心,就是不以神为神,好像儿子不认父亲作父亲,这是极大的侮辱,当然不能得神的喜悦。
(二)『信有神』或作『信祂是』;我们需要甚么,祂就是甚么,这样的信心,乃是经历神一切丰富的诀窍。
(三)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七8)。神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罗十12),厚厚的赏赐寻求祂的人。

【来十一7】「挪亚因着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原文直译〕「因着信,挪亚既蒙神指示那未见的事,就怀着虔敬,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藉此他定罪那世代,并且照着信成为义的承受者。」
〔原文字义〕「蒙神指示」得着神谕,奉神谕令,告诫;「动了敬畏的心」(原文一个字)得着虔敬,小心抱住,谨慎地行;「预备」建造,装配,装备;「承受」继承,作后嗣;「从…而来」依靠,由于,因为。
〔文意注解〕「挪亚因着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未见之事』应是指神将要用洪水毁灭全地的事(参创六13)。
「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动了敬畏的心』全句仅一个字,指挪亚因蒙神指示,以致怀着虔敬的心而顺从;『预备』包括设计、收集材料、实际建造等步骤;『方舟』预表基督的救赎(参彼前三20~21)。
「使他全家得救,」『全家』指他一家八口(参创七13)。
「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因此』指藉此信心的行动;『定了那世代的罪』指造方舟是为避免与那世代的人一起被毁灭(创六13~18),藉此显明了全地的人都是败坏的(参创六12)。
「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挪亚因信而预备方舟,预表他相信并接受基督的救赎,故得以照着信而成为义的承受者(原文)。
〔话中之光〕(一)一个人的信心,可以使他的全家人得救(参徒十六31);信徒若有家人尚未得救,应当凭信心向神恒切祈求。
(二)挪亚一面造方舟一面传义道(彼后二5),以积极的行动来定那世代的罪,可见最好的定罪,乃是积极地遵行神的旨意,以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来突显别人的不是,而非消极的暴露别人的罪行。

【来十一8】「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原文直译〕「因着信,亚伯拉罕蒙了召,就听从而出去,往他将要得为业的地方去;既出去了,仍不知往那里去。」
〔原文字义〕「遵命」听从,顺从,服从;「业」嗣业,承受产业。
〔文意注解〕「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蒙召』和『遵命』按原文是一种同时的动作,表示亚伯拉罕一蒙召,即刻就遵命,并未拖延。
「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为业的地方』指可以代代相传的产业所在地。
「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本句与前句似乎有矛盾,既然是往某地方而去,怎么会不知往哪里去呢?原来前句的『往…去』是指神的应许,而本节的两次『出去』是指他的行动,当他采取行动的时候,对于神的应许仅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实际上并没有确定的目的地。
〔话中之光〕(一)亚伯拉罕自己没有一定的去向,完全以神的同在和引导为依靠,这便时刻需要他运用信心来仰望神。
(二)信心的功课没有毕业的时候,从头一次的相信接受开始,纵我们一生,仍须继续不断地信靠神,直到见主面。
(三)神是阿拉法,又是俄梅戛(启一8),中间的字母也都是祂;一路都由祂来带领,信靠祂的人,必不至于羞愧(罗九33;彼前二6)。

【来十一9】「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
〔原文直译〕「因着信,他在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外人,与一同承受这同一应许的以撒与雅各,同样都住在帐棚里。」
〔原文字义〕「作客」寄居,旅居,侨居;「在异地」外人,外国人。
〔文意注解〕「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应许之地』指迦南地,是神应许赐给亚伯拉罕和他后裔的(参创十二7;十三15;十七8);『作客』指暂时旅居者,但他们仍有某些法律权利。
「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居住帐棚』意指不断要搬迁,而未定居下来。
「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一样』应指同样都住在帐棚里,而不是指都一直住在同一个帐棚里;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乃是一个应许的共同继承人。
〔话中之光〕(一)这世界并非我们的家,我们都是在世界上作客的人,所以千万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于地上的事物,而应多多思念上面的事(参西三1~2)。
(二)我们都是同蒙一个应许的人(参弗三6),但须各自过居住帐棚的生活;我们信徒都站立在同一个应许上面,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各人生活的态度,要决定他对神应许的经历有多少。
(三)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里都是是的,所以藉着祂也都是实在的(林后一20)。

