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启示录注释-《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
启示录
导论
本书的性质
讨论启示录素来就有4种传统的模式。所谓「已过派」的方法,是认为本书卷单论作者当代的境遇,并不涉及将来历史的发展。「将来派」的观点恰好相反,他们认为本书卷单论历史的末世时代,书中的预言到时才应验。「历史派」认为启示录铺陈出一个历史大纲,列出由基督道成肉身至最后再临之间的每一个时代。「象征派」或「寓意派」则着重书卷中图象的灵意,并不认为此书预言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本书卷只是将神在历史中行事的一般原则显示出来。
这些解释启示录的模式,其实都不恰当。没有人会把这些模式套用在旧约先知的著作上。启示录的解释常被抽离独立于其它圣经书卷,甚至抽离于圣经以外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故此才出现解释上的混乱情况。启示录的开首就说明,它属于3种文学体裁:启示、预言和书信。
1.启示
本书原文第一个字词就是「启示」。这个字词音译成英文的apocalypse(「启示」,或译「默示」)。对现代读者来说,这字词隐含一种特殊的意义,甚至带有威逼骇人的语调。在作者的时代,这字词仅指移去一个隐藏之物的上盖,使所藏之物能显示出来。正如揭开一幅油画前的布幕,或是升起舞台上的银幕一般。从主前200年直到主后第一世纪,这名词成为一种特殊文学著作(主要是犹太人的)之专用名词。主要是把神在历史里的目的启示出来,特别是指:恶人会有审判临到他们,而神的国会赐给义人。无可置疑地,但以理书是这类作品的典范。这类作品的格局内容都仿照该书写成。一般都假托有名望的圣贤为作者(例如:3本归入以诺名下的书、《亚伯拉罕默示录》、《摩西升天记》、《伊莱贾默示录》、《以斯拉默示录》等)。
这类著作往往随意运用象征性事物来表达它们的信息。然而没有一本像约翰的启示录般用得那么频密。有些象征事物已经标准化了,如海中的兽是指政权逼害,隐射在但以理书七章;启示录十一章7节,十三及十七章。最接近这类象征的现代表达法,该是刻划国家或领袖的政治漫画。这类默示作品的另一个特征,是经常引用旧约或两约之间作品的预言。这种笔法并非缺乏创意,是因为他们确信神的话尚待继续应验。因此,那些默示作品就融和了早年先知的预言,把先知的话想象为他们自己时代的实况,重新表达出来。约翰就常这样做,把旧约预言套上新装,或以全新姿态应用他同时代作品的预言(参七、十一、十二章)。
2.预言
启示录的第三句说神赐福给凡阅读聆听又遵守「这书上预言」的人。于是约翰将自己列入旧约和新约的先知中(参弗二20)。我们都同意,旧约先知是向他们同时代的人,宣告有关他们处境的事,即是说:他们是为自己的世代说出神的话来。然而他们事奉的独特之处,就是透过神过去向旧约时代的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到神为他们所设定将来的目标。先知在新约中说的话,可以说是圣灵引导传道人对世人所说的话;而教会乃是将神为世人所启示的目标,以及祂为人类设定的旨意启示出来。这样形容启示录是恰当的。这卷书的信息非常肯定:任何恶势力都不能颠覆神为祂所造的世界定下的目标,因此神的子民应当坚守信仰,顺服主。
3.书信
接着,约翰的书卷就以新约书信典型的问候语开始:「约翰写信给亚西亚的七个教会……有恩惠平安归于你们。」很希奇地,一般都不认为启示录基本上是一卷「书信」,是约翰写给他所关心、所负责的几个教会的。这个事实的含义也是很清楚的:这卷书确是针对在问候中所提及的教会情况和需要。正如保罗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信(歌罗西在启示录的七教会附近),或给加拉太教会的信(在离上述七教会不远的东面)。信徒都同意,歌罗西书、加拉太书、罗马书,都是把神的道传达给以后各时代的基督子民。然而为了解这些书信传给我们的信息,我们必须以各书信对当时教会的用意来了解它们。以这立场来了解约翰的启示录,以及新约其它书信,才是合宜的。假如我们能把神以图象方式所说的话,与亚西亚7个教会的实况连系起来,我们就能了解神对每个世代之教会的启示,包括历史里最后世代的启示。
写作背景
