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四十七章-《中文圣经注释》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中文圣经注释》
创世记第四十七章
6 雅各见法老 四十七1~12
四十七1~4
约瑟进去告诉法老说…… 这段经文,一直到5上节,是属于耶典的,是连接前章末段之记述的。5下~6上节,以及7~11节,却来自祭典。6下、12~26节,则主要为耶典的资料。
约瑟从他弟兄中挑出五个人来,引他们去见法老…… 这只是礼仪的引见和公式的祈求准予住在歌珊地。3~4节的话,实际是重述约瑟已教导弟兄们在见法老时当说的(参看四十六31~34)。
四十七5~6
你父亲和你弟兄到你这里来了,埃及地都在你面前,只管叫你父亲和你弟兄住在国中最好的地 这是显出法老非常仁慈和慷慨,但却是因约瑟的缘故。不过,这些话也是较后期的加笔,乃属祭典的(参看11节)。
法老对约瑟说……他们可以住在歌珊地。你若知道他们中间有什么能人,就派他们看管我的牲畜 这是紧跟4节之后,属于耶典的资料。这资料指出接纳了约瑟兄弟的请求(4节),准许他们住歌珊地,而不是祭典之“国中最好的地”。但在实质上,埃及全国现有土地约一百二十万平方英里,可耕作的土地仅占百分之六,其余均属旷野和沙漠。国中最好的地是尼罗河三角洲。歌珊地就在三角洲边缘的东部连接西乃半岛之处。法老除准许他们住歌珊地之外,也希望他们中有本事的人可以为他牧养牲畜。
四十七7~10
约瑟领他父亲雅各进到法老面前,雅各就给法老祝福 这几节经文是老雅各见年轻得多的法老。因此他进去时和离开时,都给法老祝福(7、10节)。这些祝福,也可说是代表行礼的意义。
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 礼貌的晋见,没有什么话题,法老就以雅各高寿为问。雅各所答的,不单是标准的祭典文句,也是标准的中东人的说话情调:谦虚的说寄居在世,也自认命苦和年岁不多。
四十七11~12
约瑟……把埃及国最好的地,就是兰塞境内的地,给他父亲和弟兄居住,作为产业 这是祭典的话,其中有两项是有问题的:(一)兰塞境内的说法,在时间上有错误。埃及第十九朝开国元君首先选用兰塞(Ramses, ca. 1310~1309 B.C.)这名字,到兰塞二世(Ramses II,ca. 1290~\cs161224 B.C.)建筑兰塞和比东(参看出一11),才有兰塞的地名。但是,兰塞这埃及字,普通亦可译为“王家之地”。因此,这可能是翻译上的错误。原作者若说王家之地的境内,而译者却当作专有名词译成兰塞,那就是译者的错,而不是原作者的错了。(二)作为产业,是祭典和当年五经编辑者,含有对土地要求的一部分(参看拙着《旧约导论》有关“约书亚记的形式过程”第四段),故此是不甚正确的说法(参看27节)。
约瑟用粮食奉养他父亲和他弟兄,并他父亲全家的眷属…… 这是孝顺儿子和贤兄弟的表现,也是在这饥荒年间,他们唯一的粮食可靠来源,亦是约瑟之所以要他们搬下埃及来的原因(四十五9~13)。
四十七1~12
当父亲和兄弟们合家搬到埃及,进驻歌珊地后,约瑟就入宫奏告法老。然后他挑选五个弟兄去面见法老,教导他们当说的话,主要在要求准予居住歌珊。法老亦慷慨的给予批准。迨后,约瑟带领父亲去晋见法老,给他祝福。法老则以雅各的年岁为询,后者谦谨有礼的作答。此后,约瑟就以粮食奉养父亲和弟兄全家。这就是以色列人下到埃及去的始末。
7 埃及田地归属王家的原因 四十七13~26
四十七13~17
饥荒甚大,全地都绝了粮……约瑟收聚了埃及地和迦南地所有的银子…… 七年大饥荒刚过了两年多(四十五6),各地人为买粮食,已渐渐把他们积蓄的银子用尽了。
埃及众人都来见约瑟说,我们的银子都用尽了……约瑟说……可以把你们的牲畜给我…… 没有银子,就以货易货了。于是,为取得粮食,埃及众人就把他们的牛、羊、驴、马拿来给约瑟。
四十七18~20
我们在我主眼前除了我们的身体和田地之外,一无所剩,你何忍见我们人死地荒呢?求你用粮食买我们和我们的地…… 银子用尽了,牲畜换完了,百姓所有的就只是自己的身体和田地。为填饱肚腹,为得种子继续耕作,他们自愿卖身和卖田地给法老,做法老的佃奴。
于是约瑟为法老买了埃及所有的地……那地就都归了法老 这就是埃及的田地归属王家的原因。近代许多学者指责约瑟此举残忍不仁,趁人之危而收购土地,却不作赈济之举。这是以现代的目光来看古代的社会,忘了古代社会君王的可以予取予携,就算没有收购,也可以武力没收的残暴欺压。另一方面,继续看到下面约瑟的安排和百姓的反应时,就可想像得到当日若无约瑟,饿殍遍野,社会动荡不安,抢夺和凌弱的事,就更死得人多了。
这正如今日游览埃及的外人,见到全国大大小小的八十八个金字塔时,会摇头叹息当年建金字塔的那些君王为无道。但导游却会婉转的指陈,那些君王做金字塔时,百姓是欢呼高兴的做,并不单因崇拜法老为神的宗教热诚的缘故,也为给百姓有生活凭藉的缘故。原因是金字塔建造的地方都在高地,建造的时间都是选定在每年七至九月,就是尼罗河泛滥的三个月期间。那期间百姓不能耕种,无工作就无收入。君王供给工作和收入,大众便欢呼万岁,高兴的去劳动了。