【来十一10】「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原文直译〕「因为他等候着那座有根基的城,其设计者与建造者乃是神。」
〔原文字义〕「等候」期待,等着接受,预备好面对那境况;「根基」安置的地基;「经营」工程师,设计师,工匠;「建造」公共建设。
〔文意注解〕「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等候』含有热切地期待着等候的意思;『那座有根基的城』指天上的耶路撒冷(参十二22;加四26),就是那从天而降的圣城新耶路撒冷(启廿一2)。
「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所经营』重在指计划、设计;『所建造』重在指计划或设计的实施。
〔话中之光〕(一)信心的生活,乃是等候神的生活;神不动,我们就不动;神动了,我们才动,这叫作信心。
(二)神所经营所建造的,远超过我们所经营所建造的;因此无论是个人生命的更新改造,或是教会的建造,都应当让神来作。

【来十一11】「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
〔原文直译〕「因着信,撒拉自己虽然超龄不适于生育,却仍领受了怀孕的能力,因她认为那应许者是信实的。」
〔原文字义〕「岁数」(原文两个字)最佳的时机,成熟的年龄,适当的年岁;「怀孕」(原文两个字)承受撒种,接受播种。
〔文意注解〕「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过了生育的岁数』指天然生命的能力被带到尽头,凭她自己无能为力。
「还能怀孕,因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那应许她的』因神曾应许撒拉要生一个儿子(创十七15~16;十八12~15);有些译本认为『她』字应译『他』,即指亚伯拉罕,因为神是向亚伯拉罕应许的。
〔话中之光〕(一)若不死就不能生(林前十五36);我们身上若常带着耶稣的死,便叫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林后四10)。
(二)人的尽头是神的起头,我们必须被带到凭着自己完全不能作甚么的地步,才能真正地信靠神的应许,凭信而活。

【来十一12】「所以从一个彷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萨那样无数。」
〔原文直译〕「所以从一个人,且是近乎死了的人,竟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萨那样无数。」
〔原文字义〕「彷佛已死的人」(原文一个字)治死,如同死了,当作已死的;「子孙」(原文无此字);「众多」充满,许多人;「边」唇,入口处,海滨;「无数」不可胜数;不能点数,数不清。
〔文意注解〕「所以从一个彷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一个』原文阳性,指亚伯拉罕,他是新族系的开端;『彷佛已死』形容如同死了。
「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萨那样无数,」引自创廿二17。
〔灵意注解〕「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天上的星』象征亚伯拉罕属天的子孙,就是信心的子孙──信徒(加三7,29)。
「海边的萨那样无数,」『海边的沙』象征亚伯拉罕属地的子孙,就是肉身的子孙──犹太人(太三9)。
〔话中之光〕(一)『一个彷佛已死的人』表明无可指望的时候,『就生出子孙』表明仍有指望;信心就是在无可指望的时候,仍有指望(参罗四18),因为我们的指望不在乎自己,乃在乎活神。
(二)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24);我们若要为主多结果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死──舍己。

【来十一13】「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原文直译〕「这些人都是存着信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既信服且欢迎,又承认自己在地上是外人和客旅。」
〔原文字义〕「远处」遥远的,远远的;「望见」看见;「欢喜迎接」拥抱,问安,打招呼;「客旅」外人,外国人;「寄居的」异乡人。
〔文意注解〕「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这些人』不是指所有的子孙,而是指亚伯拉罕、撒拉、以撒、雅各;『存着信心死』原文作『死在信心里面』,意指他们的信心一直到死都没有摇动;『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指他们死时仍未见应许的实现。
「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本句有如一个出远门的人回家时,远远已看见故乡在地平在线出现,兴奋地向远处的景象欢呼;或像在船上向岸边迎接的人挥手致意。
「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承认』指公开宣认自己的身份。
本节表明信心的三个重要步骤:(1)『远处望见』神所应许的;(2)『欢喜迎接』神所应许的;(3)『得着』神所应许的。
〔话中之光〕(一)信心必须坚持到底,否则会归于徒然(帖前三5);神所看重的信心,乃是至死不变的信心(参十三7)。
(二)信心起始于看见了一般人所不能看见的,并且以热切的心态去回应所看见的,才能实际的有所得着。

【来十一14】「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
〔原文直译〕「因为说这事的人,是表明他们在找一个自己的家乡。」
〔原文字义〕「表明」显示,报知;「家乡」父亲的地;祖国。
〔文意注解〕「说这样话的人,」『这样话』指『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之话(参13节)。
「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一个家乡』指那座有根基的城(参10节)。

