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提摩太前书第一章-《圣经注解-黄迦勒》

提摩太前书第一章-《圣经注解-黄迦勒》

提摩太前书相关章:

提摩太前书第一章

壹、内容纲要

【神的工人所该有的认识】
一、事奉的能源──神的恩惠怜悯平安(1~2节)
二、事奉的警惕(3~11节):
1.不可传讲异端(3节)
2.不可听从荒渺无凭的话语(4节)
3.不可偏离爱而去讲虚浮的话(5~6节)
4.不可随自己的意思讲说道理(7节)
5.不可自义并滥用律法(8~10节)
6.不可违背神福音的原则(11节)
三、事奉的榜样(12~16节):
1.出于基督的分派并加力──因有忠心(12节)
2.由于基督格外丰盛的恩典──使有信心和爱心(13~14节)
3.蒙了基督的怜悯──使罪魁成了信徒的榜样(15~16节)
四、事奉的目的──尊贵荣耀归神(17节)
五、事奉的使命(18~20节):
1.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18节)
2.打仗的装备──常存信心和无亏的良心(19节上)
3.丢弃良心的鉴戒(19节下~20节)

贰、逐节详解

【提前一1】「奉我们救主神和我们的盼望基督耶稣之命,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
〔原文直译〕「奉神我们的救主和基督耶稣我们的盼望的命令,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
〔原文字义〕「使徒」奉差遣者,使节,特使,大使。
〔文意注解〕「我们救主神和我们的盼望基督耶稣,」『我们救主神』这个源自旧约的称呼(申卅二15;诗廿四5;一百零六21;赛四十三3;四十五15,21;六十三8),在保罗的书信里仅用过六次,且集中在所谓『教牧书信』(提前一1;二3;四10;多一3;二10;三4),表明神是救恩的源头,而救恩的终极目的乃是为着成就祂的旨意。
『基督耶稣』意指道成肉身的耶稣,就是神的基督(弥赛亚);『我们的盼望基督耶稣』意指主耶稣所成功的救赎,使我们有分于神的救恩,而这救恩给我们信徒带来『永生的盼望』(多一2原文),所以基督耶稣自己成了我们的盼望(参西一27)。
「奉…之命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命』指命令;在别的书信中,保罗自称奉神的旨意(参林前一1;林后一1;弗一1;西一1),此处改为『命令』,含意比旨意更明确,他似乎有意要藉此强调他的教训具有神授与的权柄,和那些出自人的异端教训完全不同。
『基督耶稣使徒』按原文是『基督耶稣的大使』,是在地上代表基督的人。保罗在这里表明他作使徒的身分,对受信者提摩太来说,似乎没有必要,因为提摩太深信保罗是基督的使徒。不过,从信末问安所用的复数词『你们』(参六21)看来,保罗有意让提摩太向以弗所教会公开诵读本封书信,因此在此强调他的使徒身分。
〔话中之光〕(一)不但那执行救赎大工的基督是我们的救主(提后一10),并且那设计救赎大工的神也是我们的救主。
(二)神是我们的『救主』,因为神爱我们,将祂的独生子赐给我们,叫祂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我们的罪,把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三)基督耶稣是我们的盼望,因此我们乐于接受祂的命令,奉祂差遣到各处去(『使徒』原文意思)事奉祂。
(四)本节说出福音的五大要项:(1)创造并审判万人的『神』;(2)设计并预备救恩的『救主』;(3)降世成功救赎的『基督耶稣』;(4)祂是所有人类的『盼望』;(5)信徒传扬福音乃因奉祂的『命令』。
(五)基督徒是奉神和基督之命令而行事的人,所以我们的生活为人,应以完成所托付的使命为目标,并为此甘心付上代价。
(六)许多传道人自己不顺服神的命令,却喜欢强调他们具有从神来的属灵权柄,而要别人顺服他们。这种属灵权柄,只会将人带到错误里面去。

