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罗西书第一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罗西书第一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歌罗西书第一章
1:1 保罗未过歌罗西教会(2:1),也非由他亲自建立(1:4,7-9)。他在信首的问候中自称为“基督耶稣使徒”(参林前1:1),因为错误的信仰已侵入教会生活(例如2:4,8),他凭神所给的作外邦人使徒的权柄,写信予以揭露并纠正(参弗3:1-12)。信中提到他忠心的同工提摩太,现在与他为伴。提摩太的名字出现在保罗不少其他书信中,且多赞扬,与保罗亲同父子(林前4:17;腓2:19;帖前3:2)。提摩太是小亚细亚一带教会都熟悉的“兄弟”,甚受敬重。现在与他一同问候受信的教会,说明此信虽非二人联名(信中经常用“我”;4:18且用“我保罗”),但里面说的话有提摩太可作见证,决非他一己私见。
1:2 当日信牍的体裁,在信首同时书明写信与受信人的名字,然后才是问候语;不象中文尺牍,写信人的名字到信末才署上。保罗采用这格式,但融化于基督信仰中,称自己为奉差遣传信息的人(“使徒”),称受信人为分别为圣归入基督的人(“圣徒”,参林前1:2注),又是忠心侍奉神的亲同手足的弟兄。“恩惠平安”:参《以弗所书》1:2注。
保罗一开头就强调“圣徒”与“忠心的弟兄”,是要受信人明白,圣洁的生活、与基督的联合和对神的尽忠,是信徒能坚守真道抵抗邪恶力量的坚固基础。
1:3 保罗书信的一个特色,就是在信首总不忘记感谢父神,同时也不放过对受信教会的美德或长处给予赞扬和鼓励(《加拉太书》是唯一例外,参加1:1注)。表示感谢虽也是一世纪希罗文化惯用的书信形式,但保罗把感谢归于“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感谢”也是本书的一个主题(12;2:7;3:15-17;4;2)。保罗因歌罗西的信徒在信心和爱心上的长进而感谢神,藉以激励读信的人对以巴弗带去并传给他们的福音真理忠实信守。
信心与爱心都是来自神,圣经从不为一个人的有信心与爱心而感谢这个人。
1:4 保罗简单问候过后,立即转入主题,也就是以巴弗带来的消息。他先提到歌罗西信徒已有的美好体验,也是构成基督徒品质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信心”、“爱心”和“盼望”。《林前》13:13指出信、望、爱是信徒永存的美质(参该节注)。但这些都来自神,人不可以自夸。信心须活在基督里,基督才是赐人生命的源泉。信心藉爱心而彰显,有信心的人须能在实际生活上关心爱护神家里的众信徒。
1:5 这“盼望”不是幻想而是可靠的实在。盼望是福音真理的一部分,不可因假教师要他们把目光放在眼前,便放弃福音信息中有关救赎的未来一面。因为神“在万古之先”就应许了永生(多1:2)。这才是真福音。
1:6 真福音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适用于普天下的人,这是福音之为真理的凭据,也是来自神的证明。歌罗西人所听到的真福音无论传到那里都同样有效,无论是谁听了接受都同样得救;不象假教师所传的道理,得救只限于有特别慧根的人。
保罗指出基督的福音象神应许亚伯拉罕后裔一样(创22:17-18),已在各地迅速增长。事实证明,五旬节圣灵降临后三十年,福音已传到罗马帝国全境(23节;罗1:8)。这福音极可能是他在以弗所居住的三年中,从他习道的以巴弗带去传给歌罗西人听的(4:12-13;徒19:10)。
1:7 以巴弗是歌罗西人(4:12),曾在歌罗西传讲福音并可能建立当地的教会,也可能曾在附近的老底嘉和希拉波立传道(4:13)。他来到罗马,把歌罗西教会的情况告诉保罗,后者才写此信(4:8)。他此时可能与保罗同工(“一同作仆人”可以解作一同作基督的仆人),也可能与他一同被囚(见《腓利门书》23节)。保罗称他为“忠心的执事”,是保罗在奈古士河谷传福音的代表(参〈参考资料〉),忠于所托。歌罗西人从他学与保罗亲自来传无异。
“以巴弗”为“以巴弗提”的缩写,溯源于希腊爱的女神“爱弗提”:可见以巴弗本为异教信徒。这个以巴弗和腓立比教会的以巴弗提(腓2:25;4:18)不同,不可混淆。
1:8 以巴弗带来的消息有好的一面,“因圣灵所存的爱心”当指歌罗西教会对保罗的殷切关心和问候。他虽未见过这间教会,却因有圣灵在人心里所生的互相关怀,让他可以说:“我愿意你们晓得我为你们…没有与我亲自见面的人,是何等的尽心竭力”(2:1)。对这间刚建立而且在长进中的教会,他必须提醒他们留意假教师的“花言巧语”,坚守真道,不为所惑(2;4,8)。
1:9 本节至11节是保罗的祷告,鼓励受信的人去行他求神帮助他们做到的事。“诺斯主义”在第一世纪侵入新生教会中,倡言人的得救靠智慧悟性,不是信心,更非行为;认为有此智慧便能深入明白神的事。保罗在这几节中,可能和了一些假教师用的名词术语来护卫真道,予以反击。