【来十一15】「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
〔原文直译〕「他们若确实在想念所离开的(家乡),他们还有机会回去。」
〔原文字义〕「想念」回忆,思念,记得;「家乡」这个,那一个(代名词);「回去」捆回去;「机会」时间,时机。
〔文意注解〕「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若』字表示一个假设的情况,须根据下文才能推断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正面或是反面。
「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既然有机会可以回去而未回去,故此可以断定他们并不想念所离开的家乡。
〔话中之光〕(一)『想念所离开的家乡』乃是人之常情,正如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却仍想念埃及地的韮菜、葱、蒜一样(民十一5),但有信心的人并不走回头路,他们乃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腓三13~14)。
(二)在属灵争战中,心思是一个主要的战场(参林后十5),人心所思念的是甚么,整个人就会倾向甚么;圣经的教训是,我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三2)。

【来十一16】「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原文直译〕「但他们如今却羡慕更美、属天的(家乡);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他们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原文字义〕「羡慕」想要,贪图,,渴望,伸展双手欢迎;「更美的」更好的,更强的;「以为耻」感觉羞耻,看为羞耻。
〔文意注解〕「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羡慕』指他们已确定了一个追求的目标,是他们所渴望的;『更美的家乡』原文无家乡一词,更美乃是与所离开的家乡作比较;『在天上的』是解释那更美家乡的性质,并非属地的家乡。
「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意指神不以作他们的神而感到耻辱。
「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本句是解释前面不以为耻的原因,神以行动来嘉许他们『羡慕』的心,证实他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虚无飘渺的幻想。
〔话中之光〕(一)神固然是万人的神,更是信徒的神(参提前四10),祂顾念我们的存心,要为我们的信心成全到底(参十二2)。
(二)这座更美、属天的城,一面是神为我们『预备』的(参约十四2),另一面也是我们自己『预备』好了的(参启十九7;廿一2),故可以说,是神在我们信徒里面作预备的工作。

【来十一17】「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的独生的儿子献上。」
〔原文直译〕「因着信,亚伯拉罕被试验而献上了以撒,就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独生子献上。」
〔原文字义〕「试验」探刺,刺穿过,考验,细细察验;「献上」带来送给,供奉;「独生的」惟一的。
〔文意注解〕「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被试验的时候』原文被动语态与神有关,表示是神试验亚伯拉罕。
「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欢喜领受』含有欢迎并重视神的命令,视之为一种崇高的职责之意。
「将自己的独生的儿子献上,」亚伯拉罕献独生子之举,也预表父神为我们舍弃祂的独生爱子(参约三16;约壹四9)。
〔话中之光〕(一)真正的信心,是经得起试验的信心;信心经过试验,就会更显宝贵(彼前一7)。
(二)有信心的人,即使面临死亡的抉择,仍然一往直前,因为他信神是那叫死人复活的神(参罗四17),即或不然,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十二11)。
(三)惟有那能摸着我们心中至爱的奉献,才能摸着神的心。

【来十一18】「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原文直译〕「论到这(独生子),曾有话说,从以撒里面(出来)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原文字义〕「从…生的」在他里面,在内萌芽;「后裔」种子。
〔文意注解〕「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下面的话引自创廿一12。
「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从以撒生的』预表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的生命所产生的信徒;『称为你的后裔』预表我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加三26)。

【来十一19】「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彷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原文直译〕「他认定,神能叫(人)从死人中复活,因此就表记而言,他也真的得回了以撒。」
〔原文字义〕「以为」算为数,看作,认为;「彷佛」比喻,比作,表样,表记,表号(a sign)。
〔文意注解〕「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以为神…』指他在确定明显的基础上算计或思考;『能叫人从死里复活』这话说出亚伯拉罕献以撒的行动乃出于他对神的信心:(1)神是信实的神,祂既然说过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他的后裔(参18节),祂的话必不至于落空;(2)神是那叫死人复活的神(罗四17),所以以撒虽然死了,仍会复活。
「他也彷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虽然事实上神阻止了献以撒的事(创廿二10~12),以撒当时并没有经过死,但就着象征的表记而言,亚伯拉罕的内心经历了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话中之光〕(一)将自己置于死地,才能经历神复活的大能;今天许多人口里谈论复活,却没有实际的经历复活,因为他们从未经过死。
(二)先有『献上』(参17节),后才有『得回』;我们若想经历基督复活生命的丰盛,必须先有十字架舍己的奉献。

【来十一20】「以撒因着信,就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
〔原文直译〕「因着信,以撒指着要来的事给雅各和以扫祝福。」
〔原文字义〕「指着」关于;「将来的事」要来的,势将来到;「祝福」说好话。
〔文意注解〕「以撒因着信,」『因着信』指其行动乃出于信心。
「就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将来的事』指在将来所要发生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此事载于创廿七27~40。
〔话中之光〕(一)信心使人有长远的眼光,对将来的事有确实的把握(参1节)。
(二)信心不但能叫本人蒙福,而且还能将祝福带给身边的人们。