早期教会流传的说法是不错的,这卷书是在主后第一世纪末期写成的。那时正值罗耳皇帝多米田开始逼迫教会。这逼迫看来不过刚刚开始,因当时殉道者尚少(二13)。然而约翰被放逐到岛上服刑,反映出政权开始积极打击基督教会了。多米田比他以前诸王更坚持自己拥有神权。他最有趣的称号是「我们的主和神」。全罗马帝国没有任何奉承皇帝的热心支持者,可比得上亚西亚省神坛前向皇敬拜的虔诚祭司。但没有一个接受耶稣为主为神的基督徒,可以容忍对帝皇作这样的表示。在这种情形下,约翰看见邪恶力量的运作,以及敌基督向世上唯一至死仍拒绝他的一群人宣战。最终,胜利归于主基督,祂克服了撒但的伪装。这世界的王国变成了主基督的王国(十一15)。在这样的背景下,象征及寓意的景象显出意义来,才能明白和掌握其中的信息。
作者
本书开始时,作者就自称为:「〔神〕的仆人约翰」。在书中他经常称自己为先知(一2-3、9-11,十11,十九10,二十二8-9),却从不用使徒这称号。在这一点上,他与保罗就有很显著的分别了(参罗一1,十一13;林前一1;林后一1;加一1)。从第二世纪末期开始,就认定第四卷福音书、约翰的书信,以及启示录,都属同一位作者,即西庇太的儿子约翰所写的。然而这样的假定在很早期就出现疑点。第三世纪的亚历山太主教丢尼修特别注意到启示录与约翰的其它著作,在风格与语言上的不同。有人认为,这些不同是由于启示录和第四卷福音书的题材与性质不同所造成,又或者启示录比福音书要早一个世代(尼罗的末期)写成,以致作者有时间改善他的风格。更可能的,是本书也许是约翰用他的亚兰文写成,然后有人因内容严肃,把它以非常直译的方式译成希腊文。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文笔差异的现象就不成问题了。另一方面,像有些人所想,先知约翰用亚兰文思想,而用希腊文执笔。这样解释启示录的不同,就更缺说服力了。因为福音书及书信的作者都是「我手写我口」的。
有趣的是,从符类福音书中看到西庇太的儿子约翰,与启示录的作者性情极为相符:耶稣称他和他兄弟为「雷子」(可三17);他曾禁止一个不属使徒的人行神迹(路九49-50);他要吩咐火从天降下来烧灭得罪他们的撒玛利亚人(路九52-54);他是耶稣登山变像及复活的见证人。一个可能存在的「约翰学派」,有助解释这疑团,这学派出版了几本书,后来都归到约翰的名下。这也可解释各书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之处。假如我们仍真的不能完全肯定启示录的作者是谁,那么全本圣经中没有任何一卷书,在肯定其作者这方面,会像启示录那样的无关宏旨。因这卷书原不是「约翰的启示」,而是「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神赐给〔约翰〕的」(一1)。接着形容本书的内容是「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一2)。这卷书的真实性,不在乎作者是谁,而在乎这卷书的性质,以致在神的安排计划下,彷佛最后的加冠,成为全本圣经的最后一卷。
内容结构
启示录是以序言开始(一1-8),申述本书的命题和叙述的立场。接着描述在异象中所见的人子,怎样托付约翰把所看见的写出来,送到罗马亚西亚省的7个教会去(一9-20)。接着就是给七教会的信(二至三章)。又把神和羔羊的异象记录下来(四至五章),使人既可获得解开启示录的钥匙,又可明白构成启示录的重心,如此指明各项事情是按部向前推进的,直到神的国度完全实现(六至十九章)。其中最突出的,是以图象的风格,呈现出3个系列的审判:揭开神生死册的七印(六1至八5)、七号(八6至十一19),以及盛满神的大怒的7个金碗(十五至十六章)。不要以为这3个系列是依次序彼此衔接着发生的,基本上,它们是在同一个审判时期里的3个场合,因为各系列的最后一灾都引到历史的末期。弥赛亚审判的结局是无神王国(巴比伦)的倾覆,基督也就再次降临(十七至十九章)。最后,在异象中,把本书带入极峰的,是神得胜的国度(二十1至二十二5)。接着以跋言结束全书(二十二6-21)。
主题
司高得(E.F. Scott)把启示录总结起来,称之为「上信心战场的号声」〔The Book of Revelation (SCM, 1939), p.174〕。这卷启示录是约翰为当代信基督的人增强信心和勇气而写的,叫他们与这世上敌基督的势力争战,又为这世界真正的救主作见证。达成这样的目的,就有下列几个主题。
1.神在基督里掌管每个世代。就如耶稣透过祂的事奉、死、复活、再来,让人知道神国的降临(可一14-15,八31,十45,十四62)。这主题就成为启示录从头至尾的中心(一8,五5-14,十二10-12,十九11至二十一5)。难怪这卷书是「神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一2)!
