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使徒行传第十九章-《中文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第十九章-《中文圣经注释》

使徒行传相关章:

使徒行传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保罗在以弗所传道

  以弗所是亚细亚省的首府,也是该省经济与宗教的中心。它不但是古时的一个良好海港,也有河流通往内陆,邻近的几个城市的货物都要靠它转运。

  以弗所有一个著名的亚底米女神庙。庙宽一八○英尺,长三六○英尺;庙里供奉一位女神亚底米。这位女神在主前一一○○年,在希腊人进入以弗所以前,就广泛地为以弗所地方的人所供奉。她是农业社会的神,代表生育和丰收。她的大神庙建于主前五六○年,于主前三六五年,亚历山大的生日,被人纵火烧掉。主前三二四年亚历山大从波斯人的手中夺取了亚细亚。那时当地的人再重建亚底米神庙。亚历山大要出钱修庙,但要求将他的名字刻在里面,却被当地的人以一句含有奉承的话拒绝了。他们说:“亚历山大是神明,不可以他的名来供献女神”。在使徒传道的时代,这位女神不只供以弗所人敬拜而已,亚细亚一带人士远近都来朝拜。这个神庙在主后二六○年,因为基督教的兴起,拜女神的人减少,在那一年被高庐人纵火烧毁。

  以弗所经历过几次的战乱。主前五四六年古列王从吕底亚王克罗苏斯(Croesus)手中夺得。主前三三四年亚历山大从波斯人手中夺得。主前二八一年西流基一世从亚历山大的继承者手中取得。主前一九○年被罗马人取得,但到主前一三三年才正式被罗马人统治。

  保罗第三次旅行传道时,在那边住了相当长的时间,共三年(徒二十31):就是在会堂里讲道三个月(十九8),在推喇奴两年(十九9、10),其他零星算起来共约三年。他在哥林多书提到在那里他若跟“野兽战斗”(林前十五32),这一定不是按照字面的说法。然而以弗所确实有罗马人的圆形阶梯的剧场,那里曾关了许多野兽。保罗也许从这里体会到为福音拚命的滋味。

  本章保罗在以弗所的情形和以弗所书所讨论的都不相同。并且以弗所书没有告诉我们有关保罗在以弗所的实际情形。近代学者已从背景和神学问题里发现,以弗所书并非保罗的原作。我们反而能够从哥林多书看到一些保罗在以弗所的实际情形:例如保罗在以弗所以忧伤痛苦的心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林后二4,七8、9);他要从以弗所第三次去访问哥林多(林后十二14)。如果罗马书第十六章是写给以弗所教会的话(罗马书第十六章的文笔与其他十五章不相同:十六章好像是从另一单独的资料接上去的。从许多证据看,第十六章是写给以弗所的,参阅罗马书注解),则我们可以看到百基拉和亚居拉也在以弗所冒生命的危险(罗十六3、4)。

  保罗的第三次传道可说把重点放在以弗所,然后以别的地方为次要。以弗所应当不是只有一间教会,或只属保罗一派的教会。最少有以施洗约翰洗礼为主的,亚波罗所立的教会;有以约翰福音为主体的教会;也有保罗认为是凶暴的豺狼的,他们混进来伤害羊群的教派(二十29)。

一 论约翰的洗礼 十九17

十九1

  亚波罗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来到以弗所……遇见几个门徒 保罗是否曾经到过北加拉太?这一节是一个很好的答案。如果保罗去过的话,在北加拉太的高庐人成为基督徒就和保罗很有关系。这节告诉我们,最低限度,保罗到过加拉太的内陆。

  保罗还没有来到以弗所之前,就有人把福音传到以弗所了。因为在路加作品里(路加福音和行传)常把基督徒称之为“门徒”,可见在保罗之前有人作旅行传道来到以弗所。当初像保罗这样传道的人不只这一组(参阅加一6)。

  亚波罗有丰富的圣经知识,有口才,受过相当的训练(也许是像保罗那样的,受过拉比的训练,但地点可能是在亚历山太)。但因为他是从亚历山太来的,这个地方的学术以寓喻法(Allegory)的讲学出名。这种方法令听者觉得生动有趣。照保罗书信看起来,保罗是属于斯多亚派的,他克己、正经、悲观、善于劝勉;他受训练于耶路撒冷。亚波罗在哥林多引起了许多信徒跟从他,使教会分成属亚波罗的、保罗的、彼得的或有的人说他自己是属基督的(林前一12、13)。

