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利未记第六章 五14~六7赎愆祭 六1~7 罪行的比较 本段所列的罪行嫌犯是否无辜只能藉宣誓断定,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物证都是不存在或无法认明的。上一段经文针对亵渎圣物,本段所指的渎圣则是起假誓。在此罚款了事,表示这罪行是在民事的层面处理,视为轻罪而非重罪。但在不少古代法典中,重罪也是可以藉金钱赔偿解决的。六8~13燔祭 六9 燔祭的火彻夜烧着 由本段开始,是指示祭司如何献各样的祭,这些祭在前几章已述及。燔祭是全日最后献上的祭,本节规定它要彻夜焚烧,并且等到早上才清洁祭坛。如此为以色列的祈求才不致在晚间中断。六10 细麻布衣服 制造祭司衣服的细麻是自埃及进口的。细麻在埃及也是祭司服装特有的布料。天使所穿的也被形容为细麻布衣服(如:但十5)。六14~23素祭 六16 给祭司的供应 不论崇拜者有没有吃掉部分的祭牲,祭物的数量仍足够供应祭司的食用。* 巴比伦的惯例也是如此,君王、祭司,和庙宇的其他人员都可以收取祭物的一部分。早至 * 苏美时代的文献,已经表示私吃分别为圣之物是滔天的罪行。六16 会幕的院子 在亚拉得发现的以色列庙宇,其院子分为两个部分,接近圣所的部分较为隐蔽。以西结形容与圣殿相连,有些小室供祭司吃他们的分。因此无论是屏风围起来的露天房间,还是仍在院中的相连小室,本节中的「院子」始终是个隐蔽的地点。六18 摸者成圣 这些圣物具有传染能力,但只限于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是无效的(该二12)。少数专家宣称只有对象才会因接触圣物而成圣,人类则不受影响,但大部分学者都不相信这种分别是存在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规例亦同样禁止触摸圣物,但对传染力却没有讨论。祭司必须把「患了」圣洁的对象充公,从此限于圣用。六20 伊法十分之一 两个祭的用量约是五杯面粉。每次调制一个直径八至十吋的扁面包。六24~30赎罪祭 六27 洗净弹了血的衣服 这祭的血吸收了 * 不洁,这衣物亦因此成为不洁,所以需要洗净。 六28 瓦器和金属器皿的处理 陶器本质多孔,能够吸收所装之物的 * 不洁。反之,铜或青铜容器则易于清洗洁净,供日后使用。 ──《圣经背景注释》-《圣经背景注释》

利未记第六章 五14~六7赎愆祭 六1~7 罪行的比较 本段所列的罪行嫌犯是否无辜只能藉宣誓断定,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物证都是不存在或无法认明的。上一段经文针对亵渎圣物,本段所指的渎圣则是起假誓。在此罚款了事,表示这罪行是在民事的层面处理,视为轻罪而非重罪。但在不少古代法典中,重罪也是可以藉金钱赔偿解决的。六8~13燔祭 六9 燔祭的火彻夜烧着 由本段开始,是指示祭司如何献各样的祭,这些祭在前几章已述及。燔祭是全日最后献上的祭,本节规定它要彻夜焚烧,并且等到早上才清洁祭坛。如此为以色列的祈求才不致在晚间中断。六10 细麻布衣服 制造祭司衣服的细麻是自埃及进口的。细麻在埃及也是祭司服装特有的布料。天使所穿的也被形容为细麻布衣服(如:但十5)。六14~23素祭 六16 给祭司的供应 不论崇拜者有没有吃掉部分的祭牲,祭物的数量仍足够供应祭司的食用。* 巴比伦的惯例也是如此,君王、祭司,和庙宇的其他人员都可以收取祭物的一部分。早至 * 苏美时代的文献,已经表示私吃分别为圣之物是滔天的罪行。六16 会幕的院子 在亚拉得发现的以色列庙宇,其院子分为两个部分,接近圣所的部分较为隐蔽。以西结形容与圣殿相连,有些小室供祭司吃他们的分。因此无论是屏风围起来的露天房间,还是仍在院中的相连小室,本节中的「院子」始终是个隐蔽的地点。六18 摸者成圣 这些圣物具有传染能力,但只限于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是无效的(该二12)。少数专家宣称只有对象才会因接触圣物而成圣,人类则不受影响,但大部分学者都不相信这种分别是存在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规例亦同样禁止触摸圣物,但对传染力却没有讨论。祭司必须把「患了」圣洁的对象充公,从此限于圣用。六20 伊法十分之一 两个祭的用量约是五杯面粉。每次调制一个直径八至十吋的扁面包。六24~30赎罪祭 六27 洗净弹了血的衣服 这祭的血吸收了 * 不洁,这衣物亦因此成为不洁,所以需要洗净。 六28 瓦器和金属器皿的处理 陶器本质多孔,能够吸收所装之物的 * 不洁。反之,铜或青铜容器则易于清洗洁净,供日后使用。 ──《圣经背景注释》-《圣经背景注释》

利未记相关章:
不好意思,本章没有内容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第六章   圣经   注释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利未记   祭司   耶和华   这是   的人   基督   亚伦   献祭   摩西   圣经   旧约   平安   洁净   都是   邻舍   简介   点此   自己的   子孙   新约   要在   经文   衣服   诡诈   约翰   仆人   圣洁   以色列   第六章   祭物   是在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