四十七21~26
至于百姓,约瑟叫他们从埃及这边,直到埃及那边,都各归各城 这是百姓受买后,人口普查清楚,各人安靖回家,国家供养他们──这是变相的赈济:无赈济之名,有赈济之实。没有人会饿死,也没有人需要担心了,虽然他们所得的可能不多。
惟有祭司的地,约瑟没有买,因为祭司有从法老所得的常俸 这是另一个证据证明约瑟故事的可靠性。因为祭司从王家得俸禄,是埃及历史可稽查的事实。
看哪,这里有种子给你们……后来打粮食的时候,你们要把五分之一纳给法老,四分可以归你们作地里的种子,也作你们和你们家口孩童的食物 古代很多国家都规定抽税十分之一(参看十四20的注释),因此这里所讲的五分之一是多了一半。这一半就是他们卖身卖地的代价。但是,一般的所谓十分之一税收,是在平时,若到非常时期,横征暴敛的无度,就更常见。但在国库仓廪丰足时,国家富强以致升平和多方建设,亦是人民的幸福之道。
你救了我们的性命,但愿我们在我主眼前蒙恩,我们就作法老的仆人 有些学者说这乃是讥讽的说话。笔者却认为这是百姓衷诚感激的表示。不论何时何地的人民,一般的说,只要有吃有喝,太平无事,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于是约瑟为埃及地定下常例直到今日,法老必得五分之一,惟独祭司的地不归法老 这里的今日,乃指当日经文写作的时代。历代虽有多少变更,但宗教土地免税的条例,却不但在埃及,一般的国家都多有依此施行的。
四十七13~26
因为有七年的大饥荒,埃及人首先是用积蓄的银两向约瑟购粮。银子用尽了,便以牲畜和约瑟易粮。银子和牲畜都没有了,就只好卖地卖身给法老。这就是埃及土地收归国有的来由。不过,祭司因有国家的常俸,他们的田地并未收归国有。百姓和其土地归在法老名下之后,约瑟把粮食和种子给他们,要他们以后的出产,五分之一为法老所有,五分之四归他们自己养家活儿和为种子之用。
8 雅各临终琐记 四十七27~五十14
没有一个以色列的列祖,对他临终的事之记载有雅各那么多。创世记中,提到雅各可能要悲哀下阴间或类似之话的,最少有四次之多(卅七35,四十二38,四十四29、31等)。一次表达他要在未死以先,下埃及去见约瑟一面(四十五28),一次提到约瑟要给他送终(四十六4),一次要求约瑟起誓在他死后,不要把他葬在埃及(四十七28~31),一次提到他死前病了,身体软弱(四十八1~2),一次提到他要求要埋葬的地方(四十九29~32),然后才提到他的死与葬(四十九33~五十14)。
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却不为人所重视的,是雅各临终前的数字问题:他见法老时是一百三十岁,正是亚当生塞特的年龄(请参看五3~5的注释);他在埃及住了十七年(十加七),正是约瑟出来牧羊的岁数(卅七2),他一生的年日是一百四十七岁,是七十加七十再加七,非常完满、吉祥、神圣的数字(请参看五3~5的注释)。最后,也是最要紧的,他有十二个儿子,成为组成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而十二(三乘四)却是一个救恩的数字,是天地圆满的数字。
这意思就是说,在所有以色列人的列祖中,雅各是被认为最重要的一位。
A 雅各遗命约瑟要使其与列祖同葬 四十七27~31
四十七27~28
以色列人住在埃及的歌珊地,他们在那里置了产业 有关歌珊,请参看四十五10的注释。这里说明他们置了产业,就是在那里购买了产业的意思。因此11节的话,是很可能有问题的(见该节注释)。虽然这两节的话,也和11节一样是来自祭典,但祭典是承传了自主前第十世纪一直至第五世纪的祭司文件,故此前后有不同的叙述,是屡见不鲜的。
四十七29~31
以色列的死期临近了,他就叫了他儿子约瑟来……请你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不要将我葬在埃及 这三节话,主要取自耶典,因为用以色列,手放大腿底下与廿四章相同。有关把手放在我大腿底下的起誓习俗,请看廿四2的注释。他之所以特别要约瑟来向他作此起誓,原因是他未下埃及以先,上帝已经向他预言约瑟要给他送终(四十六4),而约瑟又大有权势但却埃及化了。
我与我祖我父同睡的时候,你要将我带出埃及,葬在他们所葬的地方 这地方,就是亚伯拉罕以四百舍客勒银子向赫人所买的麦比拉洞,不单是撒拉葬在那里(廿三章),亚伯拉罕(廿五8~9)和以撒(卅五27~28)也是葬在那里(参看四十九29~32)。
约瑟就向他起了誓,于是以色列在床头上敬拜上帝 约瑟不但说会遵父亲之命而行,也向他起誓会如此做。这就使雅各心安而感谢上帝了。
四十七27~31
年老的人都很关心身后事。中国有些老人自选棺木,自寻坟地,有些还自选了寿衣,并且会穿起来在自购回家备用的棺木中试睡。雅各亦是如此。他未下埃及前,已为自己掘了坟墓(五十5);现在到了埃及,又怕这个埃及化了而大有权势的约瑟,会把他葬在埃及,以致不能与列祖同睡,而有失获得迦南地为业的应许。所以雅各召了约瑟来,要后者起誓不将他葬在埃及,乃要葬在麦比拉洞中。──《中文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