十九2~4

  问他们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他们回答说,没有……保罗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就是耶稣 保罗问的问题有点突然,这大概是因为保罗一到以弗所时,发现这一带的人所领受的福音与他所传的不同(参阅加一8)。保罗注重与基督合而为一的神学;以弗所的信徒则注重悔改离开罪恶。保罗注重奉耶稣的名行善,因耶稣基督的缘故而活(腓三7~11),奉耶稣的名受洗,与主同死同活。其他的信徒只听说悔改信主而受洗。受洗是表明自己要离罪归主的决心。这样的洗礼可能被称之为施洗约翰的洗,但不是奉约翰的名受洗。

  犹太人认为终末到的时候,以利亚会再来。施洗的约翰被当作是这样的人物(可一6~8)。施洗约翰把自己当作这样的角色,要求以色列人悔改,否则上帝的审判已临到(路三7~9)。对施洗约翰来说,洗礼就是人悔改迎接上帝国的来临。施洗的约翰没有把自己当作是那要来的弥赛亚。他的门徒所看见耶稣的工作,都是旧约弥赛亚的工作。例如使病痛得解除,死亡的得生命,穷人得福音(路七18~22)。因此约翰可能认同耶稣就是要来的那一位(因为有了这样的怀疑,约翰才差门徒去问耶稣,路七19)。耶稣没有说自己是弥赛亚,但他不拒绝人以弥赛亚的名称呼他。他不但有弥赛亚的讲话语气(可二5~11),也有弥赛亚的作为:医治病痛、赶逐人类的惧怕──鬼魔,并赦免罪犯,扶持软弱;且有复活作为他是弥赛亚的明证。那些以前跟从施洗约翰的人,自从约翰被审后,可能已寄望于耶稣,何况约翰自己被捕时,也曾寄望于耶稣。新约时代的基督徒是奉耶稣的名受洗的。上帝并以圣灵降在受洗者身上,以表明这些信耶稣,奉他的名受洗的人已被上帝接纳。使徒行传很重视这样的传统。

十九5~7

  他们……就奉主耶稣的名受洗。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 “奉主耶稣的名”是使徒行传的主要特色之一。这里所说奉耶稣的名受洗,不是指预备最后审判的来到,乃是要加入基督,成为基督的人。保罗的按手,表示洗礼已完成。保罗的身份和所作所为,在观念上至此已被行传默认为使徒。因为他可以为人按手,授与圣灵。这些原是使徒特有的恩赐,使受洗的人得继承使徒的恩典和传福音的职务。他们的接受圣灵,讲灵语,正像行传第十章在哥尼流家的人一样,表示他们已被上帝接纳。

二 保罗在会堂及学房讲道辩论 十九812

十九8~10

  保罗进会堂放胆讲道,一连三个月,辩论上帝国的事,劝化众人……有些人……不信……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便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亚西亚的……都听见主的道 有些人顽固不肯信,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人很难改变他们的观念;人也很懒去改变自己既有的习惯。一个人有时两种毛病都有,但因为受环境,传统文化等束缚,没有勇气去突破而接受新的信仰。当保罗和犹太教的人无可避免地冲突了以后,保罗就搬到别的地方去。

  推喇奴学房大概是当时教修辞学或哲学的讲堂。保罗的讲道可能被视之为一种新的学说,所以才可以租那个地方与人讨论。在推喇奴学房的好处就是不受犹太人的干扰,又可以和较多的外邦人接触。在使徒行传的西方抄典有注明,保罗讲学的时间是上午十一时至下午四时。这一段时间非常热,在当地是公定休息的时间。由于这样的资料,我们可以推测,当时来听的人大概都是工人阶级,利用休息的时间来参加聚会,其他的时间他们必须要工作谋生。

  保罗在犹太会堂三个月,在推喇奴学房两年。二十章31节说保罗大约在那边三年。照此,保罗也许还有零星的时间不在以弗所;他一定也偶而在以弗所附近走动,才会使亚细亚省的人都能听到福音。

