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启示录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启示录
注释
三1-6写给撒狄教会的信
撒狄具有值得骄傲的历史,不过在约翰的时代就比较逊色。撒狄是古代吕底亚王国的首都。在主前700年,她的财富达到顶峰,当时是在盖古兹(Gyges)的统治下,亚述人称他为古古(Gugu)。犹太人称她的王为歌革,认为是末世将兴起之恶势力的象征。但他却在森美里人(Cimmerians)突袭时被杀死。这城后来因被波斯征服而湮没无闻,但得到提庇留的帮助,经过一场地震以后,于主后16年得以重建起来。撒狄教会的历史彷佛是该城的翻版:她曾一度因属灵的成就而得名,但现今却了无生气(1节)。这城还有两个特点在这封信内反映出来。撒狄是在山上建造,有一个不能攻破的卫城。「征服撒狄的卫城」已是一句希腊的格言,相当于「不可能」的意思。然而这个卫城却曾不少于5次受到征服,两次是因守夜的疏忽。教会也是这样缺乏儆醒,情况堪虞(2-3节)。撒狄也是羊毛制品的中心,自称为染毛业的首府。这也在4至5节里反映出来。
第1节这称号极像一章4节和16节。复活的主拥有「神的七灵」;从一章4节的角度推想,这是代表受差往七教会的圣灵。这灵能默示预言,并使死人复苏。这教会也同样需要聆听先知的警告,并追求灵里复苏的生命。像二章1节,「七星」就是七教会,紧握在基督的手中,等候审判。「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2节)。但这里没有提到任何的罪。撒狄教会需要推雅推喇教会所具备的品格:爱心、信心、勤劳、忍耐。即使他们有这些或类似的品格,他们也没有实践出来。因他们从不完成他们所开始的。所以提醒这个教会当「儆醒」(参弗五14);「坚固那剩下的」,就是这教会里凡属神而尚未死的人(和合本小字);「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就是从使徒所传的福音,以及对基督徒生活的教导;「又要遵守,并要悔改」(3节),即是要像初信的时候般向神回转。不然,主说:「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贼的比喻是非常明显的(太二十四43-44;参帖前五2-4),同一幅图画出现于十六章15节中。从给以弗所和别迦摩信中的语气来看(二5、16)似乎主再来的审判是在现今而并非指主在权能荣耀中降临时的审判。
第4节「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这些人曾拒绝试探,不让自己受邻舍的邪风异俗所玷污。他们却要「穿白衣」,与主「同行」。
第5节得胜者得到同样的应许(参十九7-8)。圣洁总是神所赐的,运行在信徒的生命里,使获救赎的人活出救赎主的生命。穿着白衣是与过节(例如十九7-8;参传九8)和胜利有关。这幅图画显出一套复杂的思想。从生命册上涂掉一个名字的观念,可参出埃及记三十二章32节,正好像剥夺公民的身分。在但以理书十二章1节;路加福音十章20节;腓立比书四章3节;以及这一段经文,都是象征着神国公民的名册。主对得胜者的承认,反映了马太福音十章32节「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
三7-13写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
正如隔邻的狄城,非拉铁非城常受严重的地震之苦。虽然不像撒狄在主后17年的地震般造成那么大的破坏,地震发生的次数却比较多。斯特拉波(Strabo)如此描述地震的情形:「城墙不停断裂,城内各处经常遭受破坏。因此,城中少有人住,大部分人都居住乡间,务农为生,因那些地很肥沃。」非拉铁非城内那种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与第12节的应许,指神的城是个永久的居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凡住在这里的,就不必再到城外去找个更安全的地方!整封信都表达神国里那种安全、肯定的生活。
第7节复活的主正如父一样(六10)是「圣洁真实的」,必按祂的应许而行。祂「拿着戴维的钥匙」。一章18节论到这位复活的耶稣拥有「死亡和阴间的钥匙」,能打开死亡的门,领人进入永生。这句话叫人想起以赛亚书二十二章22节,表明了掌管戴维家的权柄,也显示了弥赛亚无可争议的权柄,能管制谁人得以进入神的国。
