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彼得前书第一章-《中文圣经注释》

彼得前书第一章-《中文圣经注释》

彼得前书相关章:

 

彼得前书第一章

 

引论和请安 一12

一 作者和读者 一1

  似乎当年写信的格局都是如此“千篇一律”:先写发信人的名字,然后收信人的名字,更后面写信的本身,再后就是一段请安祝福的话。事实上许多在当年所保存的教会名人信扎也都维持同一体裁,八九不离十,包括使徒保罗所写的书信(请参阅本注释加拉太书“一 问安与使徒身分的宣告”及以弗所书一1)。彼前一1~2同样包含了这几种因素:发信人是彼得,开宗明义第一个字就点出来了;收信人是散居在罗马帝国辖区,小亚西亚半岛的五大城市内,大多数的外邦人信徒以及一小部分的犹太人基督徒,此仍见于第一节;第二节不仅对收信人有所描述,还带上请安的话。

一1

  彼得 发信人,彼得原文解释作“磐石”,亚兰文的同义字为“矶法”(约一42),他的原名叫西门。信主后,主才给他改了此名。他的父亲叫约拿(太十六18),尚有一弟叫安得烈(约一40~42),乃主耶稣门下首座大弟子,在十二门徒中名列前茅,是伯赛大人,住于迦百农,已婚,其岳母曾因热病蒙主医治(路四38~39)。他与兄弟二人打鱼为生,并经常与伙伴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相聚为伍(路五7~10)。以后在其弟安得烈的引荐下,相偕转投名师,归在主耶稣的门下,从此杖履相随,不离左右(约一42~四43),是为早期犹太境内的传道生涯。不久耶稣又展开了加利利境内传道的一页,他身边经常带彼得、雅各、约翰三人,俾他们得到特别的经历:(一)使睚鲁的女儿复活(可五37),(二)见主登山改变形像(太十七1),(三)随伴主在客西马尼园里祷告(太廿六37)。末期的彼得传道生涯始自于耶稣升天之后。在初代教会的初期,他似乎成了使徒的代言人,由五旬节开始,他有了一番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作为:其中包括五旬节充满圣灵声威的讲道,雷霆万钧,令人扎心(徒二14~40);在美门医好瘸腿的人,因此而遭官嫉(徒三1~四21);主藉他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导致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连男带女很多(徒五12~16)。此后彼得的事工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教会传道的大门向外邦人开启之后,他就退居幕后,于是保罗当仁不让的成为外邦人的大使徒。他们两人相偕出现于耶路撒冷使徒议会,成为专家见证人,使外邦人得到灵魂体的自由,这也是彼得最后一次出现于使徒行传里了(十五6~29)。以后新约的记录提到他的地方很少,一直到两封冠上他的名字的书信出现才改观。新约书卷提到他的晚年乃记于约廿一18~19。作者似乎暗示他为道殉难,除此之外,新约就保持缄默了。

  彼得的性情在新约中最为活泼生动,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使徒群中最受激赏的人物。他豪爽自负,大敌当前,义无反顾;另一方面也因过于自负、而跌得不轻。他作事全凭血气之勇,而未经过冷静思考,然而经过主耶稣的陶冶,圣灵的潜移默化,终于成为初代教会的中流砥柱(加二9),在狂风暴雨中,指挥若定,引导教会小舟继续向前迈进。基督复活之后,他曾见主于约但河外之伯大尼(路廿四34、50),传说他到罗马,当尼禄皇帝大举逼迫基督徒时被倒钉十字架。

  按彼得在全本圣经中是很重要的名字之一,保罗的名字出现了一百六十二次,其他的使徒加在一起共占一百四十二次,而彼得的名字则出现了二百一十次。

  使徒 为基督所呼召,代表基督,奉差遣传扬基督的福音,授命设立教会的门徒是使徒,中文的翻译即为奉使命的门徒之谓(参阅本注释加拉太书一1),因以色列人有十二支派,故主最早亦设立十二使徒。保罗虽不在其内,但他坚称他乃是主直接命定的,不是由于人,也不是藉人(加一1)。保罗的奉差使宣教活动情形占据了使徒行传极大的篇幅,同时他在教会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同侪领袖的肯定,因此他在十二使徒之外另树一帜,便无可厚非了。同样地,主的兄弟雅各因此被称为使徒(加一19),巴拿巴与保罗同工亦被称为二使徒(徒十四14),不过保罗在另一个地方尚未奉差使以前,只被称为门徒,以之与使徒相分别(徒九26~27)。保罗的亲属与他同为阶下囚的安多尼古和犹尼亚,据说是有名望的使徒(罗十六7),连西拉与提摩太也因沾了保罗的光被包含在使徒的称谓里(帖前二6)。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主耶稣自己被称为“使者和大祭司”(来三1)。看来使者的名称并非十二位所专美,除了林前九5和十五7所记的以外。近代宣教学者有的喜欢把使徒与宣教师混为一谈,称某些开荒布道的宣教师为使徒,我们只能说是为行文的方便,但却不合经训。保罗能者多劳,多才多艺,集“传道、使徒、教师”于一身(提后一11),好比音乐大师伯恩斯坦同时是钢琴家、指挥家与作曲家一样。所有的门徒都应传道,但并非所有人都作使徒(林前十二29)。事实上在初代教会中有一阵子人人分散到各处去传道,除了使徒以外(徒八1~4)。保罗殚精竭虑为使徒职分而辩驳,如果只是传道的话,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此外,圣经也偶尔使用此词来作为使者、报信者、先驱者的意思(腓二25;林后八23)。

  耶稣基督的使徒 彼得是属于耶稣基督的,蒙他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也代表他全权处理在世的一切任务。通常奉差使,最怕的是师出无名,或有名不正;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耶稣是主在世上的名字,要把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太一21),他曾在人类的历史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基督是创世以前已经存在的受膏者,希伯来文为弥赛亚,是犹太人朝夕盼望所等待的君王和解放者。故此,耶稣乃主个人之名,而基督乃其职名,但合而用之,则为一名,彼得所代表的并非他自己,或教会,或宗派,而是那位空前绝后,史无前例的神的儿子。