【提前一2】「写信给那因信主作我真儿子的提摩太。愿恩惠、怜悯、平安从父神和我们主基督耶稣归与你!」
〔原文字义〕「提摩太」尊敬神,荣耀神;「儿子」孩子,孩童。
〔文意注解〕「写信给那因信主作我真儿子的提摩太,」『因信主』原文是『在信仰里』,意指在信仰的领域里,越过了天然肉身的差别,而在属灵的生命上产生了联结的关系;『真』字表示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并非出于形式的认养,乃是出于属灵生命的蕃衍;『儿子』原文不是采用一般儿子的字,而是指幼儿或孩童,表示保罗对他爱护之情。
从这句话看来,提摩太应该是保罗传福音所结的果子(参林前四15)。
「愿恩惠、怜悯、平安从父神和我们主基督耶稣归与你,」保罗惯用的问安语只提及恩惠和平安(罗一7;林前一3;林后一2;加一3弗一2;腓一2;西一2;帖前一1;帖后一2;多一4;门3),这里特别加插了『怜悯』,可能与他自己蒙恩的见证有关(参13,16节);『怜悯』乃指在人的光景不配蒙恩的情形下,却因着怜悯而得到了。保罗的意思是说,若非蒙了怜悯,像我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得救,也不可能服事祂。
『怜悯』乃是『恩惠』的根源,而『平安』则来自『恩惠』。这里将怜悯放在恩惠和平安之间,说出怜悯不但是恩惠和平安的开端,也是继续蒙受恩惠和平安的因素。
〔话中之光〕(一)信徒们彼此在同得一样宝贵的信心(彼后一1)里所带来的关系,远比在肉身情谊里的关系密切,且持续直到永世。
(二)『尊敬神』(提摩太原文字义)的人才能蒙神敬重,多多赐给恩典、怜悯和平安。
(三)我们今天在基督里所享受一切属灵的福气,都不是我们所配得的,全都是因着神的怜悯临及了我们。
(四)若非神的怜悯,无论我们本身有何条件,也难能成为一个受托付并且忠心到底的事奉者。
(五)保罗一再把基督耶稣与神并列(参1~2节),在本节又称耶稣为『主』,可见基督耶稣与神是同等的(腓二6)。
(六)基督徒不单在基督里与神相和(罗五1),也在基督里获得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腓四6~7),因此也有责任追求彼此之间和睦同居,平安相处(罗十二18;十四19;弗四3;太五25)。

【提前一3】「我往马其顿去的时候,曾劝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嘱咐那几个人不可传异教,」
〔原文字义〕「传异教」不同的教训,别样的教导,讲说不同的话。
〔文意注解〕「我往马其顿去的时候,」『马其顿』为罗马帝国一省份,其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希腊北部。从本句我们推测保罗是在马其顿境内写了这封书信。
「曾劝你仍住在以弗所,」『以弗所』为小亚西亚省的首府;本句不但暗示提摩太当时正在以弗所,也透露给我们知道,保罗在他第一次被囚罗马获释后,曾到过以弗所访问教会,虽然他曾向以弗所的长老们预言他们不会再见他的面(参徒二十38)。保罗很可能是从以弗所往马其顿去的。
「好嘱咐那几个人不可传异教,」『嘱咐』为一军事用语,意指传达命令;『那几个人』虽然没有指明是谁,但提摩太和以弗所信徒们必然心知肚明;『传异教』原文是传讲不同的教训;意指传讲与保罗的福音(参11节)不同的道理。
〔话中之光〕(一)保罗对那几个人没有提名道姓,可见他宅心仁厚,仍给他们悔改的机会;我们也当尽可能为别人设想,非到不得已的地步,总要给人留些余地。
(二)神的工人首要任务是为真理打仗,当在教会中发现有违反真理的不当言论时,便须要挺身而起,指明其错误,并禁止继续散发。
(三)『异教』原文乃是『别的』,意思并非仅指别的宗教和异端,乃是泛指所有不是单纯、准确的,不以基督为中心的话语和信息。
(四)任何人若传讲与圣经的福音真理不同的道理,就是传异教,是传别的福音,他就应当被咒诅(加一6~9)。
(五)有些自大的教会领袖,引用本节经文来指控别人传讲不同的教训,禁止他们在教会中讲话。这是断章取义地引用圣经,不足为训;因为所谓的『传异教』,是指对信仰有害无益的言论(参4节)。

【提前一4】「也不可听从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这等事只生辩论,并不发明神在信上所立章程。」
〔原文直译〕「…并不能帮助人了解神在信仰上所作的安排。」
〔原文字义〕「辩论」辩驳,猜疑;「章程」管家职分,安排,分配,分粮。
〔文意注解〕「也不可听从荒渺无凭的话语,」『荒渺无凭的话语』指各种虚构或无法证实的故事和传言,包括含有犹太教色彩的无稽教训,以及含有诺斯底思想的种种神话传说。
「和无穷的家谱,」『家谱』原指追溯先祖各代人名的族谱,故有些解经家们认为是指对犹太人列祖家谱的探索及解释,藉以从中建立人的身分及地位,但以弗所教会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外邦信徒,当不至于对犹太人的世系感兴趣。保罗的意思或系指犹太教古人的遗传,即一代过一代相传下来的各种传统观念和作法(参太十五1~9)。
「这等事只生辩论,」『只生辩论』原文意思是:『只能激发无益的臆测』;传讲上述与福音无关的事,只能激起各样凭空猜想的议论,各执一端,争论不休,永无止境。
「并不发明神在信上所立章程,」『发明』原文无此字,是翻译时加上去的助语,意指帮助人了解;『信』指信仰或信心;『章程』指在神的家中以信仰为领域的运作和安排。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在信仰的知识和见识上应多有追求(参腓一9~10;西三10),但千万不要落入一些穿凿附会、毫无实据的说法里面,因为它们对于基督徒的信仰并无帮助。
(二)今天基督教中的异端和极端运动,多半喜欢虚造一些灵异故事或现象,加上一些揑造的见证,再附以圣经中的只字词组,就把许多信徒骗得团团转,心甘情愿地奉上金钱、时间、才智,甚至自己的身体,以为是事奉神。
(三)新约时代神与我们的关系,不问种族,不分出身,乃问我们各人的行为和存心(参罗二6,28~29);一切肉身的差异,都不可带到教会中来。
(四)『无穷的家谱』不仅指家世和出身,也指世代相沿的传统观念和作法,它们往往会成为蒙蔽我们心眼的帕子(参林后三14~15),使我们看不见神所要给我们崭新的启示与带领。
(五)要紧的不是『人』怎么说,而是『神』怎样讲;不是出于人的学问,而是出于神的圣经。凡是圣经所没有记载或启示的道理,我们都不可贸然采纳。