【来十一21】「雅各因着信,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扶着杖头敬拜神。」
〔原文直译〕「因着信,雅各临死时分别给约瑟的(两个)儿子祝福,并扶着杖头敬拜神。」
〔原文字义〕「各自」分别,每一;「扶着」在…之上;「杖头」(原文两个字)手杖的顶端;「敬拜」俯伏输诚。
〔文意注解〕「雅各因着信,临死的时候,」『临死的时候』指他正处在死亡的时刻。
「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此事载于创四十八15~16,结果立次子以法莲在玛拿西以上(创四十八20)。
「扶着杖头敬拜神,」『扶着杖头』表征雅各自己承认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参9,13节);『敬拜神』含指他承认是神牧养了他的一生(创四十八15)。

【来十一22】「约瑟因着信,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
〔原文直译〕「因着信,约瑟临终时题到关于以色列子孙出埃及的事,并为自己的骸骨有所嘱咐。」
〔原文字义〕「临终」终结,死;「提到」关于;「族」儿子,子孙;「出埃及」出走,离开;「骸骨」骨,尸骨;「遗命」嘱咐,吩咐,命令,指示。
〔文意注解〕「约瑟因着信,临终的时候,」『临终』指生命将近完结的时候;约瑟的遗言载于创五十25。
「提到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按当时的情况,以色列人相当得势,常人的眼光不可能预见他们会被迫出埃及。
「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骸骨』象征复活的生命(参创二21~23;结卅七1~10);他预见自己将要复活在荣耀里。
〔话中之光〕(一)以撒、雅各、约瑟三人都是临死时预见死后的事,他们都有临终的信心;一个人的信心如何,并不在于开始时的信心,乃在于结束时的信心,但愿我们的信心也能维持不坠直到见主面。
(二)信心叫我们看见虽然身在世界(埃及所预表的),却不属世界(约十七14~16);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壹二17)。

【来十一23】「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
〔原文直译〕「因着信,摩西生下来时被他的父母藏了三个月,因他们看见这孩子是俊美的,并不怕王的谕旨。」
〔原文字义〕「生下来」生,出生;「俊美的」文雅的;「怕」畏惧;「王命」王的谕旨,王的禁令,王的定规。
〔文意注解〕「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俊美的』指他有不平凡的、吸引人的外表。
「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此事载于出二2;信心带来勇气,信者无惧。
〔话中之光〕(一)俊美的外貌固然可爱,但在信心的眼光中,应是预见摩西将来会成为神美好的器皿,才会不顾自己的生死,决心为神保存他的性命;我们作父母亲的人,也当用这样的心志来培育儿女。
(二)王命如果有违神旨,仍当以神旨为优先(参徒四19;五29)。

【来十一24】「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
〔原文直译〕「因着信,摩西长大了,拒绝称为法老女儿的儿子。」
〔原文字义〕「不肯」否认,拒绝,说不,背弃。
〔文意注解〕『不肯』表示自愿的选择;『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意指甘愿与希伯来人弟兄认同,而不以皇亲贵族自居(参出二11)。

【来十一25】「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
〔原文直译〕「他宁可选择与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有『罪的享受』。」
〔原文字义〕「宁可」比较情愿,多于,宁选,选择;「同受苦害」(原文一个字)共同受恶待;「暂时」一时,片刻,飞逝,消逝;「享受」有,得着;「罪中之乐」(原文两个字)罪的享受。
〔文意注解〕「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同受苦害』意指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所遭受的恶待,他感同身受,虽然他并没有亲身经历那些苦痛(参出二15)。
「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享受罪中之乐』按原文是『罪的享受』,指在埃及(即世界)的一切享受,在神的眼中看来,乃是有罪的。
〔话中之光〕(一)一般人(包括许多基督徒)宁愿享受,不愿受苦;然而受苦往往能造就人,使之成为神手中有用的材料。谁苦受得越多,就越『有』可以给人。
(二)暂时的受苦,能为我们带来永远的福乐;反之,暂时的享受,会为我们带来长久的痛苦。