  写信给 原文仅为“致”。中文圣经虽多加两字,却比较清楚。

  那分散 犹太人散住或分散\cs8各地的侨民,希腊文有一专有名词表达散居于巴勒斯坦以外,住在外邦人中的犹太人为Diaspora。犹太人的分散,是一种历时好几百年的过程,从主前七二二年以色列人被掳去亚述之时起,其后更因许多战事的结果,而颠沛流离,直到主耶稣的时候。以后许多犹太人自由离去他们的祖国,侨居海外,散布于世界各地,愈来愈多。分散各地的犹太人与外国人相处日久后,自然产生两种不同的倾向。一为排外主义,即一种类似“中国城华人”的心态,虽夹杂各地的社会与人民中,但仍“人在江湖,心系庙堂”,保持独特的宗教信仰与祖国的生活习惯。他们严于与外国人划定界限,保持自己一枝独秀,绝不被外人同化。另一为普世主义,这些人多受希腊与各国文化的影响,更具宽宏大量和豁达思想,以为将来外国人都可成为崇拜耶和华的子民,同蒙上帝的恩宠。当基督在世时,犹太人在各国的总数,虽无正确的统计,但一般学者皆深信必数倍于巴勒斯坦本土云。

  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 这五个地区可能位于小亚西亚的北部(参阅本卷绪论“收信人”段),有保罗宣教脚踪未涉之处。记得从前保罗拟往庇推尼去传道,而圣灵不许(徒十六7~8),却差派他到特罗亚去。看来圣灵已经在庇推尼\cs8等地播下福音的种子,而差派彼得来关怀他们。

  寄居的 此指侨居海外的犹太“散居的人民”,他们不论个人或集团,正如被风吹散的种子,在新的土壤上发芽成长,在社会上发生很大的影响力。寄居的原指异邦过客,只在该地作短暂的停留者,正如亚伯拉罕原为人间一位尊贵的王子,在希伯仑却为外人,是寄居的(创廿三4~6),这似乎也应为每位基督徒在世上的写照。

一1

  在彼前一1中彼得以当时流行的笔调,直截了当地指出发信人和收信人。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建立在他们灵性的关联上,发信人是耶稣基督的使徒,代表主基督到世上来传福音,而收信人则是当时散居在小亚西亚北部的外邦人的信徒与犹太人的基督徒。这位曾经为哥尼流及其家人等外邦人施洗(徒十47)的使徒,显然已由受感动传福音给受割礼的人(加二7),进步到不分犹太人,外邦人,男女老幼,一切众生,都成为他关怀的对象了(加三28)。

二 三一之分工 一2

  这是引论的第二部分,解释那些寄居的人究竟是何许人也。既然他们已是基督徒,他们之所以有今天,乃是三位一体的真神,分工合作的结果。

一2上

  被拣选 希腊文圣经把这个动词放在第一节里来描述那些寄居的人。有些英文翻译及所有中文翻译则把它放在第二节里,语气比较自然连贯,原文e*klekto*s意为拣出,精挑细选,百中选一,有如军队。如果中选,连带就有权利和义务相连属。许多基督徒不了解他们已被神选中,遑论要他们尽忠于某项工作;正如被征召的球员,无视于自己的重要性,拒绝上场比赛一样。

  有关上帝的拣选,乃是圣经中非常基要的真理,其中的来龙去脉,很难一下子解释清楚,但却无损于其真实性与重要性。拣选的教义包含下列三要点:

  1 上帝拣选某些人得救恩,而非受审判──罪已经拣选人受审判。

  2 上帝拣选人得救恩之时,人的自由意志从未受到压力,强迫或扭曲。

  3 上帝也拣选达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包含传扬,教训,布道,差传,见证,发单张,个人谈道,辅导等方法在内,按“我们是与上帝同工的”(林前三9)。

  拣选在圣经中的不同用法如下:

  1 用于职分的命定。保罗被拣选传福音给未受割礼的人,正如彼得被拣选传福音给受割礼的人(加二7)。不是我们值得被拣选,而是上帝先拣选了我们(约十五16)。

  2 用于包含上帝一切的儿女。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史册斑斑,而彼得说一切的基督徒都是被拣选的族类(彼前二9)。

  3 用于指那些被拣选得救恩的个人(弗一4;帖后二13;罗廿八31,九9~13,十一5;西三12;提后二10;彼前一2,20;雅一18)。

  总之,上帝拣选\cs8拯救凡有反应,悔改相信的人。在上帝永恒的救赎计划中,他将赐福给那些被拣选于救恩有分的人(参阅本注释以弗所书一3~4)。

  就是 中文圣经国语和合本所加的联接词,这是为了使语气联贯而加上去的,以第二节的经文来解释第一节那些分散在各处寄居的人。

  照父上帝的先见 上帝是一切恩典之源头,三位一体真神的第一位父上帝高高在上,垂看人世历史的活动。先见 progndsis:先识,先其事而知之也,上帝具此先见之明,而非后知后觉。按原文的字面,此词的中文翻译似乎应为先知,但这样会与那些预言家──作先知讲道的本事相混,故而从权。基督徒乃是一群照父上帝的先见被拣选的人。许多解经家提到上帝的主权拣选与上帝的先见之间的关联,因为两者在罗八27~30与此处的确连在一起。一些错误的铨释暗示上帝的拣选乃建基于他预见到人们所作的抉择。如此一来,就会与上帝的主权拣选之意义相矛盾,并且忽略了先见这个词的基本意义。教会历史中有关人的自由意志与上帝至高主权之争,本来应该保持高度的平衡──一旦有了偏差,宁可偏重在上帝方面,而非人类方面。这项神学的大奥秘,聪明如保罗,也参不透为何上帝会拯救他这个万死不赦的罪魁?到底他的得救是上帝说一不二地拣选呢?抑或他的顿悟──痛改前非有以致之呢?虽然如此,他还是以此为宣扬福音的主题。我们经常将不懂的略过不谈,但上帝却未呼召我们作一名圣经的编辑者,而是一名传述者,所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如是而已。

  藉圣灵得成圣洁 救恩的源头始自三位一体真神的第一位父上帝,而执行者却是第三位圣灵,他的最大工作是使基督徒得救之后得成圣洁。圣洁含有(一)洁净,(二)分别,(三)荣耀的意思。圣灵的工作使基督徒洁身自好,和而不同,归主为圣。

  以致顺服耶稣基督 天路历程第一站为第一位圣父的拣选,加上第三位圣灵的帮助成圣,其目的就是要基督徒顺服第二位圣子耶稣基督。顺服意为倾听,聚精会神地聆听之后,随时准备遵命奉行。顺服为基督徒信仰的精髓,基督徒不仅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也接受他为生命的主,在人生的各层面依他的旨意行事。