【提前一5】「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
〔原文字义〕「总归」终极,结局,最后宗旨;「爱」神圣的爱,无私的爱,完全的爱(agape)。
〔文意注解〕「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命令』与第三节的『嘱咐』同字,但这里是名词,而那里则是动词。保罗禁止人传异教(参3节),此项命令的终极目标乃是爱,正如神向人赐下各种命令,其动机乃是因着祂爱世人,其结局也是要叫人得着祂的爱。
「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心』是魂所在的地方,一个人之魂的表现乃由心发出,故中文又称思想、情感和意志为心思、心情和心志(或心意);『清洁的心』就是清心(太五8),指动机纯洁,心里没有掺杂,除神之外,别无所求所慕(诗四十二1~2;七十三25)。
『良心』就是『是非之心』(罗二15),是神特意为人创造的一项功能,用来规范人的言行。当人的言行踰矩,良心就发出定罪和不安的感觉;当人的言行中规中矩,良心就有平安的感觉。
『无亏』有二意:一是无缺损、不亏欠,二是敏锐、良好;『无亏的良心』意指行事为人通得过正常良心的评审,毫无不安或定罪的感觉。
「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无伪』就是没有虚假;『无伪的信心』指真信心,不是装模作样的或出于人造的信心,因为主耶稣才是我们信心的的创始成终者(来十二2)。
〔话中之光〕(一)在圣经中,神对我们的一切命令,其基本原则乃是爱:一面是向我们显出神的爱,一面是要我们更爱神。
(二)任何的道理教训,如果叫我们不能更清楚认识神的爱,也不能引导我们生发爱心,反而激起争论、敌意甚至怨恨的,必定不是出于神的,也不是根据圣经的。
(三)神话语的『总归』,乃是那位是『爱』的基督,并祂在人身上的属灵实际──『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和无伪的信心』
(四)『爱』是基督徒内涵的外证。人内里若有『清洁的心』,就必将神的旨意放于首位;若有『无亏的良心』,就必依从神的标准,立志让自己的道德操守受祂的规范;若有『无伪的信心』,就必能单单倚赖神,真诚信靠。
(五)认识神的路乃在于有清洁的心,因为清心的人必得见神(太五8);我们的心若不单纯,整个人就会陷入黑暗里(太七23),看不见人生的正路,当然也就摸不着那爱之源头的神,也就没有爱心了。
(六)撒但常利用许多的道理和事物来诱惑我们的心,使我们失去向着主那纯一清洁的心(林后十一3),连带也叫我们向着人的爱心越过越冷淡了。
(七)世人常在别人面前夸说他们作事凭着良心,其实他们所凭的良心是有亏的良心、或者根本是丧尽感觉的良心。
(八)基督徒的良心既经过主宝血的洗净,理当有活泼、新鲜和敏锐的感觉;我们若能事事凭着良心的感觉而活,就必能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九)我们信徒应当养成一种习惯,当发现自己有了过失或错误,总要立即对付掉,好叫良心里面没有一点亏欠和定罪的感觉。
(十)良心甚么时候有亏,我们甚么时候就不能坦然无惧;因为『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约壹三21)。
(十一)我们一不能向神坦然无惧,我们与神的交通,就立即有了隔阂。良心一有亏欠,交通就也亏欠。神乃是按着我们良心的程度,而与我们交通。
(十二)良心的亏欠,是最会拦阻直觉上与神交通的。因为『我们的心若责备我们,神比我们的心大』(约壹三20);我们良心所定罪的,神也必定罪。
(十三)良心是我们信心的机关。无亏的良心和无伪的信心,是分不开的。良心一有亏欠,信心立即衰弱(参19节)。
(十四)我们属灵的程度增加多少,我们良心的锐利程度也随之而增加多少。如果是良心的感动,只怕不多,不怕太多。良心是神的制动机。它告诉我们以为某地方已经发生毛病了,应当修理后再行。我们如果肯听,就免得后来拆毁更多的工作。
(十五)当基督徒的灵命长进到一个地步时,就良心所作的见证,和圣灵所作的见证,几乎都是一致的。因为当良心完全受圣灵管治的时候,良心的锐利日甚一日,以致与圣灵所发的声音更为合拍。并且圣灵也就是藉着良心向信徒说话――『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罗九1)。
(十六)我们若要向人有无亏的良心,我们就必须先向神有无亏的良心。因为向神的良心一亏,向人自然也有亏了,所以凡要追求属灵生活的信徒,总当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彼前三21)。
(十七)我们不只当求向神无亏的良心,也当求向人无亏的良心。许多的事,在神前是可以作的,但是在人面前是不可以的。良心对人无亏,才能在人前有好的见证。
(十八)良心有亏,就外面的行为虽好,是没有用处的;良心无亏,就是有人误会或毁谤,也不要紧。因为『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彼前三16)。
(十九)基督徒在信心上可能自欺欺人:本来没有信心,却自以为有信心,或使别人误以为自己有信心,这叫作虚假的信心。
(二十)信心是一切属灵美德的根基。爱心是从信心生发出来的(加五6);当基督因信住在我们的里面时,我们的爱心才会生根立基(弗三17原文)。
(廿一)真信心必然会有信心的行为,而信心行为的表现,乃在于对弟兄有爱心(参雅二14~16)。

