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记导论-《精读本圣经注释》
以斯拉记导论-《精读本圣经注释》
1:1-4 居鲁士的布告令:这部分与历代志下最后两节内容相同。根据这一事实,有些学者主张以斯拉,尼希米书及历代志上下都出自一人之手。本书作者重复记录这一内容,可认为只是为了特意表明以斯拉书的故事,在年代上连接历代志下的内容。关于犹太人归回,请参照本书绪论中的“被掳归回的属灵意义”。
1:1 波斯王居鲁士元:居鲁士是B.C.559到530年期间,打下波斯帝国基础的伟大征服者。2000年之前,以赛亚称他为“神的牧者”(受膏者)(赛44:28;45:1)。这并不是对他信仰状态的描述(赛45:5),而是指他在以色列史中为神使用的工具。 要应验藉耶利米……:耶利米多次预言犹太人将经历70年之久的巴比伦俘虏生活(耶25:11,12;29:10)。B.C.605,犹太人第一次被掳到巴比伦(王下24:10-17;但1:1),而第一次归回是B.C.538,俘虏期间共70年。 下诏:2-4节中下诏的内容是由犹太人的希伯来语记录的。此后,约20年后的大利乌一世时期重新发现的6:3-5的抄本,是由亚兰语记录的。
1:2-3 根据著名的文物——居鲁士之书版(The Cylinder of Cyrus)的记载,居鲁士王不仅向巴比伦的主神玛尔杜克(Marduk)起誓认真遵守其义务,而且也向被征服民的神表示敬畏。居鲁士之前的王,都把被征服民的神当作战胜记念品。当时完成天下统一的居鲁士王在外交政策上施行了怀柔政策,允许百姓尽情享受敬拜的自由。陷于多神论思想的居鲁士王,认为若自己那样善待他们,这些神也会为他向他所事奉的神祈求。根据约瑟夫说,居鲁士发现赛44:28中记录的关于自己的内容后,热切盼望预言成就。在诏书中居鲁士似乎信仰耶和华,其实这只不过是怀柔政策罢了。但是神利用这种历史情况,进行了自己的救赎史事工。 天上的神:此句在旧约中共出现22次,其中17次出现在拉、但、尼等书中。在耶路撒冷…神的殿:?“耶路撒冷”和“圣殿”是本书和尼希米书的中心概念。居鲁士的下诏没有局限于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也包括过去被掳到叙利亚的以色列10支派的后裔。北国以色列经历俘虏生活,当时已长达200多年了。
1:4 本节出现了刺激敬虔犹太人所关心的两个表现。一是“剩下的人”,这与以赛亚信息中,不断出现的“剩下的人”思想有密切关联(赛10:20以下)<9:8,关于余剩者思想>。二是“金银”,这使我们联想到出埃及当时(出12:35),“那地的人”指与被掳的犹太人一起生活的各地区本土人。
1:5-11 以色列百姓的反应:对下诏的反应,未达到所预想的。在12支派中,除了犹大和便雅悯支派的族长表示强烈反应之外,剩下10个支派几乎没有反应。以以法莲和玛拿西支派(代上9:3)为首的几个支派中的热心之人参与了归回。大部分犹太人希望留在波斯的理由可能是因波斯帝国的宽大政策。其实,他们作为耶和华的子民,更安逸于现世的安乐,而不是持守信仰的纯洁。
1:5 族长:古代按照姓氏形成的大家族。族长指大家族中的最早的长子(10:16)。
1:6 犹太人中大部分人决心定居于巴比伦,其中只归回了约5万人左右(2:64,65)。于是希望定居的犹太人处于帮助归回者的地位。而且,好象外邦人也为归回者献了礼物。
1:7 当时有一风俗是征服者掠夺非征服者神像。当时认为,对某一地区的战胜,理解为自己事奉的神战胜了那地区神。由于以色列没有象征耶和华的神像,所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把圣殿的器物代替神像掠去了。这些器物中,居鲁士当时未归还的,等到B.C.518左右大利乌一世时期重建耶路撒冷圣殿时才归还(6:5)。其实,B.C.586,耶路撒冷沦陷时包括约柜的圣殿重要器物都已被毁(王下25:13)。“自己神”其意义是“他的神”而不是“他的众神”。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虽然是多神论者,但对其中的“玛尔杜克”神尤其虔诚(但1:2)。
1:8 米提利达:是波斯语,意思是“献给米提拉”或“从米提拉领受”。米提拉是波斯的神,主后2世纪左右也广传于罗马军队中。首领(prince)也指“方伯”,在波斯帝国内,相当于治理各地方的总督职位,“巴萨”可能如犹大初期省长所罗巴伯的巴比伦式的名字一样(比较,但1:1)。他是奠定新圣殿根基的人(3:8;5:2;亚4:9)。他不仅是恶王约雅敬(别名,尼哥雅)的敬虔的后裔(代上3:17-19),也是基督的父亲约瑟的祖先(太1:12)。当时他可能是被掳的犹大百姓的头目,所以自然成为犹大被掳归回初期首领。
1:9-10 虽然在政治上,犹大曾要毁灭,但现在因着圣殿器皿的重新回收,圣殿得到恢复,并且重新找到了所谓“祭司之国”的面貌。于是一直到新约时代耶稣的降临,作为旧约时代的传承者,以色列好不容易维持了其血脉。
1:11 亚述和巴比伦征服者搬运战胜品时,详细拟定了战胜品的明细。9,10节中的物品总数,只是贵重而大的器皿的数字,所以与本节不同,是2,499个。
—《精读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