  又蒙他血所洒的人 此处似乎参照旧约摩西将血洒在百姓身上,成为立约的凭据(出廿四5~8),象征基督\cs9宝血洒在基督徒身上,另成新约,从此矢志顺服到底,至死不渝。这种血洒祭坛的情形,经学家提到还有其他两处:一为痲疯病人痊愈之例,一为祭司被分别为圣之时(利十四7,八30)。

一2上

  这段经文寥寥数语道出了三一真神的救恩计划,并提出了彼得神学的大纲:基督徒的救恩是由于上帝的拣选,而拣选的“源头”始自父上帝的先见之明,拣选的“领域”来自于圣灵的分别为圣,拣选的“记号”则为基督徒的五体投地,顺服圣子的教训指导。

三 请安和致候 一2

  这是引论的第三部分和结尾,虽是简单几句话,但言简意赅,追出了彼得的牧者心声。

一2下

  恩惠 这个请安的名词常常出现于新约的书卷中,为新约中最美的名词之一。恩典意为礼物于上帝白白的恩典,不需回报的礼物,藉着耶稣基督表明出来的救恩之源。

  平安 另一个经常出现于新约中的既丰富而又包罗万象的名词,但却是一个希伯来最普通请安的话。平安不仅是消极地表示平安无事,而是包含更多、更广的祝福,有点类似夏威夷的“阿罗哈”或菲律宾的“马步海”。其积极的意义是天人合一,而没有敌意,表现在国家社会的乃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和平景况;表现在个人的则为身体健康,心旷神怡的救恩之果。

  多多的加给你们 上帝的恩惠常常是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多多的加给原文为“倍增”,非仅“加添”而已。几何级数的增加与算术级数的增加,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一2下

  彼得的问候话好像是套用当时教会常用的公式,然而“恩惠”和“平安”也确是历代人所切望的上帝恩典。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次序问题,应该要先得到上帝的恩惠,然后才能享受那出人意外的平安。这两种的福气且是要丰丰富富地赐给基督徒,恩上加恩,安上加安,直到福杯满溢到无以复加了。

壹 上帝选民的救恩 一312

  在引论末了有客套的问候,接变成了祝福,焦点又再回到三一真神。这一段似乎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在选民的蒙恩惠眷顾方面,父上帝乃是主要的施恩者(3~5),圣子又是选民在患难中得平安喜乐的凭藉(6~9),而圣灵不但晓谕古代的先知,如今也启示选民(10~12上),并叫天使看见(12下)。

一 蒙恩惠眷顾 一35

  开始的颂赞乃是继承上文的问候而来的。彼得的善颂善祷,成为一个探讨救恩专题的好的开始。这种祝福的方式,仿自犹太人的公祷词首语,作者加以脱胎换骨,成为基督徒的特有形式,并标出了耶稣基督与天父上帝的亲子关系。

一3

  颂赞 原文为“歌功颂德”,英文翻译多用于追悼会中的“颂词”。此处阐明“歌功颂德”的对象为又真又活的上帝,与追悼会中一味对死人“歌功颂德”,自不可同日而语。

  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 归与是中文圣经的用法,原文为一个“是”字。这一句“颂词”与弗一3如出一辙,可见当时的基督徒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处说到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圣父上帝就是被“颂赞”的对象,因他赐耶稣基督给世人(参阅本注释以弗所书一3)。

  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 怜悯指上帝的仁义和不变的爱,这是上帝的本性。他的怜悯绝非“妇人之仁”,而是许多、许多、广大无涯的怜悯。

  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 耶稣基督的复活带给受苦的基督徒立刻的安慰与活生生的盼望──“置之死地而后生”,“人的尽头”,“上帝的起头”这不是天性乐观的一厢情愿,而是建立在上帝话语的应许上,并以一己的经验加以证实。

  重生了我们 复活的基督赐下“新生”,死的基督就不能赐予“生命”。重生的经历一向是基督徒强调的课题──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令人不禁回想起主对尼哥底母所讲的话(约三3~7),有关“新生命”的需要、奥秘与事实,使人成为上帝大家庭的一分子,得以享受他所赐的基业。

  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cs8 世人的盼望好比镜花水月,虚无飘渺,疑真似幻;从上帝来的盼望,则新鲜活泼,历久弥真。

一4

  不能朽坏 不会被虫咬、锈坏、贼偷。这是指天上的基业,安全妥当,不能让人毁灭。

  不能玷污 好比遗嘱上的字斟句酌,无斧凿痕,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指天上的基业,白璧无瑕,神圣不可侵犯。

  不能衰残 不像花儿枯干,落红满地,或根基崩溃,大厦摇摇欲坠。指天上的基业永固,超过山河之寿,不能衰败凋残。

  为你们存留 特为基督徒“看守”、“保”、“照顾”的基业。“保”一词,原用于军中的“戍部队”及哨兵“守”,他们理应枕戈待旦,夙夜匪懈,正如“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诗一二一4),可见基督徒在天上的基业是固若金汤的。不仅如此,继承人本身也因基业的缘故而被保护得毫发无伤(一5)。

  在天上的基业 基业原指救恩历史中的应许美地(申十五4,十九10),中文圣经“当代福音”版翻成“产业”,比较通俗。但基督徒所盼望的不是历史中地面上的“产业”,而是为我们放在天上保险箱的“产业”,任谁也不能夺去、改变、褪色的产业。然而“产业”的内容是什么呢?是福禄寿?是五子登科?这些充其量只是人间的产业,在天上的产业乃是上帝自己。“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为我持守”(诗十六5),“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七十三25~26)。先知也说:“耶和华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哀三24)。基督徒拥有上帝为基业,自己也属于上帝的产业,所以能说他的产业不会朽坏、不会玷污、不会衰残,从今存到永永远远。

一5

  你们这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 产业受维护已不在话下,连继承产业的人也必蒙保守(参看一4)。保守一词乃为军用语,动词的时态为进行式,表示这些流离失所的基督徒正继续蒙上帝自己的保守看护,即使在水深火热的生活环境中也是如此,有生之日更是如此,不过先决条件在于个人的信心。上帝的能力是有效的维护因素,而人的信心则为有效的手段,两者互相配合,便能成就大功。