【来十一26】「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
〔原文直译〕「他算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宝更宝贵,因他转眼注目于那赏赐。」
〔原文字义〕「看」以为,认为,算,估量;「凌辱」侮辱,辱骂;「财物」财宝,宝贝;「更宝贵」更大的富有;「想望」珍视,望断于;「赏赐」报答。
〔文意注解〕「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为基督受的凌辱』按原文是『基督的凌辱』,信徒在地上若紧紧跟随基督的脚踪而行,难免要忍受祂所受的凌辱(参十三13),凡我们为着基督而受的凌辱,祂都看为是祂自己的凌辱(参罗十五3)。
「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想望』指关注某种事物,好比艺术家关注他自己正在创作的艺术品;这词在原文是过去未完成时态,强调在过去时间里的连续行为。
〔话中之光〕(一)旧约时代的信心伟人,他们虽然并不认识基督,但他们在信心里面所作的,神都看作与基督有关;旧约人物是凭信仰望那未降世的基督,新约信徒是凭信仰望那已升天的基督。
(二)有『失』必有『得』,所失去的,不过是暂时的、会朽坏的财宝,但是所得的,却是永远荣耀的奖赏;以损失换取得着,没有比这个更划算。

【来十一27】「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
〔原文直译〕「因着信,他离弃了埃及,不怕王的忿怒;因为他坚定不移,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
〔原文字义〕「离开」丢下;「怒」怒气,忿怒;「恒心忍耐」(原文一个字)坚定不移,坚持握住。
〔文意注解〕「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离开埃及』摩西共两次离开埃及,第一次是逃往米甸,第二次是率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不怕王怒』似应是指第二次的离开较妥,因第一次是为躲避法老的追杀(出二15),但也有人认为第一次离开并不是因害怕王怒,而是因为整个大环境逼使他不得不离开,并且这一次的离开,应在他设立逾越节和洒血之事(参28节)以前,故仍以第一次离开为宜。
「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恒心忍耐』摩西两次离开埃及之后,都各在旷野里度过了四十年(参徒七30,36);『那不能看见的主』按原文没有『主』字,那不能看见的,就是神。摩西遇见神,应是指他在何烈山看见荆棘火焰异象一事(参出三1~6),那时他因怕看神,故蒙上脸,符合此处所描述的『如同看见』。
〔话中之光〕(一)摩西的经历正可预表基督徒的灵程:(1)摩西因信离开埃及,信心叫我们离开罪恶与世俗,过分别为圣的生活;(2)摩西不怕王怒,我们也不怕撒但和世人的怒气;(3)摩西恒心忍耐,我们信主后的一生直到见主面,仍须恒久忍耐;(4)摩西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信心开启我们属灵的眼睛,使我们处处事事看见神的带领。
(二)看见神是我们基督徒行走一生道路的秘诀,我们在灵里看见神,才不至疲倦灰心,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参十二1~3)。

【来十一28】「他因着信,就守(或译:立)逾越节,行洒血的礼,免得那灭长子的临近以色列人。」
〔原文直译〕「因着信,他立了逾越节和洒血的事,免得那毁灭者触害他们的首生者。」
〔原文字义〕「守」行,作,设立;「洒」浇;「临近」触摸;「以色列人」(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他因着信,就守逾越节,行洒血的礼,」『守…行』原文仅一个字,且为完成时态,表示这一行动好比庆祝神圣制度的设立;『逾越节…洒血之礼』此事载于出十二1~14。
「免得那灭长子的临近以色列人,」当那夜灭命的击杀埃及人的长子时,凡门楣和门框上有涂洒羔羊之血的,就必越过那家而不击杀(参出十二21~24)。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不仅在得救之时需要羔羊的血,此后一生仍须不断在信心里取用宝血的功效(参约壹一7~9)。
(二)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林前五7~8)。

【来十一29】「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
〔原文直译〕「因着信,他们经过红海如同行过干地;埃及人一尝试,就被吞灭了。」
〔原文字义〕「过」穿过,经过;「试着」尝试;「要过去」拿取,接受;「吞灭」喝下去,吞下。
〔文意注解〕「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此事载于出十四21~22。
「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此事载于出十四23~28。
〔话中之光〕(一)敌势虽然凶猛,但是信心能使我们安然渡过危机,因为信心所倚靠的对象,乃是那位全能的神。
(二)基督徒受浸的经历,有如过红海,世界和仇敌到此为止,都被埋在浸水之下,所以我们是藉水得救,归入基督(参林前十1~2)。