2.当代罗马皇帝像撒但般要受人膜拜。在罗马城内,皇帝自称是「主神」,人民都认为是个笑话。在启示录所论到的教会地区里,却严肃地看此事。该撒所要得到的,原本是单属于神的;很明显,「不法的隐意已经发动了」(帖后二7)。直到最后的敌基督出现,那就达到顶峰了。虽然如此,神的权威仍然在敌基督疯狂的治权之上(十三5)。
3.审判必然临到不顺服基督,却顺服假基督的人身上。很明显的,本书中弥赛亚第二轮及第三轮的审判,使人想起临到法老和埃及人的灾难,及他们如何反抗神藉摩西所说的话。启示录令我们想到「神的恩慈和严厉」(罗十一22)。
4.在基督与祂荣耀的国度显现时,教会与世间逼害的势力必然相斥。胜利是肯定的。藉耶稣的死和复活,魔鬼早已战败(参约十二31-32;启十二9-12)。如此,神为创造而又救赎的世界所设下的美好目标,就得以彻底完成(二十一9至二十二5)。
应用纲要
以上所论的4个情况,表达了从第一世纪直至如今历史的特性,相信还会继续,一直到主再临。然而,在过去的60多年来,特别显出两种相对的现象。一方面是福音和教会遭受到自写成启示录以来最强烈的反对势力;另一方面是福音的传开和教会的增长也是前所未有的。前者是反基督的世俗权势,声称那原来只属于神的尊荣,是他们所拥有的;他们借着逼迫与战争,将不可言喻的痛苦带到世上来。后者往往在残酷的逼害、痛苦、贫困下,节节向前伸进。然而在这世上,不少反对福音的政权一个一个崩溃,正说明了神在现今社会的主权是真实的。可是反对福音的形式不断变更,同时新旧世界都出现混乱的政治局面,大众的苦难只有增无减。这些都促使基督徒为福音所作的见证,依照启示录十一章3至11节,十二章11节,十四章2至7节而行,并且笃信摩西和羔羊的歌(十五3-4)。难怪这卷启示录在所有圣经书卷中,对我们这世代受尽逼迫的基督徒来说,是最受欢迎的一卷书。「上信心战场的号声」使基督徒在神的国度里坚忍到底,活出基督背负十架的精神和祂复活的大能,并建基于祂再临时那荣耀国度的启示上。
启示录不独对苦难中的信徒提供无比的盼望,它也提醒我们不可贪恋这世界,因世界一切转瞬即逝,惟独神所赐的才是永恒的;我们应及早将短暂和会朽坏的钱财、时间、恩赐投资在神国度的事工上,以换取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当我们看到在生命册上没有名字者的悲惨结局,我们更要及早领人归主。
启示录大纲
一1-8 序言
一9-20 呼召约翰写下预言
二1至三22 写给七教会的信
二1-7 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信
二8-11 写给士每拿教会的信
二12-17 写给别迦摩教会的信
二18-29 写给推雅推喇教会的信
三1-6 写给撒狄教会的信
三7-13 写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
三14-22 写给老底嘉教会的信
四1至五14 天上的异象
四1-11 天上的宝座
五1-14 书卷与羔羊
六1至八5 七印
六1-2 第一印
六3-4 第二印
六5-6 第三印
六7-8 第四印
六9-11 第五印
六12-17 第六印
七1-17 第六与第七印之间的插曲
八1-5第七印
八6至十一19七号
八6-12第一、二、三、四枝号
八13至九21 第五号
十1至十一14第六与第七枝号之间的插曲
十一15-19 第七枝号
十二1至十四20教会与邪恶力量的冲突
十二1-17 妇人、大红龙、解救者
十三1-18 敌基督的假先知
十四1-20 国度与审判的圣谕
十五1至十六21神7个愤怒的杯
十五1-8 序言
十六1-21 审判的经过
十七1至十九10敌基督大城的兴衰
十七1-6 巴比伦荣华的异象
十七7-18 异象的解释:巴比伦的毁灭
十八1-24 巴比伦倾倒了
十九1-10 为巴比伦的审判感恩
十九11至二十二5 基督与神城的启示
十九11-21 骑白马者
二十1-3 大龙被捆绑
二十4-6 千禧年
二十7-10 恶者的最后挣扎
二十11-15 最后审判
二十一1-8 新天新地
二十一9至神的城
二十二5
二十二6-21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