  必能得所预备……的救恩 救恩是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已为我们预备妥当的拯救。在新约里面分成几个层次:一、为基督徒的初步经验──“今天救恩到了这家”(路十九9);二、为基督徒朝着终点目标迈进的过程──“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二12);三、为基督再临时上帝的救赎大功告成之时──“将来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显现……乃是为拯救他们”(来九28)。此处的救恩当是指末了一种:人类走向历史终点而得到上帝最后赐予的救恩,使我们身心灵全部得赎。

  到末世要显现 末世指最接近耶稣基督再临前夕的末段时光。显现在近代的神学书籍和论文中多译为“启示”。可见救恩是要上帝“启示”,人才能明白接受,单靠人力竭尽心智来悟道,仍是功亏一篑的(参阅本注释加拉太书三23)。

一3~5

  在保罗的祝祷词中我们仿如置身天堂,在彼得的颂赞词里我们却还活在人世的煎熬里。上帝利用不同的人物、情境来操练造就我们。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落实了救恩的佳讯,彰显了上帝无限的能力,使基督徒获得新生,并积存了永恒的产业。马克吐温在其著作“生命的五种馈赠”中说到:“死为人生的最珍贵礼物”,用在基督的死对人生的贡献,岂非正是如此。

二 凭信心喜乐 一69

  这一段经文的中心是圣子耶稣基督,基督徒通过对他的信心,享受风雨中的宁静,以及满有荣光的大喜乐,说明了前五节“有福的确据”之秘诀乃在于此。本段第一次提到“试炼”,也就是基督徒所受的逼迫,这是彼得前书显著的主题。

一6

  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 因此上溯前述的稳当丰盛的产业,既已稳如泰山,理该雀跃欢乐!反观有人无法体会喜乐的经验,因为他们从未经验到在基督里真实的喜乐。这种情绪经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丝毫不能造作。

  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 中文圣经国语和合本少译了中间“或许必须”几个字,如今坊间的新译本皆已补进去了。试炼和试探在希腊文是同一个字,但却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来源,前者出于上帝,后者则为私欲的牵引(雅一13~14)。此处乃第一次提到试炼,表明基督徒所受的逼迫已经开锣了,故而令人忧愁。可见此信心的试炼是(一)沉重的,(二)必须的,(三)暂时的,(四)百般的。

  我们必须认清楚:信仰的经验并未排除受苦的可能性。苦难一旦来临,任谁也要忧心忡忡的。然而这种试炼“或许”是一种“必须的”苦难,有一天一定会雨过天青,人世的痛苦乃是短暂的,没有永不停止的苦难。至于苦难的种类,乃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正如上帝赐下的恩惠也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的(参看四10)。

一7

  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 信心一定要受试验,这是天路历程的铁则。试验超过一般的考试,是一种验收成果的举动,常用于检定钱币的真伪。任何一种信仰的宣告都要经过如此严格的检定才能过关。

  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 按理说“真金不怕火”,然而“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镕化”(彼后三12),包括金子在内。这是利用人皆明白的象征说法,来证明信心的价值大于属世的金子,历劫不灭,永远长存。试验与六节的试炼,在中文只差一字,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单字。

  更显宝贵 宝贵在彼得的书信里是很好的形容词:宝贵的信心试验(一7),宝贵的活石(二4、7),宝贵的信心(彼后一1)。

  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 指主耶稣第二次再临的时候。显现希腊文为打开、揭晓之意。揭露未来的事机即被视为一种预言的启示,乃与推翻现世代而建立上帝的统治有关。

  得称赞、荣耀、尊贵 当基督徒面对基督可以从他得到三种奖赏:(一)他的称赞──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太廿五21);(二)他要分享他的永恒荣耀;(三)他要引以为尊贵。

一8

  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 接受救恩的信心在此转化为颂赞救主的爱心。基督徒虽然已无法用肉眼看到基督,但通过彼得及其他使徒的个别见证,就能对基督产生恋慕之情,何况这见证又通过圣灵的强化呢(约十五26~27)!这有点像中国旧式的婚姻,虽然只凭媒妁之言,加上父母之命,却已在男女的心中搭建了一座爱的桥梁,构成一段美好的姻缘。

  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 信有人定义为:单纯地接受,好像生意人照单全收,一句话就算数,买卖因而成交。然而这种行为绝非类似“邮购”的作法,当事人可以一直居于幕后而不必抛头露面。此处要求基督徒对主的爱产生毫不保留地相信与接受,藉全人格的投入有以致之。信的希腊文文法是现在式的分词,描述一种继续不断或习惯性的行动,因此信他,且要继续不断地信他。如今虽不得不看见,但将来要看见他的真体,我们且要像他(约壹三2)。这里彼得可能想到复活的主对多马的谈话:“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廿29)

  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 这种大喜乐,如今因信,就可以得到,不必等到将来才兑现,与六节所述的喜乐一样,表示一种非同凡响的欣喜若狂。为何会说不出来?至少有两个原因:一、喜乐太大而无法量度:二、即使可以量度,却无法形容;真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满有荣光的\cs8是一个希腊文完成式被动语态分词,意谓此大喜乐乃是由于基督业已完成的光辉灿烂的伟大事工有以致之。

一9

  并且得你们信心的果效 得指获得债务的偿还,奖赏及承诺,为关身语态的现在分词,故乃指“为自己获得的”个别占有物和享用权。我们既然一生信靠主,基督的功劳就会成为我们信心的收获,这就是信心的终究目标和结果。

  就是灵魂的救恩 就是中文加进来的虚字,解释何为\cs9信心的果效。有的英文翻译本加了“甚至”一词,变成果效的延伸。其实灵魂的救恩乃是信心的果效之同位格。这种救恩的层次,是信徒首次信靠基督所产生的成果(参看一5)。灵魂意指全人格。救恩是涵盖每个人的全人格的。

一6~9

  金子不经烈火,怎能成精金?试炼的热度可能高得让人不能忍受,磨炼的过程也可能粗糙不堪,但唯有如此,百炼钢才能化成绕指柔,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复活之前有十架。看来人生在世总有苦难,想逃也逃不掉,不如面对现实,寻找胜过苦难的方法。

  “你们或许必须在百般的试炼中”(6节),信心“经过火炼”(7节),这种煎熬的过程乃是由生产者来决定,产品本身能屈能伸,但不能说好说歹。上帝是匠,我们不过是泥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才能做到,“人不堪其忧”,而自己却不改其乐。