【来十一30】「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原文直译〕「因着信,耶利哥的城墙被围绕七日,就倒塌了。」
〔原文字义〕「围绕」四周绕行,环绕;「倒塌」坠落,倒下。
〔文意注解〕此事载于书六1~20;『耶利哥的城墙』预表仇敌的权势;『围绕七日』象征完满的信心;『倒塌』预表仇敌权势的崩溃。
〔话中之光〕(一)属灵的争战,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神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信心就是倚靠万军之耶和华的灵,所以事情就照神的话成就了(书六2~5)。
(二)『七』在圣经中乃是象征完满的数目,当我们信心的行动,达到完全的地步,满足神心的要求,祂就起首作工,自然无敌不克了。

【来十一31】「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原文直译〕「因着信,那妓女喇合以和平接待了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原文字义〕「和和平平地」平安,和平,和睦;「接待」欢迎,款待;「探子」窥视的;「一同灭亡」一起被毁灭。。
〔文意注解〕「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和和平平地』指其友好的态度,不但没有敌视,反而善加款待。
「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不顺从的人』指与神的子民敌对的人;『一同灭亡』原文只有一个字,指一点也没有机会逃生,一下子就统统毁灭掉了。
〔话中之光〕(一)信心不论出身低,只要有信心,都有资格列入信心的英雄榜;妓女喇合甚至因此有份于耶稣基督的家谱,成了主耶稣的先祖(太一5)。
(二)喇合是个外邦人,居然也在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她的故事激励我们外邦信徒,神并不偏待人,只问你有没有信心。

【来十一32】「我又何必再说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候就不够了。」
〔原文直译〕「此外,我还要说甚么呢?我若要谈到关于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间就不够了。」
〔原文字义〕「一一细说」充分叙述,详尽告诉,详细讨论;「时候」时间,时期;「不够了」失败,倒下。
〔文意注解〕「我又何必再说呢?若要一一细说,」这里意指古时信心的伟人不胜枚举。
「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他们都是士师,他们的事迹记载在《士师记》里面。
「大卫、撒母耳,」『大卫』是以色列人中著名的君王;『撒母耳』则为著名的先知;他们两人的事迹详载于《撒母耳记上下》。
「和众先知的事,时候就不够了,」『众先知』详载于历史书和大小先知书;『时候就不够了』意指篇幅有限,恕不赘述。

【来十一33】「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
〔原文直译〕「因着信,他们制服了列国,执行了公义,得到了应许,堵住了狮子的口。」
〔原文字义〕「制伏」对抗中取胜,苦斗而胜过,制服;「行了」有效地运行;「公义」公平,公正;「得了」获得,接受;「堵了」阻挡,停止。
〔文意注解〕「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他们』指前述众多人物(参32节),但本节所记事迹,似乎以大卫王为对象;『制伏了敌国』原文为复合词,不仅表示敌对,而且表示该行为于其对手不利,大卫王治服了众多邻国(撒下八1~14)。
「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大卫王秉公行义(撒下八15),得神应许必坚立他的国(撒下七4~16),他年轻时曾赤手打死狮子,打羊羔从牠口中救出来(撒上十七35);『堵住狮子的口』也可指但以理的经历(但六22)。

【来十一34】「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
〔原文直译〕「熄灭了火的威力,脱逃了刀剑的锋刃,在软弱中得着加力,在争战中显为勇敢,击溃了外邦的军队。」
〔原文字义〕「灭了」熄灭,灭火;「猛势」大能,权势;「脱了」逃脱,逃走,逃遁;「全军」军队,军营。
〔文意注解〕「灭了烈火的猛势,」譬如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在烈火的火窑里并没受害(但三16~27)。
「脱了刀剑的锋刃,」『脱了』指成功地逃脱;譬如以利沙曾免受亚兰王军队的围剿(王下六8~19)。
「软弱变为刚强,」譬如参孙重新得着神力,他死时所杀的人,比活着所杀的还多(士十六22~30)。
「争战显出勇敢,」譬如基甸仅率三百人击溃米甸二王全军(士八4~12)。
「打退外邦的全军,」譬如耶和华的使者一夜之间杀了亚述营中十八万五千人(王下十九35)。

【来十一35】「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原文是赎),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
〔原文直译〕「有些妇人得回自己的死人复活过来;另有人忍受酷刑拷打,不肯妥协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
〔原文字义〕「忍受严刑」被折磨,受棒击敲打;「茍且得」望得;「释放」付清赎价得赦免,赎出,得赎,解救。
〔文意注解〕「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譬如以利亞和以利沙均曾使妇人的儿子从死里复活(王上十七17~24;王下四32~37)。
「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忍受严刑』指或直接鞭打或棒打,或被捆在转轮上用棍棒打折肢体,直至毙命;这里可能是指马喀比时期的抗敌事迹。
「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更美的复活』指『超越(或杰出)的复活』(腓三11原文);当基督再来时,所有在主里睡了的人都要复活(帖前四16),但只有得胜的基督徒才能有分于更美的复活,在国度里与基督一同作王(启二十4)。