【提前一6】「有人偏离这些,反去讲虚浮的话,」
〔原文字义〕「偏离」不成一排列,没有瞄准目标,偏向;「虚浮的话」空谈,闲言。
〔文意注解〕「有人偏离这些,」『有人』指前述的『那几个人』(参3节);『这些』指构成爱心所不可或缺的素质──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和无伪的信心(参5节)。
「反去讲虚浮的话,」『虚浮的话』指『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参4节)。
〔话中之光〕(一)偏离了正确目标的道理,就是旁门左道。
(二)凡是离弃了属灵的原则──在爱里建造的妙道,而去讲那些似乎高深奥妙,却叫听的人摸不着边际的道理,都是虚浮的话。
(三)凡是缺少启示,专门钻研字句的教训,会引人偏离『基督是中心和实际』的道路,而进入虚浮飘渺的境界,任凭异教之风吹来吹去(参弗四14)。
(四)今天基督教的风气逐渐变成虚浮:传道人为了讲道而讲道,信徒们为了听道而听道;只顾道理是否中听,却漠视道理的实用性。

【提前一7】「想要作教法师,却不明白自己所讲说的所论定的。」
〔原文字义〕「讲说」说话,言谈;「论定」断言,切实地讲明,彻底的证实。
〔文意注解〕「想要作教法师,」『教法师』指律法的教师,相当于犹太教的文士、拉比(参罗二17~20),他们专门教导旧约律法以及历代相传对律法的解释,特别是注重在何事可作、何事不可作。
「却不明白自己所讲说的所论定的,」指讲的人自己不知所云,却好像知之甚详,口气非常坚定。
〔话中之光〕(一)在教会中,与其作一个字句的教法师,不如作一个凭灵事奉的新约执事;因为字句是叫人死,灵是叫人活(林后三6)
(二)自己在真道上没有扎实的根基,却又不肯下工夫钻研神的话,反而喜欢在众人面前高谈阔论,想要赢得别人的尊敬,结果是瞎子领瞎子,都要掉在坑里(太十五14)。
(三)作一个传道人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明白自己所讲说所论定的。对圣经一知半解,而凭私意讲解圣经,这是常见的现象。
(四)错谬的教导强调不可知的事情,却忽略那清楚可知的真理(参11节)。

【提前一8】「我们知道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
〔原文字义〕「合宜」合法,按规矩。
〔文意注解〕「我们知道律法原是好的,」『我们』不单是指保罗和他的同工,也泛指一切正常的信徒;『律法』指旧约律法。律法原是神所颁赐的,目的是为规范祂子民的行事为人,使与一般世人有所分别,所以律法原是好的(参罗七12)。
「只要人用得合宜,」『用得合宜』意指『合法地使用』,『按规矩使用』,也就是按照律法的本意,使用在正确的场合。
〔话中之光〕(一)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导我们到基督那里(加三24),所以律法原是好的。
(二)一件正确且良好的东西,必须加以正确且合理地使用,否则便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有害无益。同样的原则,圣经上的话是属灵且良善的,但若加以误用,也会产生不良的效果。
(三)今天基督教很多极端或异端的教训,都是仅仅抓住圣经上的某些话,而未顾及圣经别处另外平衡的话,或甚至无视圣经的本意,而创造出一些荒谬的道理来。