  但是上帝并非平白地试验我们,乃是为了我们的好处:“叫我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可以得称赞、荣耀、尊贵”(7节)。有人说撒但试探使我们受苦毒,上帝试验,使我们得益处。试验的目的,不在毁灭,而在净化──“就比那被火试验的金子,更显宝贵”(7节)。正如古时练拳脚工夫的国术家,先要从劈柴、挑水的基本训练作起,其目的就在锻炼坚强的体魄耐力。

  试炼成功的结果就是“信心的果效──灵魂的救恩”(9节),在试炼当中可能要背十字架,但大功告成之后就有冠冕为我们存留,这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尼布甲尼撒王的火并未烧死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只有使他们的信心更加坚强,见证更加有力(参看但三)。

  在本段经文中,耶稣基督是凌驾一切的;当基督徒落在百般的试炼中,主耶稣就成为他们的信心的灵感,坚此百忍,才能度过层层魔劫。古往今来多少岳峙渊渟,龙蟠凤逸之才,逢到风雨飘摇之秋,见风转舵,变节折腰,最是快人一步;远不如一些无知小民,寻常百姓,每每凭一颗赤胆忠心,大节不亏,三军不夺,其志光昭日月,千载之下,令人心折,他们必将得到主所应许的全备救恩。

三 为先知传扬 一1012

  此处为本书第一次论到先知,在这三节经文中讨论先知可谓中肯扼要。新约的宣教英雄一提到旧约的先知就要肃然起敬,连主耶稣提到他们也是击节赞赏,并要听众效法他们的言行举止。彼得对于先知的证言一向是奉如纶音的:在五旬节那天,他引用先知约珥和大的话(徒二16~21、25~28)。之后他又举出摩西的说法(徒三22)并接道:“从撒母耳以来的众先知,凡说预言的,也说到这日子”(徒三24)。先知在彼得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一10

  论到这救恩\cs8 承上启下,继续讨论这救恩(一9)。

  那预先说你们要得恩典的众先知 旧约的众先知对于他们的时代之百姓,有直接从上帝来的教导,以应付当时灵性与社会性的难题。这些拯救的妙方由律法束缚的时代延伸到恩典广被的时代,其预言不仅涵盖了彼得时代的人,也包罗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

  早已详细的寻求考察 寻求为寻幽探秘的精神去找觅答案,考察为一丝不苟地检查真伪。旧约先知考究上帝的话,好像严谨的学者,不敢放肆随便,其成果也必丰硕无比。不过并非所有的探求,都能找到答案,有些事情的真相,上帝连最聪明的人也不给知道(申廿九29)。

一11

  就是考察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 旧约先知自己并不知道他们所预言的内容,会在什么时间或怎样的情况下发生;但却难免好奇心想探索明白,最终只有向驻在他们心里的那一位预言的来源──基督的圣灵领教求证了。

  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 此处先苦后荣,先忧后乐的基督事件,有点像是赛五十三的“见证”,又像是福音书里的一章。复活的基督在以马忤斯的路上向两位门徒“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廿四27)荣耀希腊文的名词为多数,非常少见。作者在此表达与前者强烈对照的荣耀本质,包括复活和升天等。既然苦难是多数,荣耀也必定是多数。

  是指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 前者为\cs9时间,后者指状况。这些睿智如旧约先知者,一概不如,只有圣灵知道。

一12上

  他们得了启示 先知们得天独厚,承蒙天启,故对自己所作所为,了然于胸怀。

  知道他们所传讲的一切事 知道直接由\cs9启示而来,这是中文加强启示语气的翻译。传讲原文作服事。

  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你们 旧约的先知都不是“事己主义者”,他们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可十45)

  那靠从天上差来的圣灵 那位引领古代先知(11节)的基督的灵,也同样引领后来传福音的人。那位从天上差来的圣灵,既然指导旧约先知的心灵,也就同样能引导新约的福音传播者。

  传福音给你们的人 彼得要他的读者能以他们的信仰遗产为荣,感恩图报。他们不但欠了旧约先知的人情债,而且也欠了第一世纪传道人的福音债,后者乃是把福音建立在预言的应许上。

  现在将这些事报给你们 我们欠了上帝的救恩债,我们也欠了先知的人情债,我们更欠了历世历代传道人的福音债,因此我们也要再接再厉,把福音传递给下一代的人,如此以还,恩恩相报而把福音广传。

一10~12上

  使徒发出先知的怒吼,呼吁患难中的基督徒要以不变应万变,乐观自守,不可懈怠。救恩值得耐心等候,这是上帝从古时藉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和我们的(来一1~2)。基督徒可能受逼迫轻视,遭遇颠沛流离的苦难,然而他们却是“历代的嗣子”,先知苦心孤诣,谆谆告诫的对象。自古迄今,几度夕阳,他们还是在受苦,究竟要苦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天”而得到基督新显的拯救呢?长夜漫漫,孤灯独坐,大叹“夜如何其?夜未央!”但那日子,那时辰,却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可十三32),只有继续忍耐等待。

四 被天使看见 一12

  这里和初代教会流行的一首圣诗,若合符节:“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提前三16)。既然当年已经脍炙人口,彼得不可能不晓得,而亦有类似的说法。

一12下

  天使也愿意详细察看这些事 我们对天使的事虽不尽知,然而基督徒在地面上却比天上的使者占了某些便宜。有一名天使告诉哥尼流打发人去请彼得指教他如何得救,但天使本身并未携带救恩的信息(徒十1~6)。保罗确曾提到天使是在观察我们的人生百态,我们成了一台戏给天使观看(林前四9),他们比较关心我们如何活出上帝的伟大救恩来。人生如戏,我们更应把各人的角色演得出色恰当。

一12下

  彼得以天使的奥秘和胜利的凯歌来结束这段上帝选民救恩的阐述,其中包含了三位一体真神圣父、圣子、圣灵的工作,激励信徒不屈不挠的信心,这些事天使都仔细观察,铭刻在心的。

贰 上帝选民的行为 一1325

  语云:“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但一般人喜欢坐而论道,却不会起而行道。作一名“清谈家”似乎比作基督徒容易得多。十三节一开始,以连接词“所以”来上承本章第一部分的神学理论,下启脚踏实地的决心,作者苦口婆心地劝勉读者要做到:(一)约束心思,(二)切实相爱,(三)饮和食德(第二章),而且要谨慎自守,专心等候,圣洁度日等。