他指出“知道”(原文为epignosis,有“认识”、“知识”、之意)不能脱离神的旨意而独立。真正对神的认识要有顺服神的行事为人来配合,不能单凭推理,光讲抽象的理论。“智慧”(原文sophia)与“悟性”(原文sunesis,有“了解”的意思)也是与生活上的实践密不可分的。信徒实际上可以随时祈求圣灵的帮助,得到正确方向和规范。“属灵的”不是一个好听的字眼,而是生活上实践上的需要。“知道”、“智慧”与“悟性”都实现在基督身上,人可以藉圣灵得到这些美好品质。
1;10 有了这些属灵的好品质的人,在道德与灵性上的可以达到三个标准:1,行事为人够得上被称为基督徒;2,在与神的关系上,做任何事都可以符合祂的心意;3,结出好行为(善事)的果子来,并且增深对神的认识,越来越能感染影响他人。信徒有了合乎神心意的生活,教会才能在社会中见证荣耀神。
1:11 “忍耐”与“宽容”是信徒应结的善果(加5:22-23),也是面对困难与逼迫时需要的好品格。“忍耐”是对逆境而说的,是对外来压力的坚忍不屈;“宽容”是以恢宏的心胸对待磨炼我们自制力量的人。不问邪恶的力量多大,靠着握有权能的父神,信徒性能力上加力,而且凡事都喜乐,不灰心、不丧胆,去战胜要把他们掳去的敌人(2:8)。
1:12 本节至20节为保罗向信徒发出的号召,要他们都能高举基督,做到完全的地步,配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
“得基业”是神最早对亚伯拉罕的应许,赐他和后裔可得迦南地为业(创13:14-17)。保罗用旧约的典故来描写新约时代的教会。基督信徒今天已有比迦南更美好百倍的基业,能“在光明中”与众圣徒同列,这是信徒共有的存在天上的盼望(5节)。“光明”是圣洁的象征,也代表真理(林后4:6)、爱(约壹2:9-10)、荣耀(提前6:16)与生命(约1:4)。神是光,信徒也应作光(约8:12;弗5:8;约壹1:5)。黑暗是邪恶力量的表征,是光明的反面(13节)。
也有人把天使包括进“光明”中的众圣徒中,认为保罗针对歌罗西教会中敬拜天使的倾向(2:18),要信徒明白,他们作为神国的子民;有一天会象天使一样得见神面,地位不输天使。《林前》6:3且说到那一天,信徒要审判犯了罪的和听命脉的天使。
1:15 本至20节可能是初期教会的一首诗歌,颂赞基督超越的地位。15-16节赞美基督为创造主,万物藉祂而造,宇宙的命运握在祂手中。17-18节上半,说明基督时结合全宇宙的力量,也是万有之首。18节下-20节,赞美主基督藏有父神一切的丰盛,祂复活完成了神的计划,世界历史有了新的开始,也藉着祂的救赎大功,人得以与神和好。
本节至16节简洁综述了新约有关基督位格的教训。神是个灵,人不能见到祂,唯有藉着祂的儿子基督耶稣将祂表现出来(林后4:4-6)。“像”是“代表”也有“显明”的意思。“爱子是…神的像”不是说神就是这个样子,而是说神取得人的形像后是怎么一个样子。基督是在人的世界中彰显神。祂存在于一切造物之先。“首生的”不是说基督为神造物,而说一切灵界的力量和万有都是藉祂而造。“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概指天使,在诺斯底异端中,天使地闰甚高。保罗指出,天使仍被造物,是藉基督而造的。
不但如此,基督也是创造的目的,整个宇宙万物都是为祂而造;祂才能结合万有于一身,一人钉死十架,使神与全人类和好。
1:17 本节至18节前半指出基督是万有秩序的主宰,存在于万物之先;是祂的力量使万有得以运行不息。基督统治全宇宙,教会是祂的身体,是祂所拯救的新子民生活在祂爱里的那个“国”,祂是教会的头。
1:18-19 基督是重生得救的新人类之始。亚当是旧人的元始,因犯罪使全人类陷在罪中,带来了死亡和必朽的身体。基督从死里首先复活,历史上虽也有死而复生的人,但仍旧死了(王下4:35;路7:15;约11:44等);唯有基督是第一个从死里复活而又带球撞人着荣耀的身体的,是新造之人的元始,父神一切的丰盛都在住在祂里头—具有神完整的特性,具有神所有的权能和本性。(诺斯底主义认为神的全备的丰盛流贯于天地之间,藉着“天使”、星宿之灵等来左右人的命运,控驭人的生命;因此神非人类命运的唯一控有者,基督只是诸灵之一,是一个高等级的受造物,人类因此须敬奉这些住在星宿中的诸神。保罗斥此种想法为“世上的小学”,肤浅不堪。)
1:20 神藉着主基督“叫万有…与自己和好”,不是说基督在十架上的死已经救赎了一切的人。圣经清楚教训我们,只有相信的人才能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亚当犯罪,神人和好关系断绝,世界陷入败坏中(罗8:19-22)。基督替死赎罪,人神得以和好,也在原则上恢复了物质世界的和协,整个物质世界要到主再来时才能真正恢复原有美好秩序。