【提前一9】「因为律法不是为义人设立的,乃是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诚和犯罪的,不圣洁和恋世俗的,弒父母和杀人的,」
〔原文字义〕「不法」没有律法,在律法之外;「不服」不在其下,不服从,不受约束;「不虔诚」不敬虔,不尊神为神;「犯罪」不射中目标;「不圣洁」不圣,不分别归神;「恋世俗」凡俗的,行走俗路的,易受引诱的;「弒父母」杀父和杀母的(两个字);「杀人」谋杀人。
〔文意注解〕「因为律法不是为义人设立的,」『义人』指循规蹈矩、遵守律法的人。就着一方面来说,世上没有一个义人(罗三10);但另一方面,保罗曾自认『就着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腓三6),所以本句的意思是指律法不是为那些守法的人设立的。
「乃是为不法和不服的,」『不法的』指目无法纪的人,包括不知律法的人;『不服的』指知法犯法的人,不愿接受律法管束的人。
「不虔诚和犯罪的,」『不虔诚的』指对神不信、不敬的人;『犯罪的』指偏离神旨意的人。
「不圣洁和恋世俗的,」『不圣洁的』指不分别出来归神为圣的人;『恋世俗的』指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弒父母和杀人的,」『弒父母的』指殴打、忤逆父母,伤他们的心的人,包括事实上杀害父母的人;『杀人的』指谋杀别人的人。
〔话中之光〕(一)若是我们已经向主认罪,接受祂宝血的洗净,而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参林后五21),就不必再怕律法的定罪了,因为律法不是为义人设立的,我们可以安然。
(二)律法既不是为我们这些因信称义的基督徒设立的,所以我们已经从字句的律法得着自由了,千万不要再回头去受它们的挟制(加五1);凡是教导信徒要遵守旧约律法的,乃是由于不明白律法本意而有的教训。
(三)基督徒应被神的爱激励(参5节),而不是单被神的律法驱策。
(四)律法的要求,乃先叫人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然后才及于父母和别人;人对神的存心和态度不正,自然对人也就发生问题了。

【提前一10】「行淫和亲男色的,抢人口和说谎话的,并起假誓的,或是为别样敌正道的事设立的。」
〔原文字义〕「行淫」卖淫,男娼,淫妇;「亲男色」同性恋;「抢人口」拐卖人口,人口贩子;「说谎话」撒谎,作假见证;「起假誓」发誓自辩;「正道」健全的道理,健康的教训,纯正的道理。
〔文意注解〕「行淫和亲男色的,」『行淫的』指卖淫的男女;『亲男色的』指同性恋者。
「抢人口和说谎话的,」『抢人口的』指拐卖人口、迫其为奴或为娼的人;『说谎话的』指作假见证以陷害别的人。
「并起假誓的,」指为着表明自己清白(实际上并不清白)而发誓的人。
「或是为别样敌正道的事设立的,」『敌正道』指凡是不符健全纯正的道理教训的,也就是违背真道的;律法乃是为那些犯罪或背道的人而设立的,目的在显明是非曲直,使他们伏在神的定罪之下。
〔话中之光〕(一)律法原是为防止发生敌正道的事而设立的,但若用得不合宜(参8节),反而容易使人从正道上偏离出去,注意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这就成了舍本逐末,效果适得其反。
(二)任何一种道理教训,如果吸引人的注意力,使人从福音正道上偏离出去的,就是不健康的教训,也就是异端(参3节)。
(三)正道和异端的差别在于:一个是健康的道理教训,一个是不健康的;一个能滋润、医治、规正信徒,一个会将死亡的毒素注入信徒里面;一个有益于灵命的健康成长,一个有害于灵命。

【提前一11】「这是照着可称颂之神交托我荣耀福音说的。」
〔原文字义〕「可称颂」有福的;「交托」相信,信任,信托,托付。
〔文意注解〕『可称颂之神』指祂的所是和所作,配得我们的称颂;『荣耀福音』指福音的本质乃是神在肉身显现(参三16),亦即福音显明神的荣耀,故称它为『荣耀的福音』。
本节说明保罗对律法的界说(参8~10节),乃是根据神所托付给他的福音的精髓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他自己乱下定义的。
〔话中之光〕(一)我们信徒解释一项圣经真理,不可单凭我们个人的意见,乃要根据神所启示福音正道的内涵,小心求证。
(二)福音的内涵──基督耶稣,祂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来一3);福音的对象──众信徒,我们是彰显祂荣耀的器皿(罗九23)。这福音所显明的,真是何等丰盛的荣耀(弗一18)。

【提前一12】「我感谢那给我力量的我们主基督耶稣,因祂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祂。」
〔文意注解〕「我感谢那给我力量的我们主基督耶稣,」『那给我力量的』原文为过去式,指在他蒙恩得救之后,已过所有的境遇中加力给他的那一位,就是『我们的主基督耶稣』。
「因祂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祂,」『忠心』意指忠实可靠、值得信任;忠心乃是服事主最基本的条件(林前四2;太廿五21,23)。忠心的意思是,不自作主张,对主的话也不打折扣,主怎样说,我们就怎样作。
〔话中之光〕(一)别的宗教对其信徒只有要求,没有供应;但基督教是先有供应,后才有要求。这是基督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点。
(二)主不仅在外面派给我们工作使我们服事祂,更在里面加力给我们,使我们能尽职;祂托付工作,祂也成全工作。
(三)主耶稣对待我们,不是替我们除去『刺』──艰难的遭遇,而是给我们加力──『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十二8~10)。
(四)神对祂仆人的要求,不是他们的才干或能力,乃是他们的忠心;才干和能力是祂加给的,忠心是我们须要付上的。
(五)真实的事奉应当是出于基督的分『派』,而不是出于自己。