十九11、12

  上帝藉保罗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 当时要使人信服上帝,好像非藉神迹不可。有了神迹,外邦人才会相信上帝比别的神更加有能力,更加值得信赖(罗十五18)。对犹太人来说,有了神迹,他们才会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上帝真的与使徒同在(林后十二12)。当社会进步到不要靠宗教来医病时,神迹在信息中就不再占重要的地位;人们转而注意宗教的内容。

三 邪术与真信仰 十九1320

十九13、14

  那时,有几个游行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擅自称主耶稣的名,说我……勒令你们出来。作这事的有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 犹太人是古时有名的行法术的人。旧约圣经虽然严格地禁止人行邪术(利二十27),但住在外地的犹太人仍有不少人行之(徒十三6~12)。行邪术的人中有人应用耶稣的名驱鬼。在一卷所谓巴黎的纸草纸咒语当中,有一句说:“我以希伯来人的神耶稣令你……”的语句。其实从福音书耶稣的时代起就有人奉祂的名医病赶鬼了(可九38、39),只是这些人不是属于耶稣的。士基瓦的儿子奉耶稣的名行邪术没有成功,大概是因为他们不是属耶稣的。

  大祭司中没有士基瓦这个名字,可能是行邪术的人夸大自己的身份而来的。

十九15~17

  恶鬼回答他们说,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你们却是谁呢。恶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们身上,胜了其中二人……凡住在以弗所的……也都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 七个行邪术的人和鬼灵都认识耶稣,但他们都不是耶稣的信仰者。他们没有由认识而拥有耶稣,使耶稣的名成为他们的“产业”;他们也没有投身于耶稣,使自己成为耶稣的肢体。在这一点上信仰与认识有很大的区别。教会和神学不是制造一些认识耶稣的鬼和行邪术的人;教会是造就一些投身于耶稣基督的跟随者──基督徒。

  前面曾述及,当社会文化进步到不需靠神迹治病时,医病不是信仰中最重要的一环。但耶稣的名并不因此而只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信仰也不只是一个心理学的名字用来安慰人而已,它还是上帝的大能,具有上帝超自然的能力,使信仰耶稣的人有新的生命力和生命内容奉耶稣之名而生活,而处世,而实行祂的旨意的基督徒,要因有这信仰而得救赎。

  由于这个事件,使犹太人和外邦人知道,基督徒的信仰耶稣得上帝超然的力量,与那些行邪术的人有所不同。

十九18~20

  那已经信的,多有人来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平素行邪术的……把书拿来……焚烧……书价……五万块钱。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 人若知道自己是活在上帝的面前,就不敢隐藏自己的罪,因为他们知道上帝能鉴察人的心。鬼灵袭击行邪术的人时,使信徒觉醒,自己是不是一个活在上帝面前的人,或者是一个挂耶稣之名的人?因此,他们将自己隐藏的事公开出来,表示他们要悔改,要行为光明正大。

  行邪术的人中也有人悔改了。他们知道邪术可使人生病,可使看的人惊讶,有时也偶而可作医病的作用;但并不能使人悔改归向光明之途。因此,他们愿意丢弃那行邪术的书籍。但并不是把书卖掉拿那些钱来作别的用途;或甚至把钱交给教会。他们把那些书烧掉,表示他们弃邪归正的决心。不但自己不用那些书,也不愿别人用它们。

  由这件事我们又想到亚波罗;他有口才,会辩论,能讲道,保罗也许像他自己所说的是个气貌不扬,言语粗俗的人(林后十10)。但他是一个能够靠上帝的大能的人(林前二1~5)。然而只靠亚波罗的才能,绝不会像保罗一样,引起人有生命的改变。生命的改变要由信仰而得到上帝的大能帮助。保罗说“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唯有上帝叫他生长”(林前三6)。这是很正当的;保罗的敬虔,依靠上帝的大能而使人从信仰里得到生命;但亚波罗的知识和才能使信徒的信仰长进而美化。

四 保罗的行程计划 十九2122

十九21、22

  保罗心里定意,经过马其顿……往耶路撒冷去,又说,我……必须往罗马去看看。于是……打发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马其顿去。自己暂时等在亚西亚 保罗这次拟定计划要到马其顿和希腊,然后去耶路撒冷。这计划在二十章22节他有说明是顺从圣灵的指示。到了耶路撒冷以后,他便要到罗马去。但这计划他在罗马书里有加以说明;那只是过境而已。因为他已不愿在别人建立过教会的教区里再设立教会(罗十五20)。这个愿望大概是由于他在以弗所和哥林多以及加拉太等地,有别人建造教会的地方,主内的同道超过冲突,这种麻烦不下于由犹太会堂或外邦人而来的麻烦。所以他新下了一个志愿,要传福音到那些还没有听见基督的地方,以免再和同道冲突。