一 期以神的品格 一13~\cs1216

  本段经文续以近东的服饰来作比喻,轻袍紧带,行动比较方便,要想在见上帝面得到他的赞许,现在就要以上帝神圣的品格自我期许,由象牙塔的理论憧憬走出来,在行动上配合上帝的本性和心意,在日常生活的纯洁,以及爱心的完全上面表达出来。

一13

  所以 理论和实践的分水岭,这个过渡的连接词,使得读者的心思由荣耀的救恩承诺,转向剑及履及基督徒的实际责任。

  要约束你们的心 原文作“束上你们心中的腰”,这是新约时代非常流行的隐喻,工人、运动员、士兵在行动以前,往往要将又宽又长的外袍一端卷起来,扎在腰上的带子里面,如此束紧衣服才能作剧烈的活动。工人束腰以作粗活,运动员束腰以参加比赛,军人束腰以准备作战,基督徒束心腰以保持心灵的儆醒,俾免心猿意马,易放难收。

  谨慎自守 原文为“清醒”,但这里与喝酒没有关系,乃指保持头脑清醒,思想冷静,不得胡思乱想。而以上帝的期许自勉,过洁身自爱的日子。

  专心盼望 盼望的文法结构为过去式命令语态。作者经常使用来加强普通现在式的语气,因此其内涵意义应为:一劳永逸,义无反顾,毫无疑虑地寄予盼望。这是一种毫无保留,澈底的盼望,不仅专心而已。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英文圣经将盼望翻成名词,也许是为了行文的方便。

  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 指主耶稣第二次再临的时候(参看一7)。

  所带来给你们的恩 所带来为现在进行式被动语态,表示上帝的恩典好像江上之水,源泉滚滚,不舍昼夜,从现今就带来给我们,一直流通到耶稣基督再临于世的时候。此处再次使我们注意到作者使用盼望、恩典、荣耀\cs8等词皆包含两个层次,一为现在的,一为未来的;好比天国的降临之于基督徒,一为现今的经验,一为将来主再临的体会。

一14

  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 这是从原文的直译,指那些习惯顺服的人。圣经充满了这样的说法,如光明的子女(弗五8),智慧之子(太十一19)等。注意反面的说法,如悖逆之子(弗二2),今世之子(路十六8)等。

  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 效法这个动词形态与保罗的劝勉罗马人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如出一辙(罗十二2),意为模仿,照抄,如法泡制。犯罪的人并不聪明,乃是蒙昧无知。彼得指那些外邦人从前耽于逸乐,而犹太人却害于传统,好在两者都是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做的,上帝不予计较,如今却要全人类悔改(徒十七30)。

  那放纵私欲的样子 此处不仅指邪情私欲,而是包含一切自私的欲望,人类的劣根性──七情六欲,尽在其中。

一15

  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 上帝的属性之一就是圣洁(参看一2),上帝从一切的罪恶中分别为圣,不能沾染一点人间的瑕疵。他的圣洁且为人类行为的绝对标准和模范。

  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 圣洁的范围包括一切所行所言: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无懈可击,无孔不入,不仅大祭司的冠冕,耶和华祭坛前的碗和耶路撒冷的锅,而且连马的铃铛上,必有“归耶和华为圣”的这句话(亚十四20~21)。没有任何一事太小而不须归主为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圣洁;读神学,开同工会,驾驶汽车或讲解圣经,也都需要圣洁。一切所行的事上是彼得很喜欢用的术语,两本书信共用了八次,意指人生一切的生活、动作、存留及言论。英文钦定本圣经只译为言论,未免太局限。

一16

  因为经上记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这句话出现在圣经里面很多次,包括(利十一44~45)。但圣洁的时代,不只存在于过去的历史或明日的天堂;几千年前上帝就这样吩咐,彼得的时代再加引用,就是今天也是归主为圣的日子。经上记为现在完成被动直说,又可翻作经上持续不变地记。

一13~16

  圣洁的教义,在教会历史中屡遭误解,然而从彼得的书信及其引经据典的努力看来,圣洁的生活正是上帝期待他的儿女所能够作到的。自古以来,人类自所敬拜的神明决定他的道德生活水平。希腊神话的诸神嘻笑怒骂,搅七捻三,他们的信众自然过玩世不恭的生活;以童女祭神,以寡妇陪葬,以小孩经火的宗教,其信徒的家人到头来作了无谓的牺牲;撒但教的鬼气森森,阴魂不散,令其信众每每疑神疑鬼;至于那些男女杂交、参加欢喜佛的无遮大会,更是等而下之了。圣经中的上帝乃是至真、至善、至美、至圣,因此他的儿女必须取法乎上,不容许搀杂任何凡俗低下的念头,否则就是对上帝本性的特质一大侮辱。离了圣洁,他的爱心变成残缺不全;他的能力软弱不安;他的应许破碎不整。然而他的圣洁支配了他的完全与行动:消极方面是他除去一切的罪,积极方面是充满完全的爱。他恨恶罪恶和不洁,却喜爱公义和纯洁。

  彼得呼吁读者到最高峰就引用利十一44,而且是新约熟悉的公式:“因为经上记”带出来旧约的原本内容。使徒引用旧约圣经证明上帝的原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历经万世而不易的。既然圣经有那么多地方提到圣洁,可见上帝的心意始终要他的儿女洁身自爱,像他一样。许多人迟迟不肯接受圣洁的可能性,以为人绝无可能像上帝那样绝对的完全。不错!基督徒的完全不能与上帝的绝对完全相比,因不论今生或来世,人永不能达到那样的完全。

  不过,在现今恩典时代,人能够达到一种完全,就是灵魂从罪中被拯救出来,出污泥而不染,虽然住在败坏的肉体与有罪的人当中,灵魂仍能得以完全。这不是人力获得的,也不是凭人的本事而能独善其身,乃是藉圣灵因人相信耶稣基督宝血的功效而作成(亚四6),并藉他住在心内代求而保守的(约十七15);换言之,即是靠赖上帝的恩典管理七情六欲,并使之降服于圣灵之律下,产生内在纯净的心灵,从而表现出外在圣洁的生活。

  总的来说,圣经教训我们在今天就可以得着基督徒的完全。这完全就是一个有完全的爱的生活,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上帝。这样的完全不在爱的程度或数量,乃在其纯度或质量。这种完全的爱乃是内心的罪除去之结果,爱就常驻人心中作主宰。此种洁净是藉圣灵的洗瞬刻间完成的。有完全的爱充满在心中的人就是恩典中的成年人,他乃是进入了新约的丰满恩典之中,虽然过程是渐进发展的。人能在眨眼之间得到洁净,却不能立刻完全成长(腓三13~14)。直到生命终了时,人在恩典中是不断成长的,并且在永恒中也不能无限地继续生长。成长是“加上”,洁净是“减去”。