【提前一13】「我从前是亵渎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怜悯,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
〔原文直译〕「先前我是一个亵渎、逼迫、侮慢的人,然而…」
〔文意注解〕「我从前是亵渎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原文并无『神』、『人』、『人』等三个字,是中文翻译时加上去的;『亵渎』指言语得罪主;『逼迫』指行动反对主;『侮慢』指态度傲慢、羞辱主。本句话是指保罗还未信主时,因误解律法的本意,而采取敌对基督徒的立场,在言语、行动、态度上多方为难基督徒(徒廿二4),这在主耶稣看来,就是亵渎、逼迫、侮慢祂(徒廿二8)。
按照希腊原文,『亵渎』一词通常用于对神,而『逼迫、侮慢』则用于对人。保罗在这里将他从前毁谤主耶稣的事称作『亵渎』,表明他相信基督耶稣的神格。
「然而我还蒙了怜悯,」『然而』意指超越了正常的因果关系,并未因从前的恶劣情形而得到该得的报应;『怜悯』意指在对方不配得的情形下仍施以恩慈好待。本句是指保罗承认自己从前罪有应得,本该受神惩罚,但出乎意料,竟还能服事祂(参12节),原因无他,乃是蒙了怜悯。
「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时候而作的,」『不信』原文含有不顺从、不服的意思;『不明白』指无知。『不信』和『不明白』互相关连:一方面是因为不明白,所以才不信;另一方面是因为不信,所以才有这些无知的行为。
本句是解释保罗为甚么从前会那样作,但并不是说神不会过问人在『不信不明白的时候』所作所为;问题是信徒从前的罪行都已经由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替我们担当了,而不信的人却仍要担负他们自己的罪。
〔话中之光〕(一)在神的眼中看来,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并无所谓好人、坏人之分,我们从前都是得罪神的人。
(二)我们没有一个人配得神的救恩,我们都是蒙了祂怜悯的人,因为神有丰富的恩慈,祂愿意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罗二4;提前二4;彼后三9)。
(三)人越肯承认自己的罪污,就越能经历主的恩典(参14节)。
(四)一方面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也就是听见而明白基督的话来的;但另一方面,人若存心傲慢悖逆(不信的原文含义),即便听见了道,仍旧不能明白(罗十17~21)。

【提前一14】「并且我主的恩是格外丰盛,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
〔文意注解〕「并且我主的恩是格外丰盛,」『格外丰盛』原文是复合词,由『过于、在上』(over)和『更多』(more)两个字组成,形容主恩的极度丰足(superabundant,overwhelm,exceeding abundant);『丰盛』含有『满溢』的意思,指主的恩典并非像快要干涸的河水,乃像洪流般的漫溢。本句是解释他如今所以有完全不同的表现,乃是主逾格的恩典使然。
「使我在基督耶稣里有信心和爱心,」『在基督耶稣里』是形容信心和爱心的栽培并活动的范畴领域;『信心』和『不信不明白』(参13节)相对;『爱心』和『亵渎、逼迫、侮慢』(参13节)相对。
〔话中之光〕(一)神的怜悯(参13节)带来主的恩典,而主的恩典使我们有信心和爱心。怜悯和恩典是主的赏赐,信心和爱心是我们信徒的回应;藉此主与信徒之间有属灵的交通来往。
(二)基督徒的信心和爱心,并不是出于自己比别人好或比别人长进,乃完全是由于主特别的恩待(参来十二2;弗三17);我们一切所是和所有,无非都是从主领受。
(三)我们信徒衡量所蒙主恩的程度,不是根据外面所得物质的祝福,也不是根据境遇的平安顺畅,乃是根据信心和爱心的多寡。
(四)在基督耶稣里才有信心和爱心;我们甚么时候一离开了主,甚么时候信心和爱心就荡然无存。
(五)信心叫我们接受主(约一12),爱心叫我们享受主(约十四21,23)。更多的信心,将所接受的基督实化在我们里面(弗三17);更多的爱心,将所享受的基督彰显在我们外面(约十三35)。