【来十一36】「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
〔原文直译〕「此外有人忍受戏弄和鞭打,甚至捆锁和监禁的试炼。」
〔原文字义〕「戏弄」玩弄,取笑;「磨炼」试炼(原文和『试验』同一字系)。
〔文意注解〕「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戏弄』指用拙劣的模仿对人进行嘲弄,使人精神受苦;『鞭打』则使人肉体受苦。
「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捆锁』指手脚被铁链捆锁住;『监禁』指被囚禁在监牢里面;『各等的磨炼』指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等各种的苦难。

【来十一37】「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
〔原文直译〕「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剑杀戮而死;披着羊皮或山羊皮各处奔跑,受穷乏,遭患难,被苦害。」
〔原文字义〕「各处奔跑」到处游荡,绕着行走;「受穷乏」缺乏;「患难」压迫,使困顿。
〔文意注解〕「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被石头打死』指被大众用乱石活生生的打死,这是以色列人最普遍的刑罚;『被锯锯死』传说先知以赛亚是被一把木锯锯死的,据犹太人文件记载,他在受酷刑时,不喊叫又不流泪,而是藉着圣灵说话,直至被锯成两截。
「受试探,被刀杀,」『受试探』或指被刑逼拷问;『被刀杀』是一种最普通的死刑。
「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有谓先知们穿的是羊皮外衣;但亦有谓这是罗马帝国逼迫基督徒的一种酷刑,把刚剥下来的羊皮绑在受刑人的手和脚上,在烈日曝晒下任其干缩,他们只能不断地在旷野中奔跑,企图减少肉身的痛苦,但至终抽筋或皮肉腐烂而死。
「受穷乏、患难、苦害,」『受穷乏』指被剥夺财物和日用品;『患难』指受到压榨和逼迫;『苦害』指受虐待,不被当人对待。

【来十一38】「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原文直译〕「他们是这世界不配有的,就在旷野,在山岭,在洞窟,及在地穴飘流无定。」
〔原文字义〕「飘流无定」流浪,迷路;「配有的人」应得的,该受的,合宜的,相称的,值得的。
〔文意注解〕「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飘流无定』指像迷失的羊被狼追逼的那种情况。
「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这些人被视为不配在文明社会生活,但实际上是文明社会不适宜他们居住。
〔话中之光〕(一)凡是因信忠心为主受苦的人,表面看,他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事实上是世界配不上他们,他们也不屑世界的好处。
(二)每一次苦难的试炼,叫我们更进一步脱离世界,而更配亲近神,更配得着神的赏赐。

【来十一39】「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
〔原文直译〕「这些人全都藉着信得了证据,却仍未领受所应许的。」
〔原文字义〕「美好的」(原文无此字);「证据」印证,指证,作见证。
〔文意注解〕「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指他们因着信蒙神证实他们已经蒙悦纳了(参2节)。
「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指他们死时仍未见应许的实现(参13节)。

【来十一40】「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原文直译〕「因为神为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以致若没有我们,他们就不完全。」
〔原文字义〕「预备」预见,提供;「更美」更好,更强,更有力,更尊贵;「完全」完成,成全,完满,达到目标。
〔文意注解〕「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我们』指新约的信徒;『更美的事』指基督的救赎。所有旧约献祭赎罪的事都是影儿,惟独基督献上自己的身体为我们成就永远的救赎,才是将来的美事(参十1,4,12),就是更美的事。
「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他们』指在旧约时代有信心之神的选民;『同得』指一同得着神所应许的(参39节),而神的应许是在基督里实现,故指他们也要在基督里得着救恩。
〔话中之光〕(一)旧约的信心伟人只得了应许,而我们新约的信徒却已得了应许的应验;他们只盼望所应许的,而我们却承受所应许的。如果应许的盼望足以叫他们活出奇妙信心的见证,我们尝到应许实现的人岂不更当活出信心的见证吗?
(二)旧约圣徒的美好见证,激励我们更学习信心的功课;我们新约信徒的被成全,也要让他们所盼望的得以完全。他们和我们,彼此相辅相成,一同臻于完全的地步。

