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第七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历代志下第七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7:1-22 神对祷告的应允和约的启示: 在前一章所罗门为大卫王朝和以色列百姓向神祷告,本章记录了神对祷告的应允。根据时间的推移,本章可分为三个部分:①应允之火及奉献之礼(1-7节);②遵守节期(8-11节);③神对祷告的应允和立约(12-18节)。
7:1-7 献祭和颂赞,为神的殿行奉献之礼: 这一部分与王上8章并行,但王上8章省略了有关火柱的记录。所罗门祷告完毕后,火从天上降下来,烧尽燔祭(利9:23,24;王上18:38),这表示神悦纳了所罗门的奉献祭物和祷告。有了神的应允之后,所罗门和百姓才举行了奉献礼(4-7节)。奉献礼上供奉了很多祭物(5,7节),所有祭司各供其职(6节)。他们所行的奉献礼与其它宗教的纪念祭或奉献礼完全不同,没有任何娱乐的性质,始终贯穿着祭祀和颂赞的庄严气氛,而且百姓感谢神的恩惠,仪式充满了喜悦。
7:2 祭司不能进:当人们看到神的荣光时,没有人敢站在其面前(出3:1-6;但8:17;徒9:4;启1:17)。本文的祭司当看到用火降临的神的荣光时,也都不敢进殿。实际上今天的信徒也是没有资格进入圣殿的,因着基督,才得以坦然面对施恩的宝座(来4:6)。
7:4 献祭:所罗门在安置约柜时已经献过丰盛的祭物(5:6)。如今他又以丰盛的祭物(5:7)献祭,这是为了对悦纳圣殿的神的恩惠和降在圣殿的神的荣光表示热切的感恩之心,并为表达献身的决心。
7:8-11 守住棚节:参加奉献礼的人首先为圣殿的奉献礼守节七日之后,继续守七日住棚节。为了敬拜神,长时间停止了生产,但会众仍然心中喜乐(10节)。这在告诫我们在敬拜神并与神交通时不应当吝啬时间,而且不得对敬拜和侍奉敷衍了事。
7:8 那时:即B.C.959年7月8日。这次奉献礼是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一齐参与的全国性集会。
7:12-22 神的应允与启示: 所罗门的祷告结束之后(6:14-42),神从火中显现,表示了神已应允所罗门的祷告(1节)。应允的具体内容却记录在本文中,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点:①肯定式的应允(12-18节):这部分属于申命记中有关祝福与诅咒原理(申28:21-68)中的前者,其根据是神不仅悦纳了圣殿,而且神的名居于殿,听百姓的祷告(12,15,17节)。换言之,百姓只要在圣殿向神祷告悔改,神必然会应允。从中我们应当领悟到,我们必须在成为真殿的基督里(可14:58;约2:19-21)做祷告;②否定式的应允(19-21节) :这一部分属于申命记中有关祝福与诅咒原理中的后者。即神警告,如果神的百姓违背约崇拜偶像,就会受到诅咒。即把以色列人逐出神赐给他们的基业之地(20节),并破坏圣殿(20,21节)。这一警告通过以色列人被尼布甲尼撒掳到巴比伦作俘虏,圣殿被焚烧一空而成了现实<耶52:12,13,圣殿被毁的教训>。神甚至警告,如果以色列百姓崇拜偶像,那么将毁掉象征神的同在的圣殿。这一警告在告戒我们信徒,信仰生活不应当依附于形式上的组织或机构,应当建立在神的道之上。同时也告诉我们,即使是信徒,如果他的行为不符合神的旨意,神就会离弃他(太5:20;7:21)。
7:12 夜间……显现:在旧约时代早期,神通过可见的形象(创18章)、如火(出3:2)、云(出33:10)显现,到了先知时代以后则通过幻想和异象(赛6章;耶24章;结8,9章;但2,4章)显现(结1:1,2)。神在本节采取了与基遍邱坛的显现完全相同的方式(1:12)。
7:13 这里出现的灾难包括了灾荒、干旱、疾病。这些灾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百姓的悖逆(14节),而能够解脱的方法就是悔改。如,因大卫擅自调查人口,神降了三天的瘟疫,后来大卫悔改,瘟疫马上消失(撒下24章)。因此当信徒个人或国家遭受灾难时,应当彻底究明其原因,并悔改,从而阻止灾难继续曼延,同时也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成熟起来。
7:14 医治他们的地:恢复地即农田,有着很深刻的意义。因为人的衣食住等一切生活行为都依赖于土地。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神与百姓立约将负责人类所有的经济生活。也就是说,悔改自己的罪,并依照神的旨意生活的人,神不仅赐予他属灵的祝福,而且还会提供生活中所需的一切。
7:18 我就必……:这一应许意味着属灵意义上的大卫王朝将通过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继续延续。历史上,大卫王朝后来四分五裂,濒临灭亡,最终王室被掳到巴比伦。但是神的主权打破了撒但的计谋,通过留下的“余剩”的种子,成就神与大卫所立的约。从中可以了解到,无论撒但怎样万般阻挠,无论百姓怎样腐败堕落,神都会始终保全自己所选择的“余剩”的种子。
7:20 我为……舍弃不顾:神严重警告说,以色列民族如果崇拜偶像,神则断然舍弃为自己的名分别为圣的殿,甚至使理应充满荣光与尊贵的圣殿在外邦中,被讥诮。今天,圣徒的生活如果不符合神的旨意,教会不宣讲神的道,不履行光与盐的使命,那么这一警告仍然适用。
——《精读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