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第四十一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以西结书第四十一章-《精读本圣经注释》
41:1-4 圣所的说明。以西结看到的圣殿也与所罗门圣殿一样,分为廊子、圣所、至圣所三个部分。以西结是祭司,故能进入圣所,但停留在至圣所的入口,只有带领他的人进到至圣所继续测量(利16章;来9:7)。在此特别要注意的是廊子、圣所、至圣所的入口分别是宽14肘、10肘、6肘(40:48;41:2;41:3;)。入口逐渐缩小,象征圣殿的圣洁度也不断提高。下图是以西结圣殿的平面图。
41:1 这圣殿的墙柱大小相同,门宽十二肘,与摩西会幕的宽度相同(出26:16,22,25)。
41:3 他到内殿:这句话与“他带我到那里”明显不同(40:1-3,17,28,32)。以西结是祭司,可以进到圣所,却不能进入至圣所,因为只有大祭司才能进入至圣所。因此,带领他的天使独自进入了至圣所<民8:5-26,利未人的祭司职分>。
41:4 至圣所:长、宽各20肘的正方形。这规模与所罗门圣殿的至圣所相一致(王上6:20)。
41:5-12 关于旁屋的说明。旁屋是围着圣殿的南、北、西三面修建的,与殿壁相对应共有三层,各层有30间房间。这些旁间用于保管圣殿的器皿及献祭时使用的器皿,也用来储藏什一奉献和各种礼物(玛3:10)。有些学者推测说,祭司长和利未人也使用这些房间作住所(诗134:1)。旁屋的规模与所罗门的圣殿有些相似,只是在数字上有些差异(王上6:5-10)。
41:7 旁屋越高越宽,而殿壁则越高越薄。所以旁屋的大梁没有插入圣殿的墙,只是搭在台阶式的圣殿外壁上。旁屋的大梁没有插入殿墙,表明不允许外在要素侵犯圣洁之神的圣殿。
41:9 余地:旁屋的门向着圣殿的南面和北面的余地,余地就在环绕四面的殿壁,是圣殿院子的通路。
41:12 在西面空地之后有房子:此建筑位于圣殿后面,即西院子是与圣所不相连的建筑。所罗门圣殿也有类似的建筑,其用途不明确(王下23:11;代上26:18)。但是根据人们进入此建筑时使用了完全与殿分离的路来看,可能这是一种仓库,目的是为要输送圣殿内的垃圾或污秽之物。
41:13-15 关于圣殿规模的说明:圣殿长为100肘。即廊子的墙厚5肘(40:48)+廊子宽12肘(40:49)+殿门的墙厚6肘(1节)+殿长40肘(2节)+内殿墙厚2肘(3节)+至圣所宽20肘(4节)+圣殿墙厚6肘(5节)+旁屋宽4肘(5节)+外墙厚5肘(9节)=100肘。圣所的东边内院也是一百肘,这表明圣殿的整体规模构造紧密。神的救赎计划<徒7:6,认识救赎史>,也极其严谨丝毫也没有漏洞,故此我们可以更加信靠神,并拥有确信得救的确据。
41:15-26 关于圣殿装饰和器皿的说明。遮蔽殿壁的棕树上,雕刻着有二脸的基路伯<10:9,关于基路伯>。这种装饰也出现在所罗门圣殿(王上6:29)。在基路伯的二脸中,人脸象征智慧,狮子的脸象征勇气。这些反映出基路伯具有胜战所有恶势力的资质。耶和华面前的桌子如同摆陈设饼的桌子(出25:30;民4:7)。
41:15 内殿和外殿:内殿指至圣所,外殿指圣所。内外四墙和门都用木板遮蔽,窗棂都有蔽子,就无须用木板遮蔽。遮蔽圣殿内墙的木板上,穿插雕刻着基路伯和棕树。
41:18 墙上雕刻基路伯和棕树:在主要的建筑或装饰品上进行雕刻是东西方的共同点。有些人认为这些雕刻是从巴勒斯坦的考古学遗物中发现的象牙雕刻,但更有可能是如所罗门圣殿雕刻那样镶金的雕刻(王上6:29-32)。
41:19 这边有人脸……向着棕树:这里的基路伯与以西结异象中的基路伯有些不同。在1章中基路伯的形象如人、狮子、牛、鹰,但在本节中只描述了人和狮子的形象。人的形象象征理性和智慧,狮子的形象象征能力和勇气。他们各自象征胜利和凯旋的棕树,这表明他们有信心战胜黑暗的势力,拥有胜利的确信。圣徒作为基督的精兵,在与撒但的属灵争战中,当持有刚强壮胆的心和得胜的确信(弗6:10-17;提后2:3)。
41:22 坛是木头作的:历史上所罗门圣殿和所罗巴伯圣殿的院子中央,都有铜作的大祭坛。以西结在异象中,圣殿里也有类似的祭坛(40:47;43:13-17)。如本节的描述,至圣所前面有一木头做的坛,这与所罗门圣殿中的金香坛相对应。但是,为了不致让木坛被火焰烧掉,是否镶了金就不太明确。格外关注所罗门圣殿和以西结圣殿关系的人采取这些主张,而有些人却认为此坛象征基督的十字架之死,所以只是用木制的(彼前2:24)。耶和华面前的桌子:有些人把木祭坛视烧香的香炉,但有些人却理解为纯粹的桌子,即摆陈设饼的桌子。若是后者,那么每当安息日时就摆设十二个陈设饼。
41:23-24 如果要进至圣所,就得通过圣殿门、廊子、圣所之间的门、至圣所和至圣所之间的门。这些门的作用是隔断外部的视线,更加重要的是只有通过此门才能进入神的圣殿、圣所、至圣所。圣所和至圣所的门上雕刻着基路伯和棕树,与圣殿内部的墙上所雕刻的相同。这强调神的圣洁及来到神面前的人都当圣洁。
—《精读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