但基督和好的大功包括全宇宙(“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祂在十架上得到的胜利已归服一切邪恶的力量,这些背叛的力量现在也可因基督的流血牺牲,与神恢复“和好”。有一天可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弗1:10)。参《罗马书》8:38-39,及本书2:15及注。
1:21 主基督所成就的全宇宙的和好,也是一切与神隔离了的个人的福音,包括歌罗西人在内。他们心里也曾与神为敌、拜偶像、顺从肉体的私欲,行种种的恶事悖逆神。这种神隔绝而有的绝望情况,迫切需要基督救赎的恩典。
1:22 人与神和好的结果产生了信徒品性上的彻底改变,愿意得神的喜悦,行事为人对得起主(10节),在神面前圣洁而无瑕疵,不再受到责备。本节可译为“现在,祂藉着基督肉体的死,叫你们与祂和好,使你在祂面前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
1:23 信徒得到这种新地位,不等于说从此有了保障,可以不必注意行为。保罗警告这种自满,劝信徒必须在真道上继续追求圣洁,坚定不移,不可被异端引诱,离开所信。
“传与普天下万人听”是指福音的普遍性,不分阶级、种族,都可以得听;不象假教师所传的神秘的道理,只有一小部分人才有资格接受。保罗指出他也是传这福音的使者,就象以巴弗和推基古都是基督忠心的执事(1:7;4:7)。他们牧养歌罗西教会的地位显然正受到异端的攻击,保罗说他“也作了这福音的执事”是要读信的人明白,这二人是与他一同侍奉主的,是可信赖的忠心同工。
1:24 保罗传福音到外邦受尽苦难,此处所说的“受苦”当指坐监。
基督徒受苦可以补满基督受苦的不足(“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难道基督为救赎世人而受的苦不完全,有欠缺吗?我们可从医学的发明中来认识此事。科学家发明了治病新药,仗只打了一半。有了新药当然是大居功,但要人彩新药需要克服多少无知、成见、敌视和反对,是一场持久的战斗。从这比喻来看,比较容易明白基督救赎大功和信徒参与的关系。基督救赎的大功是完全的,完成了。祂忍受了十字架的痛苦,战胜了死亡。但基督为人完成的工作必须传扬开去,靠基督得救的好消息应让大家知道。完成传扬的任务必须付出代价,传的人要牺牲、受苦、殉道,为此而抛弃生命。这一切可以说是基督受苦(患难)的“补满”。要是没有传扬,基督为世人所完成的奇妙救赎,人何能知道。
基督来到世间,牺牲受死,让世界变得美好,让世上男女不只有救恩、得赦罪,可以与神和好,也可以过健全、幸福、自由,和平的神国子民的新生活。这是基督救世的目的。许多基督徒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付出了代价,在这件事上,我们可说,是在“补满基督的缺欠”。一切为所信的真道,为人类幸福而受苦的人,都是在分担基督所受的患难,填补基督受苦的不足。使徒彼得所以说,“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要为有此荣耀而欢喜(彼前4:13)。
1:25 要神的道理圆满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努力传扬。保罗作使徒的责任,是要把神的道理广传。他既是“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的管家”(参林前4:1及注),他有责任照顾各处的教会,包括歌罗西在内。
1:26 “奥秘”在此指外邦人也包括在神救赎的计划中,基督不只为犹太人死,也为普世的受死(参弗2:11-22)。这本来隐藏的神的旨意现在已向一切信祂的人显明。“圣徒”指与基督联合分别为圣的基督信徒。
1:27 外邦人一样可以得到神的大爱,基督一样可以成为他们心里的盼望。人已失去的荣耀可以恢复。旧亚当在乐园里失去的,新的亚当基督已经取了回来。犹太人与外邦人,只要是信徒,都可以得到这荣耀的盼望。
1:28 “传扬”是宣扬基督也拯救外邦人,都可以作神国的新子民的佳音。“劝戒”是督导信徒不可偏离正道;“教导”是把福音真理解明,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基督里完全成长。(诺斯底派的人和神秘教派用“完全”来形容已经得到他们所夸口的奥义或慧识的人。保罗指出在基督里的人人可以成为完全。
1:29 保罗用“劳苦”、“尽心竭力”来描写他的侍奉工作。“劳苦”不单指他亲力作工(徒18:3),也指他为牧养教会的事劳心劳力(罗9:2;林前9:12等)。“心心竭力”的原文含有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取胜的努力。保罗是用这种精神来传扬、劝戒和教导的,好把人完完全全引到神面前。
—《启导本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