【提前一15】「『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
〔文意注解〕「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基督耶稣』这词重在指那位是『神』的基督,成了是『人』的耶稣;『基督耶稣降世』意指道成了肉身(约一14);『为要』指明祂降世的目的;『拯救罪人』就是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
「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这话』包括两方面:(1)神子降卑自己,成为人的样式(腓二6~8);(2)降世的目的乃为拯救罪人(太九13;路十九10)。『可信的』指这事的真实性值得相信,特别重在指耶稣的神性;『十分可佩服的』指这事的动机和智慧实在令人感佩,特别重在指十字架的救赎。
「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罪魁』有两方面的意思:(1)最坏的罪人;(2)在罪人中居首位的。保罗在此并非像一般人『口是心非』地故表谦虚,他确实对自己以往的罪行深有悔悟,承认自己不配蒙此厚恩。
〔话中之光〕(一)主耶稣是神成为人,祂具有完全的神性。这是基督教信仰的重心,无可改变的真理。任何对祂神性的贬低或否认,都是出于不信的恶心。
(二)基督徒对于其他无关紧要的真理,可以包容别人有不同的看法;惟独对于主耶稣的神性,坚决不可让步。
(三)神为拯救罪人,甚至肯牺牲祂的独生爱子(约三16),并且设计了如此高超的救赎计划,实在叫人信服且拜服。
(四)任何人如果不是深切痛感自己已往的败坏,恐怕他对于救恩便没有太大的感受,对于救主感激的心也会因此淡薄,对于奔走基督徒的道路也就缺乏积极的动力了。

【提前一16】「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祂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样。」
〔原文字义〕「榜样」规范,印出模型,设下先例;「永生」永远的生命,不朽坏的生命。
〔文意注解〕「然而,我蒙了怜悯,」这是重述13节的话,那里是针对他从前所『作』的,而这里却是针对他从前所『是』的。
「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祂一切的忍耐,」13节说他蒙怜悯是因那些恶事是在不信不明白的时候『作』的,这里说他蒙怜悯是因基督要在这『罪魁』身上显明祂一切的忍耐。『忍耐』是指忍受人的悖逆顶撞,而不轻易发怒,施行审判(参罗二4~5);『一切的忍耐』是指历经『多次多方』的顶撞而仍能忍受。
「给后来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样,」『后来』指在保罗信主之后,一直到主再来之前;『信祂得永生的人』指一切信徒;『作榜样』指设下罪魁仍可蒙恩得救的先例。
〔话中之光〕(一)神怎样能改变保罗这样的罪魁,也照样能改变一切的罪人,只要我们接受祂的怜悯。
(二)主怎样在保罗身上显明祂一切的忍耐而拯救了他,也会照样在后来的人身上显明祂一切的忍耐而拯救我们,只要我们肯像保罗那样悔改相信。
(三)罪人中的罪魁仍能得救的榜样,说出神的怜悯使祂能眷顾罪人,主的一切忍耐使我们仍有机会因信蒙恩。
(四)得着『永生』──神那非受造的生命,乃是神赐给一切信主耶稣的人最大的恩赐和最高的福分。

【提前一17】「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文意注解〕「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尊贵』指与对方的身分和地位相等值的敬重;『荣耀』指与对方的生命和气质相配的荣美。
「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不能朽坏』指神永存不朽、永不改变的特性;『不能看见』指神超越一切、非任何受造物所能尽知的特性;『永世的君王』指神世世代代、永永远远作王掌权;『独一的神』指除祂以外没有别的真神。
「直到永永远远。阿们,」『阿们』指诚心所愿。
〔话中之光〕(一)惟有神和主耶稣基督配得尊贵和荣耀(启四11;五12~13);在教会中任何高抬自己或高抬别人的言语和行为,都或多或少篡夺了神当得敬拜。
(二)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万事万物都在改变,惟有祂永不改变(来一12;雅一17)。
(三)没有人能凭肉眼看见神(约一18),但我们基督徒却能凭信心享受和经历神(林后五7;彼前一8)。
(四)基督徒身处混乱的世局中,应当看见神仍坐着为王(诗廿九10);任何人可以在表面上称王一时,但我们的神是永世的君王,永远配得我们的顺服和尊崇。
(五)祂是独一的神。千万不要在祂以外别有敬拜的人事物──马利亚、属灵伟人和其著作等等。

【提前一18】「我儿提摩太阿,我照从前指着你的预言,将这命令交托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
〔文意注解〕「我儿提摩太阿,我照从前指着你的预言,」『预言』指先知在圣灵的感动之下说出将来所要发生的事(参徒十一28;廿一11);从本书和别处经文看不出保罗指着提摩太所说的预言是甚么,极可能是在提摩太开始加入保罗的传道工作时(徒十六1~3),保罗曾藉着和长老们按手祷告(参四14;提后一6),在圣灵的感动下传递恩赐并说出预言,而预言的内容想必与本书所提为真道打美好的仗有关。
「将这命令交托你,」『这命令』照上下文看,应当是指命令提摩太禁止人在教会中传讲异端(参3~5节)。
「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那美好的仗』指与那些传讲异端教训的人打真理的仗;这种仗之所以称为『美好的仗』,是因为它合乎神的旨意且对信徒有帮助(请参阅后面灵训要义『那美好的仗』)。