第8-9节「敞开的门」往往是指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六章9节及哥林多后书二章12节,意思是指传福音的机会涌现。不过,在这段经文里,可以很肯定的说是指神国的门。一如士每拿,这城里的犹太人被称为「撒但一会的」,他们不但反对基督教,而且认为基督徒不能进入神的国,因为神的国是只为犹太人而设立的。相反的,主的国度早为跟随祂的人打开了。当主显现的那天,祂会使那些反对祂的犹太人作他们盼望外邦人所作的:他们要俯伏在他们所蔑视的基督徒面前,并且承认基督徒才是弥赛亚所爱的(参赛六十14)。
第10节「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并不是指弥赛亚审判的时间,而是指审判本身。「时候」这词的用法可与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所用的比较,那里的时候就是指钉十字架的可怖情况如何笼罩他(可十四35;约十二27)。灾难是要试验「普天下的人」。这个词组在启示录中一般是指世上不信的人(参六10,八13,十一10,十三8、14,十七8)。教会能幸免于灾难而存留下来,这观念在这卷描写神施行审判的书卷里比比皆是(参七1-8,十一1,十二6),而且与约翰福音十七章15节的记载极为相似。
第11节这里引入一点紧急性,这在二十二章7、12、20节中,会重复出现。
第12节得胜者是「在我神殿中作柱子」的。而二十一章22节更清楚的说明,在圣城里除了神和羔羊外,不再有殿。这里的应许是保证我们在将来临的国度里,我们会与神联合,不再分开。「我要将我神的名……写在他上面」是将柱子的表象伸展,文字是铭刻在柱子上,而不是在得胜者的前额上。《马加比一书》十四章25至27节论到有关西门马加比的事迹被刻在铜板上,并钉在圣殿边缘的一个极显眼的地方,以肯定西门的丰功伟业能流芳百世。得胜者所夸的却不是他自己的事迹,而是「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以及基督的「新名」,意即他属于神,也属于祂荣耀的儿子,他也是新耶路撒冷──神永远的国度──的公民(二十一2)。
三14-22写给老底嘉教会的信
老底嘉坐落于吕吉斯河边(River Lycus),位于小亚细亚3条主要大道的交叉口,是个极有利于发展商业和行政事务的中心。有3件关于这城的事名闻整个罗马世界,亦能为这封信提供亮光:它是银行业的中心,连西塞罗也极力推荐人到这里兑换货币;它是出产衣服及羊毛毡的,特别是本地培养富光泽的黑羊毛;它也拥有一间医学院及生产药物,并以一种由山石研成粉末所制成的眼药膏闻名。对教会属灵情况的严责(17节),并向教会发出悔改的呼召(18节),都以城中这3种企业特征来描述。
第14节那「为阿们的」的耶稣是表彰神的信实与真实(参赛六十五16)。基督徒所用的「阿们」,亦使人理解耶稣是神旨意的保证人和执行者。这样的一个称号与老底嘉的不忠大相径庭。「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称呼,若译作「神所创造的万物之根源」(新英语译本)会更好。这就像「阿拉法与俄梅戛」(一8)中之阿拉法一样,把重点放在主的权柄和能力上,以达成祂是保证人和信实的见证人之目的。
第15-16节所谓「冷」、「热」、「温」是与老底嘉附近的河水有关的。附近的希拉波立以温泉闻名;歌罗西也在邻近,其清凉的溪水是最佳的食水。由于吕吉斯河在夏季是干涸的,老底嘉城就要用一条导管引水,该导管不但温热而且不清洁,使人生病。这城里的教会在基督面前也出现同样情况,那显然是很可怕的审判。(第16节不该解作主宁要无神论者或宗教狂热者,而不接纳温水般的基督徒。重要的是自称信仰基督的人应当拥有基督真实的生命。)
第17-18节简单的一句话用了两个相对的短句(「你说……我劝你……」,把老底嘉人的矛盾直带到他们面前。尽管他们是富足,他们还是「困苦、可怜」;虽然他们有眼科医生及眼药,他们仍然是「瞎眼」的;不论他们有多少衣服,他们总是「赤身」的。因此,主告诉他们要向祂「买」他们所欠缺的(参林前二6-16;林后四1-6)。
第19节老底嘉人那种使人厌恶的情况不能消灭基督对他们的爱;祂严厉的审判只是表明祂仍要在爱中引领他们悔改(参来十二4-11)。
接着在第20节是个满有恩典的邀请,但并非邀请全教会,而是站在教会门外的基督(若是全教会,则应该是:「若教会听见我的声音……我要进到他们那里去,我与他们,他们与我一同坐席」),以复活的主的身分,向门里的每一个人表示,愿与任何一个肯开门的信徒分享相交,即使所分享的是生活中最普通的琐事。
第21节正如把最高的特权赐给不配的基督徒一样,这里说出前所未有极大的应许:当信徒肯邀请基督在他们短暂的人生里进来同住,主就愿意邀请任何忍耐到底的人在来世分享父所赐给祂的宝座。这应许的应验见于二十章4至6节:当「千禧年」在历史中出现;也见于二十二章5节新造里永远的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