叁、灵训要义

【信心的道路】
一、信心的定义(Definition)──所有权状和证据(1~3节)
1.信心的确据(Confidence,1节)
2.信心的奖赏(Commendation,2节)
3.信心的理解(Comprehension,3节)
二、信心的要求(Demand)──到神面前的入门和得神喜悦的保证(6节)
三、信心的表明(Declaration)──要寻找一个家乡(14节)──接受、拥抱和并承认神的应许
四、信心的表现(Demonstration)──因着信(28,33~34节)
五、信心的献身(Devotion)──不肯苟且得释放(35~38节)

【信心的三步骤】
一、凭信知道(3节)
二、因信献祭──献上感谢赞美(4节)
三、因信被接去──神悦纳(5节)

【神的画廊和它的分区】
一、第一区:洪水以前的时代──亚伯、以诺、挪亚(4~7节)──他们作其他人所不愿作的事
二、第二区:族长时代──亚伯拉罕、撒拉、以撒、雅各、约瑟(8~22节)──他们羡慕其他人所不感兴趣的事
三、第三区:出埃及时代──摩西的父母、摩西、摩西所率领的以色列人(23~29节)──他们选择其他人所不肯选择的事
四、第四区:在应许之地时代──以色列人、喇合、众士师、大卫、众先知(30~39节)──他们忍受其他人所不能忍受的事
五、第五区:现代──为着我们(40节)──少数人奔跑那其他人所不愿奔跑的路程

【信心的显明】
一、信心的敬拜(Worship)──更美的献祭(4节)
二、信心的见证(Witness)──以诺得神喜悦(5节)
三、信心的工作(Work)──挪亚豫备方舟(7节)
四、信心的行走(Walk)──亚伯拉罕遵命出去(8节)
五、信心的等候(Waiting)──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10节)
六、信心的心愿(Willingness)──撒拉领受力量(11~12节)
七、信心的迎接(Welcome)──他们承认并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13~16节)

【信心的英雄】
一、亚伯(the Sacrifice of Faith)──因着信献祭与神(4节)
二、挪亚(the Simplicity of Faith)──单纯的信心(7节)
三、亚伯拉罕(the Sojourn of Faith)──信心的寄居(8~10节)
四、以撒(the Sanguinity of Faith)──信心的享受(20节)
五、摩西(the Suffering of Faith)──信心的受苦(24~27节)
六、喇合(the Salvation of Faith)──信心的拯救(31节)
七、其他人(the Supremacy of Faith)──信心的至尊(32节等)

【信心的活相片】
一、亚伯──称义的信心(4节)
二、以诺──成圣的信心(5节)
三、挪亚──见证的信心(7节)
四、亚伯拉罕──经营的信心(8节)
五、撒拉──繁增的信心(11节)
六、以撒──前瞻的信心(20节)
七、雅各──仰望的信心(21节)
八、约瑟──望家的信心(22节)
九、摩西的父母──母爱的信心(23节)
十、摩西──男儿的信心(24节)
十一、跟随摩西的以色列人──群众的信心(29节)
十二、喇合──接待的信心(31节)
十三、其他众人──赢得的信心(33~34节)
十四、殉道者──忍受的信心(35节)
十五、殉道者──确据的信心(39节)

【摩西的选择】
一、摩西向它们说『不!』
1.世上的虚荣──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24节)
2.罪中之乐──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25节)
3.埃及的财物──不看为宝贵(26节)
二、摩西向它们说『是!』
1.天上的赏赐──想望所要得的赏赐(26节)
2.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宁可受苦也不愿暂时享乐(25节)
3.为基督受凌辱──看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26节)

【摩西选择的特征】
一、因着信──乃是信心(Faith)的选择(24,27节)
二、想望赏赐──乃是有远见(Foreseeing)的选择(26节)
三、丢弃埃及的荣华富贵──乃是辞别(Farewell)的选择(24~26节)
四、不怕王怒──乃是无惧(Fearless)的选择(27节)
五、恒心忍耐──乃是最后(Final)的选择(27节)

【摩西──具有目标(Purpose)和能力(Power)的人】
一、拒绝尊荣(24节)
二、选择受苦(25节)
三、看重凌辱(26节)
四、尊重赏赐(26节)
五、弃绝埃及(27节)
六、忍受王怒(27节)
七、守逾越节(28节)
八、胜过障碍(29节) —— 圣经注解-黄迦勒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来书   一章   希伯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来书   希伯   信心   亚伯拉罕   摩西   的人   原文   雅各   埃及   基督   上帝   自己的   他们的   亚伯   以色列   作者   字义   都是   注解   圣经   基督徒   旧约   的是   信徒   这是   先知   赏赐   更美   世界   儿子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