【提前一19】「常存信心和无亏的良心。有人丢弃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坏了一般。」
〔原文直译〕「要持守信心和良好的良心。有些人不顾良心,致使信仰有如破了船。」
〔原文字义〕「丢弃」推开,摈弃;「真道」信仰,信心。
〔文意注解〕「常存信心和无亏的良心,」『常存』意指从始至终没有缺少过;『信心』指我们主观的信心,它是属灵争战的基本装备,一切争战的行动,都由信心出发;『无亏的良心』指行事为人不受良心的控告,它是维持信心所必需的条件,良心一有亏,信心就会漏掉。
「有人丢弃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坏了一般,」『丢弃良心』比良心有亏更严重,乃是置良心于不顾,或者是行事故意违背良心;『真道』乃指客观的信仰;『如同船破坏了一般』其结果会导致沉船,也就是信仰破产。
〔话中之光〕(一)信心和无亏的良心是打属灵的仗所不可或缺的装备,并且两者息息相关:坚强的信心能帮助良心的敏锐程度,无亏的良心能帮助持守信心。
(二)基督徒在世上行事为人,如同船只航行在海上,有赖信心和无亏良心的保护,不然基督徒的信仰就会漏掉,结果便与世人无异。
(三)基督徒的信仰,与我们的道德行为是不可分割的:虽然我们的得救不是因着行为,但得救之后的往前和属灵光景,却与行为大有关系(参弗二8~10)。
(四)基督徒一沾染罪恶,良心的作用就不正常,信心也就不能刚强;另一方面,发挥良好且正常功用的良心,能帮助我们对付罪恶,又能使信心刚强,打那美好的仗。

【提前一20】「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力山大;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
〔文意注解〕「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力山大,」『许米乃』是讲说复活的事已过的异端教师(提后二17);『亚力山大』可能是指敌挡真道并陷害保罗的铜匠亚力山大(提后四14~15)。
「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交给撒但』意指保罗运用他使徒的属灵权柄,看他们像外邦人一样(太十八17),使他们落在魔鬼的手里(约壹五19),任令撒但败坏他们的肉身(林前五5)。
「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受责罚』即受到刑罚或管教;『不再谤渎』表示把他们交给撒但的目的,不是仅为惩罚他们,乃是为使他们知错悔改,不再说那些毁谤、亵渎的话。

叁、灵训要义

【传真道与传异教的比较】
一、传真道是奉神之命的(1节)──传异教是自己『想要作』的(7节)
二、传真道能帮助人了解神在信仰上所作的安排(4节下)──传异教只生辩论(4节中)
三、传真道是带领人归结于爱(5节上)──传异教会使人因『辩论』(4节中)而怀敌意
四、传真道是出于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和无伪的信心(5节下)──传异教是丢弃良心,信心漏掉(19节下)
五、传真道是照着神所交托的荣耀福音说的(11节)──传异教是讲说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4节上)以及虚浮的话(6节)
六、传真道的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15节)──传异教的却不明白自己所讲说所论定的(7节)

【年长的同工如何栽培辅导后进同工】
一、要以属灵父子的情谊相待(2节)
二、或『劝』(3节)或『命令』(18节),态度合宜
三、指明工作的中心重点(3~4节)
四、解明为何要如此作的理由(5节上)
五、解释该如何才能产生正确的工作(5节下)
六、点出错误工人的失败所在(6~10节)
七、说明正确道理的根据(11节)
八、摆出自己的榜样(12~16节)
九、交棒式的托付和警戒(18~20节)

【教法师(传异教者)的错误】
一、他们传不同的道理教训(3节)
二、他们注意无凭的话语过于造就人(4节)
三、他们激起无益的辩论过于爱(5~6节)
四、他们看重自己的野心过于真理(7节)
五、他们因自义而不宝贵神的福音(8~11节)
六、他们丢弃良心(19节)

【禁止人传异端的理由】
一、因为他们的教训只能激发争辩(4节中)
二、因为他们的教训不能造就信徒,使他们在信仰上扎根(4节下)
三、因为他们的教训不是出于正确的存心,不能建立爱的交通(5节)
四、因为他们的教训只是一些不切实际的空谈(6节)
五、因为他们喜欢教训别人,却未具备应有的圣经知识和资格(7节)

【称『那美好的仗』的理由】
一、打仗的结果有助于神所托付的信仰真道(4节下)
二、打仗的动机是出于爱神和爱信徒(5节上)
三、打仗的防御性装备是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和无伪的信心(5节下)
四、打仗的攻击性武器是『正道』──健康的教训(10节)
五、打仗的目的是为卫护神荣耀福音的纯正(11节)
六、打仗的任务是主所派定的(12节下)
七、打仗的补给是主的加力(12节上)和主恩的格外增多(14节)
八、打仗的终极目标是归尊贵荣耀给神(17节) —— 圣经注解-黄迦勒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提摩太前书   保罗   基督   的人   耶稣   良心   基督徒   福音   使徒   上帝   教会   信心   圣经   自己的   这是   信徒   荣耀   书信   家谱   是指   恩典   罪人   异端   原文   他们的   罪魁   绪论   基督教   在此   命令   目的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