  保罗先差提摩太和以拉都到马其顿去,自己留在亚细亚省。从第二十章的情形,以及哥林多后书和罗马书的内容看起来,他大概先差两位助手到马其顿去为耶路撒冷募捐。他自己则想到亚细亚省的其他教会去走一趟,然后大家在希腊会合,再从希腊坐船回耶路撒冷。但后来各地的募捐都不如意,从哥林多后书我们发现保罗不得不改变他的行程计划(林后一15、16;徒二十1~3)。

  以拉都在罗马书出现(十六23),又在提摩太后书(四20)出现。如果这两次的经文所提的名字和行传十九章21节是同一个人的话,那么以拉都是以弗所的司库,被保罗派到马其顿去,后来在哥林多住下了。

五 以弗所的暴乱 十九2341

十九23、24

  因为这道起的扰乱不小。有一个银匠,名叫底米丢,是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他使这样手艺人生意发达 由于学者(E. L. Hick)的发现,银匠底米丢所做的不是女神庙的模型,而是女神的像。在大英博物馆里,不但存有当时所做的女神的像,也有文字记载在其上。当时的银匠所做的明明只是女神的像而非女神庙的模型或神龛。路加是否因为犹太教的关系,不敢提到神的像,只提到女神的神龛。以弗所是亚细亚省的首府,又是宗教中心,有许多人从各地来朝圣。他们做女神的银像卖,也许是给人做纪念品,也许是给人带回去膜拜。这行业使许多人发财,底米丢也许是这行业的头。

十九25~27

  他聚集他们和同行的工人,说……你们知道我们是倚靠这生意发财。这保罗……在以弗所……亚西亚全地,引诱迷惑许多人,说,人手所作的不是神……这样,不独我们这事业,被人藐视,就是大女神亚底米的庙……大女神之威荣,也要销灭了 底米丢提醒他的同业,注意他们那一行业的危机。他大概也了解团体起来护自己的行业比较有力量。人手所作的不是神,这个概念保罗在雅典时已讲过。但保罗在以弗所传讲不是用演讲来解释这个概念,因为他不是一个善于演讲的人。他是以神迹来表明:许多由人和人所造的神无法做到的事情,只有上帝能做。他也一定在许多场合里表现出上帝才是真神,亚底米女神不是真神。而这种思想已经由实际的事实证明,令亚细亚省的人不得不相信保罗的话,否则怎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将行邪术的书焚烧?

  亚底米女神庙是古时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它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大理石。接连之虚除了灰泥以外,也用无数的黄金。它有一百二十七根石柱,每根六十英尺高,都是国王献的。它的至圣所有七十英尺宽,但空屋顶直通天空。整个殿的建筑是八角形的。因为基督教的发达,使人看出人造的神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这女神庙与它的女主人,亚底米女神一样地日渐衰退。神庙的黄金、大柱、大理石的建筑、石柱和它的雕刻品,只有令人凭悼而已。也许能够令人感到它工程的伟大和建筑的优美,令人爱惜。然而对于人类的前途而言,只有生命的神才能主宰人生,主宰世界;只有祂才能引人走向未来的前程。

十九28、29

  众人听见,就怒气填胸,喊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阿……众人拿住与保罗同行的……该犹,和亚里达古……拥进戏园里去 众人听到有人伤害到他们的神,觉得好像是伤到他们的自尊。因为人手所造的神,就是人心目中的理想和盼望的有形表现。农业社会大都敬拜女神。以弗所人的狂怒一定是为了维护自尊两冲动起来的。他们没有什么正确的目标,也不太追究是什么原因令他们那样冲动。所以才捉住两个冤大头,该犹和亚里达古。按第二十章4节亚里达古是帖撒罗尼迦人(参徒廿七2;西四10;门24),该犹是当时很普遍的名字,也许他也是马其顿人,但第廿章4节的该犹是特庇人。