  基督徒的完全就是除去了心中一切的罪,充满了对神对人纯洁的爱之谓。这样的生活,不仅是今生可以得到,并且也是新约恩典中信徒正常的经验。这是旧约所应许,藉圣灵之作工在新约时代之应验(申三十6;太三11~12;徒十五9)。

  在非常的时代,就有非常的托付,就有非常的恩典,基督徒身处社会的洪流中,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尽是声色犬马的诱惑,故应该“保守己心,胜过保守一切”(箴四23),过一个“众人皆醉,而我独醒(13);举世皆浊,而我独清(15~16)”的生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直等到主的再来。

二 看重基督宝血 一17~21

  你是否为上帝选民的一分子?彼得问。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你就是“在世寄居的”。此时此地已开始学习圣洁的功课,以备将来能够适应那更美家乡的环境。在世寄居的,并非流浪汉,他知道他将来要去的地方是天堂,而他所崇拜的对象乃是“我们在天上的父”,以及为我们流血舍身的救主。

一17

  你们既称那……为父 这是基督信仰别于凡俗宗教的特点:上帝是我们的父,我们所以只管坦然无惧的,随时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得怜恤,蒙恩惠,受帮助(来四16)。凡俗宗教的神明使人动辄得咎,敬而远之,不敢领教。称实为求告,上帝既是完全的,又兼无所不能,我们便可求告他的帮助来迈向完全的道路。

  不偏待人 希腊文的字面意为“不徇情面”,上帝看人的内心,不像人只看外貌(撒上十六7),他且大公无私地审判每一个人。

  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 上帝不仅爱我们如慈父,他同时也是一位铁面无私的法官。单单强调上帝的一方面未免失之偏颇,应该看出他位格的两面。此处的审判乃指信徒的工作,与救恩无关,除非是指得救后应生发的善行(多一16,二7、14)。我们信靠基督之后,上帝就赦免我们的罪,宣告我们为义,一切的罪行已在十字架上对付清楚,再也不能阴魂不散地缠绕我们了(来十10~18)。但是,当基督再临统治全地的时候,那时将有审判,叫做“基督的台前”(罗十四10~12;林后五9~10),每个基督徒要在上帝面前交账,论功行赏,此乃“家的审判”是上帝与其儿女之间的事。审判原文意为识别,鉴定其优点,好像伯乐之于千里马一样。上帝要鉴定我们事奉的动机,检查我们的心意,到那时各人要从上帝那里得称赞(林前四5),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鉴定啊!

  就当存敬畏的心 中文圣经翻成敬畏的心很高明,有别于一般害怕、恐惧、胆怯的情绪,这些东西只要遇到完全的爱都要烟消云散(约壹四18)。拉丁文武加大译本圣经里面这个单字,意为“恭敬的畏惧”。有了救主以后,消极的畏惧退下,但敬畏的心就当留存,从此戒慎恐惧,深怕有辱那位为我们流宝血舍生命的主。

  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 世人在地生活年日的短暂,无论帝王将相或者贩夫走卒,充其量只是“百年的过客”而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间我们都要归回永远的天家见父上帝。

一18

  知道你们得赎 彼得宣告耶稣是我们的救赎主,他的死成为我们的赎价。救赎包含三种交织的思想:买回、释放、拯救。在第一世纪的罗马帝国,将近有五千万的奴隶,很多奴隶变成了基督徒,在附近的会所团契。一个奴隶可以买回自己的自由,如果他积蓄了足够的钱;或者主人也可将他卖给别人,那人代他出了钱,就把他释放了。“赎身”一事在当年乃是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啊!(参阅太廿28)

  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 这里明显读者为外邦人的异教背景。虚妄的行为指一切所言所行,如同四3的一切所行的事,请看徒十七21中雅典人的行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可思过半矣。不过这都是从前的习惯,如今在基督里都当痛改前非。行为与一15一切所行的事同一字。虚妄则为虚空。

  不是凭能坏的金银等物 在彼得的时代,几乎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以用金钱买到,包括人类本身。然而灵性生命的赎回却不能凭能坏的金银等物。

一19

  乃是凭基督的宝血 基督在十字架所流的血为无价之宝,与地面上任何流通的货币绝不可相提

并论。因为这是:基督自己的宝血,不待假手山羊和牛犊的“血”(来九12),亲自的行动代替了礼

仪虚文;其次是血的功效大过一切,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参阅来九22;弗一7;西一14),这就是语云:“敢将碧血换新天”了;最后宝血是不能朽坏的,胜过价值连城的珍宝。保罗提醒我们乃“是重价买来的”(林前六20),所以要在身子上荣耀上帝。

  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 彼得对基督之死是亲眼目击(五1),感同身受的,因此常在本书提及。称基督为\cs9羔羊,是提醒那些熟悉旧约的背景的读者“代替”的教义,一位无辜的人牺牲一己的生命,为其他的罪人,成了代罪羔羊。无瑕疵无玷污乃旧约献祭的体制规定,祭物本身绝对是完全没有缺点的。

  献祭的教义开始于创三,当上帝杀了动物用皮子作衣服给亚当和夏娃穿;接是公羊代替以撒献为燔祭而死(创廿二13);然后是逾越节的羔羊为犹太人家家户户而被宰杀(出十二);赛五十三有一幅被杀羔羊的图画。以撒曾经问他的父亲说:“羊羔在那里呢?”(创廿二7,按“羊羔”和“羔羊”为同一名词的两种翻译。和合本圣经中,旧约用“羊羔”,新约用“羔羊”,这仅是文字上的差别。)时序流转,由旧约到新约,施洗约翰指耶稣回答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一29);接空间也变换,由人间到天上,那些得救的人与千千万万的天使,引吭高歌唱道:“羔羊是配得……”(启五11~14)。