  以弗所的戏园遗迹已被发现,里面可容二万四千人。戏园就是古时民众聚会的地方。

十九30~32

  保罗想要进去,到百姓那里,门徒却不许他去。还有亚西亚几位首领,是保罗的朋友……劝他,不要冒险到戏园里去。聚会的人……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 这是一个很生动,很合实情的记载。资料的来源者一定曾身历其境,才知道这样的情形。

  群众正如所说的,有的喊这个,有的喊那个,多数的人不知道自己来干什么。群众是很容易被激动的,有时他们的狂怒是很盲目的。保罗一定也在往戏园的行列中,但群众并不认识他。保罗由于责任感的关系,他想要到群众面前去演讲,去解救他的同伴,但那是很危险的。他在亚细亚省也交了不少的朋友,当中有些是地方的首长,他们都爱护他,劝他不要去冒险。

十九33、34

  有人把亚力山大从众人中带出来……要向百姓分诉……他们认出他是犹太人,就大家同声喊……约有两小时 犹太人把亚历山大推向前去做什么呢?是不是因为他有点地位和声望可以安抚众人?是否因为他是犹太人,想以犹太人的立场来为犹太人辩护?免得整个以弗所的犹太人无辜受害?是否因为他知道暴乱的真相,他想告发保罗和基督徒的不是?如果这人是那位铜匠亚历山大(提后四14),则后者是正确的。

  由于群众认出亚历山大是犹太人,就不听他们的分诉。可见当时的以弗所人还分不出什么叫犹太教徒,什么是基督徒。

十九35、36

  那城里的书记安抚了众人,就说……谁不知道……从丢斯那里落下来的像呢。这事既是驳不倒的,你们就当安静,不可造次 在古时罗马的民众聚会都在宗教活动中心。以弗所则在戏园,有重要的事发生时,官员在会中要求民众支持。他们可能有定期会议,按屈梭多模(Chrysostom)的记载,他们每月定期聚会三次。书记官是开会秩序的执行者,他们认识他,他叫群众按照开会的程序来办理。亚细亚省里既有几位领袖是保罗的朋友(31节),这位书记官的语气就有点表示他不想让暴民攻击基督徒。

  他的话是很有技巧的!他说:“……谁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是看守大亚底米的庙和从丢斯那里落下来的像呢?”这样的话既没有人怀疑,群众便安心下来,情绪也跟平静下来。

十九37~39

  你们把这些人带来,他们并没有偷窃庙中之物,也没有谤讟我们的女神。若是底米丢……有控告人的事,自有放告的日子……可以彼此对告 书记官对民众的讲话,完全都是以一个合乎法律程序的法治精神而讲的。书记官提出几个要点:(1)保罗没有犯正常的法律(没有窃盗的行为,没有妨害名誉的行为),依法保罗他们是无罪的,而你们的冲动是不对的。(2)底米丢和他的同业人没有提出控告,人也不在场,既没有人控告,就不能指责保罗为有罪。(3)罗马帝国内有法定的听讼日期,也设有地方长官(Proconsul),人们可依法控诉。(4)如果不服审判,或者有什么建议,也可以提到议会中解决。

  如果这位书记官所说的话是史实,则这位书记官是位很明理而守法律的人。其实罗马帝国的法律制度是很著名的,也是很周全的。但在罗马的殖民区,就不一定依法行事。在腓立比,群众非法捉保罗,官长也非法鞭打并监禁保罗。如果这位书记官只是路加笔下的人物,路加一定是在提醒罗马各殖民地的政府,应当按法律的程序办基督徒的事。不应该任暴民殴打基督徒,也不可不按法律程序随意处罚基督徒。

十九40、41

  今日的扰乱,本是无缘无故,我们难免被查问……说了这话……叫众人散去 书记官也提醒群众,他们的行为是破坏秩序的!他们如果不能提出正当的理由的话,会被罗马政府查究的。群众听到他们将有麻烦,便赶快解散回家去了。──《中文圣经注释》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使徒   注释   圣经   九章   保罗   波罗   去了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使徒   保罗   的人   圣灵   耶稣   约翰   罗马   基督徒   门徒   基督   信徒   福音   教会   犹太人   圣经   他们的   耶路撒冷   犹太   波罗   马其顿   西亚   这是   文意   路加   之光   主耶稣   注解   是指   女神   恶鬼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