一20

  基督在创世以前 十字架的工作远在创造之功完成之前就设计好的,在人类和世界尚未被造以先,上帝已经知道人类需要一位救主。

  是预先被上帝知道的 上帝的救赎大功绝对不是事到临头的应变措施,而是在时间以前的未雨绸缪,并且将延伸到永恒(启十三8)。有关预知的注释,请参阅一2上先见条。

  却在这末世,才为你们显现 这里与一5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相似,指的乃是基督的“道成肉身”(约一14)的恩典,到了末世的时候才要彰显出来。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救恩并不局限于那些见过耶稣的人,或一家一姓,或一国一族,反之,乃是无论何时何地,为你们的缘故在历史中彰显出来的。

一21

  你们也因他,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又给他荣耀的上帝 耶稣基督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由于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来十20),我们才能归信上帝。上帝叫基督从众多的死人里面复活,使他为死里复活的事实成为初熟的果子(林前十五20)。不仅如此,基督被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后,上帝又赐给他荣耀,作为补偿,这是直接来自于上帝的灿烂光华。彼得讲述上帝伟大的救赎计划,详见徒二23~24。

  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上帝 基督的重要性,在此经文达到高峰,除去基督,我们不敢见上帝\cs8;但是通过基督,我们就有了信心、盼望和爱心。我们的信心和盼望的基础都建立在上帝,这和过去的生活习惯大相迳庭。

一17~21

  人生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活在世上要敬虔度日,努力作主工,将来才有面目见那审判人的主。此外基督徒应当记得他们救恩的代价不能以物质的价值来衡量,因为救赎的重价,正是耶稣基督以涓滴的宝血付清的,上帝遂以叫他从死里复活来保证信徒对他的信心和盼望之效力。

  基督的宝血功效,含有三种要项,彼得要读者存记在心:(一)基督在上帝的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20上),(二)基督在历史的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20下),(三)基督在教会的见证上所扮演的角色(21)。

三 切实彼此相爱 一22

  在这个简短的经文当中,彼得扼要地给我们上了爱的一课。世上论爱的书籍,已经汗牛充栋,可是我们还是爱人不够,应该要好好地探讨、学习。

一22

  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 真正的圣洁生活,是基于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恩典则使我们完全降服与顺从,对上帝的话语完全顺服,才能进而推己及人,作到切实彼此相爱。主耶稣自己向父上帝祷告说:“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十七17)。上帝的话就是真理,我们应该坚定地相信圣经是信仰的权威,并忠于圣经,才能作到洁身自爱。洁净为现在分词,表动作已成但还影响现今。

  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 爱弟兄希腊文为喜欢、友\cs9爱弟兄,表达一种兄友弟恭的感情,也可用在夫妇间的相敬如宾,大凡中国人所讲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爱,都包含在这个字里面,这是人间的爱,详见太十37;约十一3、36。这种亲情,亲则亲矣,不过总是限定在那些和蔼“可亲”的人身上。没有虚假是单纯的心,诚心诚意的友爱绝非居心叵测地想利用人。

  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 此地的爱,不同上文的天伦爱,乃基督教信仰中最独特的强调,只是此时才出现。这种爱更为广泛,可使天伦爱免伦于自私,并加强后者因遭受疏忽或压力的反应。此爱既是一种恩赐,又是一种操练,因其直接来自上帝,为一种垂直的爱;同时也得应用在人际水平的关系上。切实从心底热切地;原来是体育用语,意为“尽全力地奋斗”。此爱需要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好像运动场上的竞技一样,而不是单凭感觉。

一22

  彼得说我们的生命因为顺服圣经的权威,其结果一直到现在像浪淘沙一样,洗净了我们污秽的内心。这实在让我们对于讲台的事奉,传福音让人顺服的工作,不敢随便掉以轻心。

  这节经文显示我们爱人容易舍近求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对于近亲密邻却反而疏远了。视而不见,真是不合理又不实际。且看彼得如何论爱:(一)无论爱弟兄或彼此相爱,皆为命令,没有选择的余地;(二)我们必须由手足之情,天伦之爱进入从上到下无条件的爱;(三)我们的爱心须纯真,发自内心,不可假冒为善;(四)彼此相爱应是热情洋溢,好像怒马奔腾;互不说话或拒绝握手都与这种激情无分。

四 福音永远常存 一23~\cs1225

  要做到切实彼此相爱,乃是生命有了改变,重新建造,重新栽种,而生发的结果;而那粒生命的种子就是上帝的道。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约一1~2),且是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都不改变的(来十三8)。

一23

  你们蒙了重生 与上节(22节)的洁净,同为现在式的分词,表示一个动作已经完成了,但其果效至今还方兴未艾,重生的意义为“再开始”、“重造”或“复兴”,是藉上帝的话完成的。

  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 种子当然是好种,才能结好果子,但也需要好土来配合,才能结果百倍(路八8)。彼得使用这种形容词好多次,参看一4、18,三4。

  是藉上帝活泼常存的道 上帝的道是我们重生的原动力,是活泼有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四12),而且是千古常新,历经万世而不易的。

一24

  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这是引用赛四十6~8的经文,与下一节形成强烈的对照,不过旧约的原文说:都像野地的花。看来凡是人类,尽都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有朝一日人要与草木同朽,此外,人间的荣华富贵也必要过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样。雅各说:“太阳出来,热风刮起,草就枯干,花也凋谢,美容就消没了。”(雅一11)。

一25

  “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 是上引经文的末段,与上文的比喻刚好相反,主的道必永远立定而不改变。参看一23。

  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 福音与道,在此几为同义词,其实所传给你们的福音为一片语,作为道的同位格,来解释道的。原文传福音只有一个单字,为简单过去被动的动词。

一23~25

  承接上节经文提到基督徒爱的实践,似乎包含两项先决条件:一为属灵的生命──重生(23节),一为属灵的健康──洁净(22节)。前者指新生命的授予,后者却是因顺从真理,继续保守圣洁,直到完全无瑕见主面为止。

  上帝的道是活泼常存,不会朽坏的,这也是使徒彼得所传的福音,保罗曾在另一个地方归纳如次: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4)。

  至于世上的一切好像过眼云烟,很快就会过去,明知一切功名利禄,到头来全是空的,却偏偏忘不了,抛不掉!这是世人的通病,所以要常常提醒:“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杨东川《中文圣经注释──彼得前书》

查阅相关章:
更多关于: 彼得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彼得   基督   的人   基督徒   上帝   信徒   荣耀   圣洁   耶稣   先知   耶稣基督   信心   圣灵   生命   使徒   旧约   这是   福音   圣经   喜乐   恩典   自己的   书简   原文   顺服   基业   经文   新约   保罗   他们的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